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电网负荷预测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9978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656915.7

    申请日:2023-06-05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电网负荷预测系统及其方法。其首先将包含当天在内的多天的电用能行为消耗量、热用能行为消耗量、气用能行为消耗量和冷用能行为消耗量分别排列输入向量后再分别通过包含第一卷积层和第二卷积层的时序特征提取器以得到电用能行为消耗量时序特征向量、热用能行为消耗量时序特征向量、气用能行为消耗量时序特征向量和冷用能行为消耗量时序特征向量,接着,构建相应的高斯混合模型后进行高斯离散化以得到解码特征矩阵,最后,对所述解码特征矩阵进行特征分布优化后通过解码器进行解码回归以得到被监测区域的用能预测值。这样,可以实现对用户电、热、气、冷等各类用能行为的精准感知和预测。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多场景业务数据协同处置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755890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1033274.6

    申请日:2023-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多场景业务数据协同处置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1、获取业务服务画像中各业务主体对应的子业务链路以及各业务主体之间的联结度;S2、计算子业务链路的能耗值和业务线的资源能耗量;S3、基于重要度值对得到业务服务画像重构集合;S4、基于业务服务画像重构集合中各业务线的业务能耗获取初始能耗密度序列;S5、基于业务重合度对初始能耗平均密度进行稀释得到一次能耗密度序列;S6、基于计算资源分布对一次能耗密度进行浓缩得到二次能耗密度序列;S7、基于二次能耗密度序列对应的业务服务画像修正集合进行业务协同处置。方案显著提高了多业务场景下的海量数据进行业务协同处置的效率,保证业务线顺利高效地执行。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多场景业务数据协同处置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75589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1033274.6

    申请日:2023-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多场景业务数据协同处置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1、获取业务服务画像中各业务主体对应的子业务链路以及各业务主体之间的联结度;S2、计算子业务链路的能耗值和业务线的资源能耗量;S3、基于重要度值对得到业务服务画像重构集合;S4、基于业务服务画像重构集合中各业务线的业务能耗获取初始能耗密度序列;S5、基于业务重合度对初始能耗平均密度进行稀释得到一次能耗密度序列;S6、基于计算资源分布对一次能耗密度进行浓缩得到二次能耗密度序列;S7、基于二次能耗密度序列对应的业务服务画像修正集合进行业务协同处置。方案显著提高了多业务场景下的海量数据进行业务协同处置的效率,保证业务线顺利高效地执行。

    一种基于调控云的网安巡检分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96684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961811.8

    申请日:2024-12-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调控云的网安巡检分析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包括如下步骤:S1:基于调控云获取历史网络设备运行数据,根据历史网络设备运行数据筛分关联故障数据以及单体故障数据;S2:基于单体故障数据以及网络设备类型构建设备故障预测模型;S3:基于关联故障数据以及网络设备连接关系构建关联故障预测模型;S4:根据当前网络设备运行数据以及设备故障预测模型获取网络设备单体故障概率,基于网络设备单体故障概率以及关联故障预测模型获取网络设备关联故障概率;S5:基于网络设备单体故障概率以及网络设备关联故障概率构建网安巡检策略。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提高巡检的针对性以及效率。

    一种IP地址管理方法及系统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2048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83450.5

    申请日:2024-11-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IP地址管理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网络设备信息,利用聚类算法根据网络设备信息获取聚类簇;S2:对应于聚类簇构建地址池,基于聚类簇分配各个地址池中的IP地址;S3:获取实时网络设备信息,根据实时网络设备信息与聚类簇的对应情况匹配对应的地址池调整IP地址分配情况;S4:根据各个地址池中IP地址使用比例构建回收优先级,基于回收优先级执行IP地址回收。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既提高了IP地址分配效率,也避免了IP地址分配冲突。同时当需要回收IP地址时,按照优先级从低到高的顺序从地址池中回收IP地址,以确保高效利用IP地址资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