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7474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05636.5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IPC: H04W12/06 , H04W12/069 , H04W4/42 , H04W4/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双重认证机制的无人机身份识别方法,属于无人机识别技术领域,包括:S1、根据管控区域内目标无人机的飞行路径动态发送无线电信号,请求进行身份识别;S2、基于地面控制中台的第一认证机制对目标无人机进行一次认证;S3、若一次认证通过,则基于地面控制中台将目标无人机对应的数字证书传输至认证服务器,执行S4;否则将一次认证结果作为最终认证结果,执行S5;S4、基于认证服务器的第二认证机制对数字证书进行二次认证,将二次认证结果作为最终认证结果反馈至地面控制中台;S5、基于最终认证结果制定并执行对应管控策略。本方案通过地面控制中台一次认证和认证服务器二次认证的双重认证机制,提高了无人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579706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811124355.6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B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光缆对地距离检测智能系统,包括安装板、光缆和吊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对称固定有两个支撑板,且两个支撑板之间的上方设有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行走滚轮和驱动组件,所述行走滚轮设有两个,且两个行走滚轮水平对称分布在两个支撑板之间,所述行走滚轮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支撑板转动连接,且行走滚轮的一端穿过支撑板与驱动组件的输出端固定,所述驱动组件固定在支撑板的外侧,此基于物联网技术光缆对地距离检测智能系统,通过夹紧滚轮和行走滚轮可对吊线起到夹持作用,使行走装置在吊线上的运动更加稳定,并且可对吊线上的积雪进行清除,防止了积雪对行走滚轮运动的干扰,提高光缆对地距离检测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283516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124387.6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物联网技术光缆对地距离智能监测预警装置,包括滑动块、卡接装置、限位装置、螺旋装置、红外测距仪、牵引装置和信号接受终端,所述滑动块顶部开设有弧形凹槽,且光缆位于弧形凹槽内,所述卡接装置共两组,且卡接装置对称设置在滑动块的顶部,所述限位装置的一端固定在滑动块的一侧,且限位装置的另一端设置在卡接装置的顶部,所述限位装置共四组,且限位装置对称设置在滑动块的四周,所述滑动块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红外信号发射机构,所述滑动块的一侧固定有信号收集装置,此基于物联网技术光缆对地距离智能监测预警装置,可以实现光缆对地距离的智能监测和预警功能,不仅可以提高监测效率,而且监测智能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543809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549007.1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台州宏达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作业现场风险监管入侵视频识别方法,属于基于AI的电网生产管理安全作业管控关键技术,主要针对电力作业现场的入侵行为进行识别,识别准确率高,能实现自动监控,无人值守。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背景模型初始化;步骤2:前进检测;步骤3:模型更新;步骤4:形态学滤波;步骤5:目标区域获取;步骤6:区域模块匹配;步骤7:标记非工作人员入侵区域。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是基于深度人工智能的电力作业现场风险监管手段,实现作业现场高效监管,提高监管水平,降低作业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6990918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882974.6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IPC: G02B6/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光缆支架,包括底板、限位扣和刀片,限位扣呈开口向下的U字形,限位扣穿过底板并和底板滑动连接,限位扣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底板设置有第一滑槽,刀片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滑槽内并和第一滑槽滑动连接,刀片设置在限位扣内,刀片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通过第一弹簧连接,限位扣的两端设置有第二滑槽,第二支撑板的两端穿过第二滑槽并和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第二支撑板的两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的上端和底板转动连接。本发明具备辅助剥皮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612599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110585781.5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IPC: H04L9/08 , H04L9/32 , H04W12/03 , H04W12/0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种基于预置密钥本的轻量级电力物联网通信加密方法,具体为在电力网联网任意两个物联终端发起数据通信请求时,其中一个物联终端为发送端,另一个物联终端为接收端,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对需要通信的明文进行通信加密。通过本发明可以解决资源有限的物联终端的大量安全通信方面的需求。作为物联终端,改造代价相对小,安全性提升明显。从工程应用上来说,足够长度的密码本,可以在项目的生命周期内都无需更换且确保通信机密性,这种几乎是一次一密的通信方式,还可以抵抗前向攻击。
-
公开(公告)号:CN109283516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811124387.6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物联网技术光缆对地距离智能监测预警装置,包括滑动块、卡接装置、限位装置、螺旋装置、红外测距仪、牵引装置和信号接受终端,所述滑动块顶部开设有弧形凹槽,且光缆位于弧形凹槽内,所述卡接装置共两组,且卡接装置对称设置在滑动块的顶部,所述限位装置的一端固定在滑动块的一侧,且限位装置的另一端设置在卡接装置的顶部,所述限位装置共四组,且限位装置对称设置在滑动块的四周,所述滑动块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红外信号发射机构,所述滑动块的一侧固定有信号收集装置,此基于物联网技术光缆对地距离智能监测预警装置,可以实现光缆对地距离的智能监测和预警功能,不仅可以提高监测效率,而且监测智能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579706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124355.6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B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光缆对地距离检测智能系统,包括安装板、光缆和吊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对称固定有两个支撑板,且两个支撑板之间的上方设有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行走滚轮和驱动组件,所述行走滚轮设有两个,且两个行走滚轮水平对称分布在两个支撑板之间,所述行走滚轮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支撑板转动连接,且行走滚轮的一端穿过支撑板与驱动组件的输出端固定,所述驱动组件固定在支撑板的外侧,此基于物联网技术光缆对地距离检测智能系统,通过夹紧滚轮和行走滚轮可对吊线起到夹持作用,使行走装置在吊线上的运动更加稳定,并且可对吊线上的积雪进行清除,防止了积雪对行走滚轮运动的干扰,提高光缆对地距离检测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9503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227371.9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Inventor: 喻谦 , 张乾 , 应煌浩 , 傅潇天 , 王蔚 , 洪道鉴 , 梁海立 , 陈卫中 , 卢东祁 , 杨茜 , 王晓飞 , 谢妮娜 , 周戈 , 罗芬 , 徐一洲 , 许楚航 , 沈文远 , 吴昊翔 , 李怿帆 , 罗华熹
IPC: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零信任架构的边缘侧设备可信接入方法,实现细粒度的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经过授权的用户或设备访问特定的电力资源和功能,主要包含有:建立动态访问控制模型、实现动态访问控制策略、基于智能算法的动态访问控制优化、设计安全审计机制。本发明实现对电力终端访问的动态控制,针对电力终端接入过程中的各种情况,例如身份认证失败、权限不足等情况,制定相应的动态访问控制策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动态访问控制的效率和精确度建立完善的安全审计机制,监控电力终端接入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和事件,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风险,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12599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585781.5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IPC: H04L9/08 , H04L9/32 , H04W12/03 , H04W12/0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种基于预置密钥本的轻量级电力物联网通信加密方法,具体为在电力网联网任意两个物联终端发起数据通信请求时,其中一个物联终端为发送端,另一个物联终端为接收端,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对需要通信的明文进行通信加密。通过本发明可以解决资源有限的物联终端的大量安全通信方面的需求。作为物联终端,改造代价相对小,安全性提升明显。从工程应用上来说,足够长度的密码本,可以在项目的生命周期内都无需更换且确保通信机密性,这种几乎是一次一密的通信方式,还可以抵抗前向攻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