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89049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110632261.5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2J3/38 , H02J3/01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并网逆变器网侧电流控制方法,根据LCL型逆变器的等效拓扑图,在滤波电感L1支路和滤波电容Cf支路串入受控源(αvpcc‑igZv),其中igZv模拟阻尼Zv可抑制逆变器自身的谐振尖峰,受控电压源αvpcc可抵抗电网谐波电压对并网电流的影响。串联在电感L1支路的受控源可整合到逆变器控制当中,而串联在电容Cf支路上的受控源则需要通过外加有源补偿装置来实现。根据逆变器整体控制框图可推导得出逆变器输出阻抗传递函数,基于无源理论进行参数设计。从而拓宽逆变器无源范围,增强逆变器输出阻抗强度,以提高逆变器系统稳定性以及对电网扰动的抑制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78386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311687801.5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分布式光伏的模型聚合及低穿控制参数优化方法,新能源技术领域,旨在解决传统的分布式光伏模型只考虑以单一控制策略并网的情况的问题;方法如下:建立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详细模型,仿真分析不同低电压故障工况;基于光伏逆变器机端暂态特性及等效阻抗,生成样本数据,采用K‑means方法将分布式光伏分群聚合;建立简化的配电网分布式光伏聚合模型,并接入省级电网仿真数据,以故障期间配电网汇集点暂态电压提升最大为目标,通过采用梯度下降法来优化配电网聚合模型的参数。经过本方法优化后的光伏低穿控制参数有明显的改变,提高故障期间配电网汇集点暂态电压,提升配电网对暂态电压的支撑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53855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94727.7
申请日:2024-11-10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IPC: G06F30/20 , H02J3/00 , G06F30/18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电力系统稳定分析与评估领域,公开了一种受端电网新能源多馈入系统稳定裕度的评估方法,包括:S1.确定对广义短路比临界值影响最高的新能源场站;S2.计算步骤S1确定的新能源场站的等效单馈入系统阻抗;S3.计算步骤S1确定的新能源场站的等值模型参数;S4.计算受端电网新能源多馈入系统的稳定裕度。本发明方法通过确定对广义短路比临界值影响最高的新能源场站,并在此场站并网点施加扰动测量输出来计算相关参数,进而计算系统的稳定裕度,可有效解决当前新能源场站控制参数难以获得、含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稳定裕度计算困难的问题,具有原理简单、容易实施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89049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632261.5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2J3/38 , H02J3/01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并网逆变器网侧电流控制方法,根据LCL型逆变器的等效拓扑图,在滤波电感L1支路和滤波电容Cf支路串入受控源(αvpcc‑igZv),其中igZv模拟阻尼Zv可抑制逆变器自身的谐振尖峰,受控电压源αvpcc可抵抗电网谐波电压对并网电流的影响。串联在电感L1支路的受控源可整合到逆变器控制当中,而串联在电容Cf支路上的受控源则需要通过外加有源补偿装置来实现。根据逆变器整体控制框图可推导得出逆变器输出阻抗传递函数,基于无源理论进行参数设计。从而拓宽逆变器无源范围,增强逆变器输出阻抗强度,以提高逆变器系统稳定性以及对电网扰动的抑制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029942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525259.8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化学储能多层深度惯量控制的低频减载方法,考虑电化学储能对低频减载实施效果的影响,从而得到改进的低频减载方案,求解了考虑储能深度‑同步机惯量响应的电网等效惯量,根据扰动时刻的频率变化率计算实际的功率缺额,并利用储能虚拟下垂控制及电网负荷调节效应平衡部分功率缺额,再由自适应低频减载策略分批切除剩余缺额,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新型电力系统的频率响应新特征,使负荷切除量明显减少,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2994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525259.8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化学储能多层深度惯量控制的低频减载方法,考虑电化学储能对低频减载实施效果的影响,从而得到改进的低频减载方案,求解了考虑储能深度‑同步机惯量响应的电网等效惯量,根据扰动时刻的频率变化率计算实际的功率缺额,并利用储能虚拟下垂控制及电网负荷调节效应平衡部分功率缺额,再由自适应低频减载策略分批切除剩余缺额,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新型电力系统的频率响应新特征,使负荷切除量明显减少,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95102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704614.8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储能电源阻尼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有功阻尼控制器和模糊控制器;有功阻尼控制器以广域测量系统采集的远端振荡信号为输入,并引入一路时延模糊输入来判断时延的大小;模糊控制器根据时延的大小选择相应的模糊规则,给出与远端振荡信号同相位的控制输出;根据时滞稳定裕度分析数据,对有功阻尼控制器的增益进行调节,调节储能电源的有功输出,抑制发电机功角或系统频率振荡。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可以根据时延动态调整模糊规则,在补偿反馈信号时延的同时,尽可能地提高系统的阻尼比,使得控制器在不同时滞下的控制效果基本相同,具有很好的时滞鲁棒性,兼顾了时延补偿和阻尼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10025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09057.9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IPC: H02J3/36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柔性直流控制方式的受端电网强度评估方法、系统与介质,该方法将不同控制方式下的柔性直流的接入等效为对传统直流系统的扰动,在此基础上计算柔性直流的接入前后(即扰动前后)的系统雅可比矩阵的特征矩阵之前的扰动量,并基于扰动量来修正广义短路比,得到等值广义短路比指标以及对应的系统稳定裕度。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有效评估混合直流系统受端电网强度,适用于分析不同柔性直流控制方式下的混合直流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29715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110802494.5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计及可输电能力的UPFC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输入网络原始参数、算法相关参数;构建以可用输电能力最大、电压偏差和电压稳定性最小为目标函数的UPFC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建立满足系统稳定运行的约束条件,包括等式约束、不等式约束,其中,等式约束为系统的潮流方程,不等式约束包括控制变量约束和状态变量约束;采用自适应罚函数处理状态变量约束;基于改进的NSGA‑III算法,对UPFC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进行求解。本发明一种计及可输电能力的UPFC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该方法以可用输电能力最大、电压偏差和L指标最小来对UPFC选址及容量进行优化,采用改进的NSGA‑III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的配置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5700664A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2211138547.9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F17/16 , G06Q50/06 ,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直流功率空间的最近鞍结分岔点计算方法,包括:S1、根据直流多馈入系统的广义短路比构造表征系统鞍结分岔点的功率空间代数方程;S2、利用广义短路比对应的特征向量构造功率空间中电压稳定边界的法向量;S3、利用功率空间代数方程与电压稳定边界的法向量进行迭代计算,得到当前运行点到电压稳定边界的最短距离;S4、以S3中的最短距离作为当前运行点到最近鞍结分岔点的距离。本发明通过构造出表征系统鞍结分岔点的功率空间代数方程组,结合功率空间中电压稳定边界的法向量进行最近鞍结分岔点的迭代计算,从而直接准确地得到当前运行点到最近鞍结分岔点的距离,进行快速有效的稳定风险预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