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08929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110241352.6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嘉兴恒创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输变电线路增容能力的配电网线路投切决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无功就地平衡原则,以无功补偿节点为分解点划分子系统,并在子系统内基于电网固有结构特性确定无功补偿容量,以此确定系统运行的最优补偿;S2、调度中心根负荷节点最大负荷值确定电缆的可增容值ΔL,并制定可投切的约束条件Z;S3、在无功功率补偿容量受限的情况下,采用启发式回推算法进行修正补偿;S3、计算潮流或者根据当前的潮流量测,以网损PLoss最小为目标进行全网补偿优化,遍历解空间确定最终的补偿方案;方案在电力电缆可增容范围内进行投切决策,保证了电力线路的安全高效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529643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11376533.6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嘉兴恒创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量GIM模型优化显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构建坐标系:针对不同的模型构建多个坐标系以及不同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坐标转换:实现坐标转换,计算瓦片切换的层数;绘制显示:根据计算公式和映射关系,绘制显示GIM模型图;预调取处理:将原有的模型数据构建瓦片金字塔数据进行预调取。本发明对GIM模型进行优化处理,对可视范围内的模型进行筛选、分组、变换处理,以达到减少运算数据量,进一步提高绘制效率和性能,最后再进行预调取方法对下次场景变换后的模型数据进行缓存,适应于GIM数据文件包含有海量GIM模型需要显示,根据构建的瓦片金字塔数据快速获取对应的图形数据,提升了场景变换后模型显示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714508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1495955.0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嘉兴恒创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自适应电力通信共享塔装置,包括有塔杆、设置在塔杆上部的控制器、给控制柜提供电能的太阳能发电板以及用于固定塔杆底部的地桩结构,所述地桩结构包括有主体、设置在主体底端的若干支撑柱、设置在主体上端面用于稳固塔杆并传感塔杆倾斜角度的传感机构以及设置在主体内腔中用于校正塔杆倾斜度的扶正机构。本设计在塔杆上设置有监测装置可以实时监测塔杆的倾斜度,同时地桩机构内设置有扶正机构可以自动调整塔杆的倾斜度,增加塔杆的抗风险能力,塔杆上悬挂设置的控制柜内可以悬挂通信模组,可以作为移动终端的通讯基站,能够极大的提高通信基站的覆盖面,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885381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53597.X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嘉兴恒创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机智能勘测的远程控制系统,包括远程控制端、服务器端、地面遥控器端和无人机,所述无人机与所述地面遥控器端无线连接;所述服务器端与所述地面遥控器端和远程控制端均为5G通信数据连接;所述远程控制端设有第一通讯模块,以及与第一通讯模块连接的人机交互模块,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无人机实时画面直播单元、远程遥控单元、航线规划单元、任务管理单元、飞行和图像数据处理单元,以及设备和人员管理单元。本发明能有效融合、统一完整地实现远程无人机控制、远程设备管理,以及实时的远程数据处理,具备多种人机交互功能,扩展了无人机智能勘测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工程勘测效率,节省人力和物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562078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415803.5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嘉兴恒创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地质分析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三维地质模型构建区域的钻孔数据;S2、将钻孔数据三角化分组,形成初始三角网;S3、根据尖灭处理规则对初始三角网进行尖灭处理,生成尖灭处理三角网;S4、对尖灭处理三角网进行插值加密处理,生成自适应插值加密处理三角网;S5、对自适应插值加密处理三角网进行交错层叠形成地层,获取地层集合,生成三维地质分析预测模型;S6、对三维地质分析预测模型进行精度校验,若精度不合格,则跳转至步骤S1,反之,则步骤S5生成的三维地质分析预测模型即为最终模型。本发明采用尖灭处理和插值加密处理,使构建的模型能够最大程度地拟合空间实体,提高了模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30561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54591.X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嘉兴恒创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装配式建筑线缆三维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设置设备和建筑三维模型;S2:基于建筑三维模型设置设备位置;S3:基于设备位置绘制桥架;S4:基于桥架设置线缆;S5:关联线缆和三维模型,生成三维图纸。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在同一三维模型中绘制线缆、桥架和设备从而提高线缆敷设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547955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1500008.0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嘉兴恒创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IPC: G06F30/25 , G06N3/00 , G06F111/04 , G06F111/08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站融合系统低碳运行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多站融合系统低碳运行方法未充分考虑多站融合系统的运行特点和运营主体定位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S1:对多站融合系统各个组成元素进行分类;S2:设定多站融合低碳运行目标;S3:采集汇总多站融合系统的运行数据和其他相关数据,滚动积累历史数据库;S4:设定多站融合系统低碳运行约束条件函数,并利用相关数据将约束条件数据化,形成约束域;S5:根据对历史数据库进行挖掘分析,得到对应的负荷预测曲线和新能源发电量预测曲线;S6:构建多站融合系统低碳运行策略模型;S7:对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得到优化的低碳运行日间策略。能从全局角度进行多站融合系统的低碳运行策略的制定。
-
公开(公告)号:CN112946398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241358.3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嘉兴恒创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合气象预测数据的输变电线路的增容容量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建立电缆导体温度对电缆外护套温度、环境温湿度和风速的函数F;B)监控目标电缆外护套温度、环境温湿度和风速,将导体温度与环境温度、环境湿度、风速以及负荷关联作为样本数据;C)将样本数据进行函数拟合,获得目标电缆的导体温度对负荷、环境温湿度及风速的函数G;D)获得气象预测数据,将环境温湿度预测值和风速预测值代入函数G,获得使得目标电缆的导体温度等于上限值时的预测负荷作为动态增容上限。本发明的实质性效果是:直接获得当前气象环境下电缆的最大负荷,能够根据气象环境提供更为准确的增容容量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3108929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241352.6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嘉兴恒创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输变电线路增容能力的配电网线路投切决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无功就地平衡原则,以无功补偿节点为分解点划分子系统,并在子系统内基于电网固有结构特性确定无功补偿容量,以此确定系统运行的最优补偿;S2、调度中心根负荷节点最大负荷值确定电缆的可增容值ΔL,并制定可投切的约束条件Z;S3、在无功功率补偿容量受限的情况下,采用启发式回推算法进行修正补偿;S3、计算潮流或者根据当前的潮流量测,以网损PLoss最小为目标进行全网补偿优化,遍历解空间确定最终的补偿方案;方案在电力电缆可增容范围内进行投切决策,保证了电力线路的安全高效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127815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350872.X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嘉兴恒创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级预警控制的消防灭火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与监控模块、声光报警模块、视频监控模块、通信模块、电力控制模块、灭火模块相连,所述通信模块与控制中心远程无线连接。方法:热释离子探测器和烟雾探测器探测火灾信号;中央处理器接收热释离子探测器和烟雾探测器的探测信息并进行分级;中央处理器根据分级控制监控模块、声光报警模块、视频监控模块、电力控制模块和灭火模块的开闭;向控制中心发送指令,使控制中心进行火灾报警通知。综合烟感报警器、热释离子探测器和摄像机采集火灾现场数据通过对采集数据分析进行分级,并按照分级进行处理并报警,在保证有效灭火的前提下避免了资源浪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