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9952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510126201.4
申请日:2025-01-2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浙江大有实业有限公司 , 浙江大有实业有限公司杭州科技发展分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F18/15 , G06F18/27 , G06F18/2431 , G06N5/01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组织建设业务考评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与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待考评组织建设业务对应的组织建设数据;对组织建设数据依次处理得到待处理数据;基于构建的多维度考评模型对待处理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考核得分信息,多维度考评模型被设计为根据自适应权重分配机制动态调整与待考评组织建设业务对应的各个目标维度的权重,并以调整后的权重计算所述考核得分信息;生成对应的可视化结果日志;将可视化结果日志分别发送至对应的终端。本发明的适用于组织建设业务考评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与系统,通过设计完善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推进组织建设业务考评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进程,进而实现了更加全面、客观、高效的综合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959786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510126200.X
申请日:2025-01-2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浙江大有实业有限公司 , 浙江大有实业有限公司杭州科技发展分公司
IPC: G06F16/332 , G06F16/35 , G06F16/334 , G06F40/30 , G06F16/338 , G06N3/0455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组织建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对用户输入的目标文本进行内容识别处理;将内容识别处理结果输入至预先构建的分类模型中进行处理;对目标文本进行改写优化处理;进行向量转换处理,并确定与向量转换结果对应的数据定义语言集合;根据数据定义语言集合、目标文本和预先设定的提示词模板生成目标提示词数据;将目标提示词数据输入大语言模型中,生成目标结构化查询语言文本;执行目标结构化查询语言文本得到查询结果。本发明不再依赖于点击式的查询方式,并对用户输入的文本进行准确有效的识别处理,保障了查询精度,提高了组织建设数据的处理效率,推进了组织建设系统的智能化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90401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398347.4
申请日:2025-04-0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浙江大有实业有限公司 , 浙江大有实业有限公司杭州科技发展分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8/241 , G06N5/022 , G06N5/01 , G06N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企业生产信息的溯源方法及系统,包括对与目标电力企业相匹配的若干生产信息数据进行内容识别,得到初始信息数据;依次基于构建好的大语言模型和分类模型对所述初始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对应于不同信息维度的信息数据集合;基于深度优先搜索算法对信息数据集合进行遍历,得到每一信息数据集合对应的实体信息和属性信息,并确定不同信息维度对应的信息数据集合之间的第一关系结果;对第一关系结果和由知识图谱识别得到的第二关系结果进行比,得到目标关系结果数据;将目标关系结果数据输入至溯源模型中处理,得到目标电力企业的各个溯源信息日志。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实现对电力企业的生产信息的有效溯源。
-
公开(公告)号:CN11990401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388397.4
申请日:2025-03-3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浙江大有实业有限公司 , 浙江大有实业有限公司杭州科技发展分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10/04 ,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F18/2433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结合电力组织的电力安全生产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其方法包括获取电力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通过混合多目标优化算法对所述实时运行数据进行异常检测,得到异常运行数据;所述混合多目标优化算法为结合了混沌初始化、动态惯性权重和模糊逻辑的粒子群算法;根据所述异常运行数据确定所述电力设备的应对方案及隐患等级;基于所述隐患等级,通过人工智能匹配算法从电力组织数据库中匹配目标人员并执行所述应对方案,以实现所述电力设备的安全生产,进而大大提高电力设备的安全生产效率,减少了因电力事故导致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