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84789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111068100.4
申请日:2021-09-13
Applicant: 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钢结构变电站防雷接地性能评估方法,首先利用CDEGS软件的FFTSES、RESAP、HIFREQ模块分别对雷电流、土壤电阻率、防雷接地导体进行三维建模;然后将雷电流模型和土壤电阻率模型的参数导入HIFREQ模块中;接着通过三维防雷接地计算模型,根据雷击接地响应,计算获得避雷带引下线的最大分流系数、室内二次接地网上接地点的最大电位升,再根据钢结构变电站内设备的绝缘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值下限、最大电位升和雷电流峰值,按照公式计算获得钢结构变电站的最大耐受雷电流峰值;最后结合最大分流系数和最大耐受雷电流峰值,对钢结构变电站的防雷接地性能进行评估,为钢结构变电站的推广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35345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88514.7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 H02J3/00 , G06F3/048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动态碳排放因子的变电站低碳可视化监测方法及平台,生成动态展示模型;分解动态单元对变电站所对应的供电线路图进行线路分解,对获取的能源供给端可视化配置至动态可视化界面;计算动态单元根据所有能源供给端的供电量、电碳因子综合计算得到预设时间变电站对应的动态碳排放因子配置至动态可视化界面;筛选动态单元判断动态碳排放因子小于第一碳排放因子值,且变电站包括柔性配电设备的蓄电量低于第一电量预设值,基于预设的低碳储能策略对柔性配电设备、柔性用电设备筛选供电并配置至动态可视化界面;动态展示模型判断存在联动的动态单元将相应信息配置至动态可视化界面,则基于联动策略对动态可视化界面修正并联动展示。
-
公开(公告)号:CN113884789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068100.4
申请日:2021-09-13
Applicant: 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钢结构变电站防雷接地性能评估方法,首先利用CDEGS软件的FFTSES、RESAP、HIFREQ模块分别对雷电流、土壤电阻率、防雷接地导体进行三维建模;然后将雷电流模型和土壤电阻率模型的参数导入HIFREQ模块中;接着通过三维防雷接地计算模型,根据雷击接地响应,计算获得避雷带引下线的最大分流系数、室内二次接地网上接地点的最大电位升,再根据钢结构变电站内设备的绝缘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值下限、最大电位升和雷电流峰值,按照公式计算获得钢结构变电站的最大耐受雷电流峰值;最后结合最大分流系数和最大耐受雷电流峰值,对钢结构变电站的防雷接地性能进行评估,为钢结构变电站的推广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67369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311202147.4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IS用手动操作装置,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顶部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部设有机芯,机芯包括底板,盖板、箱体与机芯底板固定连接。仅需手动操作装置进行接地开关的分合闸操作,接地装置机芯上方的电磁铁与隔离开关电气连锁,只有当相邻的隔离开关分闸时,接地开关手动操作装置上的电磁铁伸长杆才能收缩,为手动摇把提供插入的空间,转动摇把,接地装置中的主轴转动,带动接地开关分合闸操作的同时带动主轴上的凸轮转动,凸轮与分合闸微动开关接触,输出本体分合闸位置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217735411U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21145368.3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IPC: E21B15/00 , E21B3/00 , E21B21/015 , E21B21/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杂地形便于使用的微型桩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钻机机构,钻机机构连接有液压机构,液压架构连接有动力结构,钻机机构连接有除尘机构;钻机机构包括固定部,固定部连接有动力头部,动力头部连接有钻杆部,动力头部连接有加压部;能够便于在山区等不便运输大型钻孔机的地区使用,通过将整个机器分成多个部分,方便了了在使用现场进行组装使用,结构简单可靠,大大提升了在山区等设备布置不便的地区的使用效率;通过将设备进行分块设计,能够方便使用,在施工条件较差的地方部化的设计方便将装置一部分一部分的运输,同时在施工区域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将设备的不同部分开进行布置,提高了施工效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