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73977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1811415598.5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优化计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及风险的电力系统快速预防控制方法,包括:步骤A:提出考虑老化作用的线路失效模型;步骤B:基于直流潮流和支路开断分布因子,提出计及风险的电力系统快速预防控制模型;步骤C:利用内点法,对步骤B得到的预防控制模型求解。算例分析表明,本发明对降低电力系统风险有很好的效果,计算速度快,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599858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415596.6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优化计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风险的交直流系统预防控制和紧急控制的协调优化方法,包括:步骤A、提出交直流系统预防控制优化模型;步骤B、提出交直流系统紧急控制优化模型;步骤C、提出交直流系统预防控制和紧急控制的协调优化模型;步骤D、利用黄金分割法和内点法,对所述协调优化模型求解。算例分析表明,本发明对交直流系统风险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473977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415598.5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优化计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及风险的电力系统快速预防控制方法,包括:步骤A:提出考虑老化作用的线路失效模型;步骤B:基于直流潮流和支路开断分布因子,提出计及风险的电力系统快速预防控制模型;步骤C:利用内点法,对步骤B得到的预防控制模型求解。算例分析表明,本发明对降低电力系统风险有很好的效果,计算速度快,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599858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1811415596.6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优化计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风险的交直流系统预防控制和紧急控制的协调优化方法,包括:步骤A、提出交直流系统预防控制优化模型;步骤B、提出交直流系统紧急控制优化模型;步骤C、提出交直流系统预防控制和紧急控制的协调优化模型;步骤D、利用黄金分割法和内点法,对所述协调优化模型求解。算例分析表明,本发明对交直流系统风险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007227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271485.3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孝感供电公司
Inventor: 肖蕾 , 王成智 , 夏继稳 , 杨旋 , 范伟 , 熊浩 , 杨超然 , 罗致 , 杜峰 , 任乔林 , 黄剑君 , 吴琼 , 汤海霞 , 黄旦莉 , 肖莹 , 刘腾 , 刘敏 , 潘思阳 , 卓越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配电网架承载力在线监测系统,包括:线杆;角钢,固定安装于线杆上;绝缘子,可拆卸安装于角钢的顶部;线缆,绑扎于绝缘子的顶部;以绝缘子的位置为中点,线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夹设有线夹,线夹通过连接绳与拉杆相连接,所述拉杆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内板上,所述内板活动设置在顶柜内;当绝缘子损坏后,线缆并不会下垂甚至被扯断,而是会被连接绳拉住,大大保证了绝缘子损坏后线缆的安全性,同时,当绝缘子损坏后,失去了线缆的支撑,弹簧会瞬间恢复原位,并推动内板下移,内板下移通过连接杆带动导电片下移,导电片下移接通截断区,从而能够使蜂鸣器接通电源而产生蜂鸣,起到即时报警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007227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271485.3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孝感供电公司
Inventor: 肖蕾 , 王成智 , 夏继稳 , 杨旋 , 范伟 , 熊浩 , 杨超然 , 罗致 , 杜峰 , 任乔林 , 黄剑君 , 吴琼 , 汤海霞 , 黄旦莉 , 肖莹 , 刘腾 , 刘敏 , 潘思阳 , 卓越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配电网架承载力在线监测系统,包括:线杆;角钢,固定安装于线杆上;绝缘子,可拆卸安装于角钢的顶部;线缆,绑扎于绝缘子的顶部;以绝缘子的位置为中点,线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夹设有线夹,线夹通过连接绳与拉杆相连接,所述拉杆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内板上,所述内板活动设置在顶柜内;当绝缘子损坏后,线缆并不会下垂甚至被扯断,而是会被连接绳拉住,大大保证了绝缘子损坏后线缆的安全性,同时,当绝缘子损坏后,失去了线缆的支撑,弹簧会瞬间恢复原位,并推动内板下移,内板下移通过连接杆带动导电片下移,导电片下移接通截断区,从而能够使蜂鸣器接通电源而产生蜂鸣,起到即时报警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48815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387839.4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38 , H02J3/46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包括:对短期气象尺度提取气象变量波动时序和历史风电功率时序生成特征矩阵作为条件数据,建立基于CNN‑LSTM‑CGAN改进型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模型;将条件数据和随机噪声数据一同输入生成器,获取生成的预测数据;将生成的预测数据与条件数据一同输入判别器,与真实功率数据进行判别;引入特征损失函数,量度生成的预测数据与真实数据的特征值偏差,更新优化网络参数权重;若达到最大迭代次数,则迭代终止,输出网络参数;利用训练好的网络模型进行预测,获得最终风电功率预测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预张良一测模型泛化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43603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67857.6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用户满意度和强化学习的温控负荷频率响应控制方法,包含温控负荷用户满意度量化方法和深度强化学习智能体模型构建两部分。考虑温控负荷的直接开关控制和温度设定控制两种控制方式,分别定义储能指标与不舒适度指标作为负荷调节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估用户满意度;基于柔性行动器‑判别器算法建立温控负荷的多智能体模型,将用户满意度与频率调节误差进行加权以建立综合评价指标并作为智能体优化的目标函数中,智能体根据本地温控负荷信息和频率偏差进行参数更新,从而实现模型自适应学习以解决温控负荷参加频率响应的协同控制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减少系统频率偏差和提高用户满意度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27119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62513.8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武汉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电力系统多目标储能优化方法,先针对在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均配置储能的方式构建配置储能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的储能多目标优化模型,然后采用基于Pareto最优概念的非支配排序的遗传算法对构建的储能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储能优化方案,包括各储能的配置地点和容量。本发明同时实现了电源侧平滑新能源出力、电网侧削峰填谷、负荷侧通过峰谷套利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761026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021982.9
申请日:2021-09-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晓忱 , 孙博 , 吕闫 , 李理 , 石上丘 , 罗雅迪 , 程文帅 , 郑乐 , 冷喜武 , 常乃超 , 吴迪 , 章昊 , 王吉文 , 李端超 , 叶海峰 , 刘辉 , 马金辉 , 胡海琴 , 陈伟 , 李智 , 李顺 , 朱刚刚 , 王维坤 , 樊锐轶 , 高志 , 张秀丽 , 刘志良 , 刘国瑞 , 杨旋 , 余志国 , 李英 , 孙珂 , 周明 , 李杨月 , 汪春燕
IPC: G06F16/2458 , G06F16/28 , G06F16/2453 ,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据挖掘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基于条件互信息的特征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数据集合形成候选特征集F;计算候选特征集F中每个候选特征与类别属性C的互信息,将选择的特征放入特征集合S;设定阈值,进入循环,直到满足阈值;将选出的特征集合S通过分类器训练模型,并用训练好的模型预测类别,计算预测准确率;更改权重系数,重复筛选特征集合S并计算预测准确率,选出准确率最高的特征集合S作为最终的输出特征集。本发明能够更高效,更快速的进行特征选择,提高数据挖掘的精度和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