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提高配电自动化终端月平均在线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53073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15123.6

    申请日:2020-08-13

    IPC分类号: H02J13/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提高配电自动化终端月平均在线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方案一、针对位于信号强度较弱地区的配电终端延长GPRS天线:统计天线配置需求;定制天线;更换天线;目标验证,方案二、调整通信设备的跳纤接口安装朝向:查找终端;拆下ONU;重新安装,本发明针对位于信号强度较弱地区的配电终端延长GPRS天线,从而达到增强边缘地区的无线信号的目的,同时对屏柜门挤压光纤的配电终端的跳纤接口进行调整,调整其跳纤接口安装的朝向,从而避免屏柜门挤压光纤的情况发生,进而使得配电自动化终端的月平均在线率得到有效提高。

    一种负载接入位置决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491046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011336821.4

    申请日:2020-11-25

    IPC分类号: H02J3/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接入位置决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各个负载接入位置对配电网的多个影响结果;根据预设的基准影响结果计算出各个负载接入位置的影响权重系数,以得到负载接入位置与其对应的影响结果之间的权重系数树;根据所述权重系数树选取出若干个影响权重系数小于预设值的负载接入位置;判断当前负载接入位置是否为选取出的负载接入位置中的一个,如果不是,则对当前负载接入位置进行优化处理。本发明解决了目前无法科学的对负载接入位置进行决策的问题。

    一种合环电流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49104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36850.0

    申请日:2020-11-25

    IPC分类号: H02J3/00 H02J3/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环电流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建立合环运行的等效模型,其中,所述等效模型为开环运行模式与合环点两侧具有附加电压源作用的结果叠加后的模型;在简化条件下对合环的配电网进行潮流计算,以得到合环点两侧的电压矢量差,并将所述电压矢量差作为等效电压源;计算合环支路的等效总阻抗;根据所述等效电压源和所述等效总阻抗,计算合环点两侧电压差引起的环流;根据配电网的潮流数据计算出合环前的开环电流;将合环点两侧电压差引起的环流与所述开环电流叠加得到合环稳态电流,并根据所述合环稳态电流计算出合环冲击电流。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工作人员在合环操作时缺少准确有效的合环电流数据支持的问题。

    一种配电网智能评估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434947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336869.5

    申请日:2020-11-25

    IPC分类号: G06Q10/06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网智能评估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的若干个历史监测数据,并从中提取出与故障类型对应的故障征兆特征,以故障征兆特征及其对应的故障类型作为训练集;利用BP神经网络对训练集进行训练,建立故障征兆特征与其对应的故障类型发生的概率之间的神经网络模型;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和安全评估指标体系为各个故障类型赋予权重;获取当前监测数据,计算出当前监测数据中的故障征兆特征对应的故障类型发生的概率;根据当前监测数据中的故障征兆特征对应的故障类型发生的概率、故障类型的权重以及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对配电网进行风险评估。本发明解决了目前无法根据故障征兆特征来对配电网进行风险评估的问题。

    一种负载接入位置决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491046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36821.4

    申请日:2020-11-25

    IPC分类号: H02J3/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接入位置决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各个负载接入位置对配电网的多个影响结果;根据预设的基准影响结果计算出各个负载接入位置的影响权重系数,以得到负载接入位置与其对应的影响结果之间的权重系数树;根据所述权重系数树选取出若干个影响权重系数小于预设值的负载接入位置;判断当前负载接入位置是否为选取出的负载接入位置中的一个,如果不是,则对当前负载接入位置进行优化处理。本发明解决了目前无法科学的对负载接入位置进行决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