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4246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00069.X
申请日:2021-11-24
申请人: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电网形态演变和结构发展的新能源差异化配置方法,首先构建以可再生能源消纳率最高、消纳成本最低、系统运行可靠性最高为优化目标,以线路扩建位置及数量、新能源机组和储能电站的安装容量为规划变量的上层模型;其次,提出包括多类型资源协调调度的系统优化运行模型和系统可靠性评估模型的下层模型,在接受上层模型规划方案的基础上分别评估系统可再生能源消纳率、可再生能源消纳成本以及运行可靠性,并将规划方案评估结果返回给上层模型。本发明可以有效均衡可再生能源消纳率、消纳成本以及系统运行可靠性之间的关系,有效获取电网多目标结构发展规划方案,从而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安全经济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517344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163612.7
申请日:2022-02-22
申请人: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考虑储能电池SoC均衡的分布式风储二次控制方法,属于电气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储能电池建立分布式风储系统的频率与电压,为分布式风储系统在孤网运行下提供稳定运行的保障。在多储能电池间采用下垂控制作为一次控制以协调多电源间的功率分配,在一次控制的基础上加入分布式PI一致性算法作为二次控制,以补偿一次控制的偏差,同时设计SoC均衡变量,使各储能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SoC都能保持渐进一致的趋势,确保任一储能电池都不会先于其他电池退出运行。风储系统中,风电场采用MPPT控制输出最大功率,为系统负荷提供能量,储能电池提供稳定的频率与电压,平抑风电的功率波动,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173447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210163612.7
申请日:2022-02-22
申请人: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考虑储能电池SoC均衡的分布式风储二次控制方法,属于电气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储能电池建立分布式风储系统的频率与电压,为分布式风储系统在孤网运行下提供稳定运行的保障。在多储能电池间采用下垂控制作为一次控制以协调多电源间的功率分配,在一次控制的基础上加入分布式PI一致性算法作为二次控制,以补偿一次控制的偏差,同时设计SoC均衡变量,使各储能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SoC都能保持渐进一致的趋势,确保任一储能电池都不会先于其他电池退出运行。风储系统中,风电场采用MPPT控制输出最大功率,为系统负荷提供能量,储能电池提供稳定的频率与电压,平抑风电的功率波动,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48823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039903.5
申请日:2022-01-14
申请人: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IPC分类号: H02J3/38 , H02J3/28 , H02J3/06 , G06Q10/0631 ,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输配电网形态演变的风光储协同规划方法,属于输配电网优化规划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分别以输、配电网经济性最优为目标,考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约束,构建基于直流潮流的输电网风光储规划模型和基于交流潮流的配电网风光储规划模型;考虑输电网和配电网间耦合交互,构建基于二阶锥松弛的输配协同风光储规划模型;通过分析输配电网形态演变的多元驱动因素,确定输配电网形态演变路径及其典型阶段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异构分解的模型快速求解架构;求解所述输配协同风光储规划模型,获取系统全局最优规划方案。本发明所提规划策略能够实现输配电网有效协同,提升系统规划方案的前瞻性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696345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10249224.0
申请日:2022-03-14
申请人: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最优潮流的分布式储能多层控制方法,其针对储能群控制分为三层,一次、二次控制实现群内控制,三次控制实现群间控制;一次控制通过设置下垂系数,实现群内基本的功率分配;二次控制通过一致性算法补偿下垂造成的频率/电压偏移和功率分配不均的问题;三次控制通过设置一中央控制器计算最优潮流的解,并将其作为控制信号下达至各个集群,由二次控制、一次控制实时跟踪该控制信号。本发明方法通过调节各储能群的参考电压,不需要公共母线,控制更灵活,可以有效降低线损,同时保证分布式储能基于下垂的二次控制的有效性,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142461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111400069.X
申请日:2021-11-24
申请人: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电网形态演变和结构发展的新能源差异化配置方法,首先构建以可再生能源消纳率最高、消纳成本最低、系统运行可靠性最高为优化目标,以线路扩建位置及数量、新能源机组和储能电站的安装容量为规划变量的上层模型;其次,提出包括多类型资源协调调度的系统优化运行模型和系统可靠性评估模型的下层模型,在接受上层模型规划方案的基础上分别评估系统可再生能源消纳率、可再生能源消纳成本以及运行可靠性,并将规划方案评估结果返回给上层模型。本发明可以有效均衡可再生能源消纳率、消纳成本以及系统运行可靠性之间的关系,有效获取电网多目标结构发展规划方案,从而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安全经济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452920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163557.1
申请日:2022-02-22
申请人: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差分隐私机制的储能电池分布式经济调度方法,属于电气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基于一致性算法的分布式方法求解储能电池经济调度模型,通过迭代计算求解出社会效益最大化时各储能电池的出力。分布式方法的实现依赖于各储能与电力用户之间的通信,存在被窃取信息的危险。对所用分布式方法引入了差分隐私机制,对传输的信息进行噪声掩盖,保护了储能与电力用户的隐私信息,且加入差分隐私算法后,分布式方法迭代的收敛性不受影响。加入差分隐私算法后,分布式方法的收敛精度及隐私保护程度与所加噪声信号有关,收敛精度与隐私保护程度两者间呈负相关,可根据实际应用中对两者的要求来进行权衡。
-
公开(公告)号:CN11452920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0163557.1
申请日:2022-02-22
申请人: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分类号: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F21/6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差分隐私机制的储能电池分布式经济调度方法,属于电气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基于一致性算法的分布式方法求解储能电池经济调度模型,通过迭代计算求解出社会效益最大化时各储能电池的出力。分布式方法的实现依赖于各储能与电力用户之间的通信,存在被窃取信息的危险。对所用分布式方法引入了差分隐私机制,对传输的信息进行噪声掩盖,保护了储能与电力用户的隐私信息,且加入差分隐私算法后,分布式方法迭代的收敛性不受影响。加入差分隐私算法后,分布式方法的收敛精度及隐私保护程度与所加噪声信号有关,收敛精度与隐私保护程度两者间呈负相关,可根据实际应用中对两者的要求来进行权衡。
-
公开(公告)号:CN114696345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249224.0
申请日:2022-03-14
申请人: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最优潮流的分布式储能多层控制方法,其针对储能群控制分为三层,一次、二次控制实现群内控制,三次控制实现群间控制;一次控制通过设置下垂系数,实现群内基本的功率分配;二次控制通过一致性算法补偿下垂造成的频率/电压偏移和功率分配不均的问题;三次控制通过设置一中央控制器计算最优潮流的解,并将其作为控制信号下达至各个集群,由二次控制、一次控制实时跟踪该控制信号。本发明方法通过调节各储能群的参考电压,不需要公共母线,控制更灵活,可以有效降低线损,同时保证分布式储能基于下垂的二次控制的有效性,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236274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111475676.2
申请日:2021-12-06
申请人: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线损分析装置,包括安装台,其上端面左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架,安装架的内侧端设置有分析组件,所述安装架的上端面右侧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限位板,其固定安装于安装块的外侧端,所述安装块的左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下端安装有传动杆;调节组件,其安装于安装架的上侧端;进线管,其安装于安装架的上端内侧中部,安装架的上壁下端通过螺栓安装有导向组件,所述连接盘的内部开设有不同直径尺寸的安装孔。该电力线损分析装置,便于对不同尺寸的线路进行较好的限位作用,同时在分析时对线路具有较好的导向作用,便于对线路的长度进行调节,从而可调控线损分析的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