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329572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22902.2
申请日:2016-09-1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储能变流器装置及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多个双向DC/DC变换器、双向DC/AC变换器、隔离变压器、变流器监控系统、旁路电路,双向DC/DC变换器与双向DC/AC变换器的直流母线连接,DC/AC变换器通过隔离变压器接入电网,变流器监控系统通过内部高速通信总线与双向DC/DC变换器和双向DC/AC变换器进行实时通信,旁路电路配合混合储能变流器装置实现并网与离网状态的无缝切换。本发明可以实现多种储能单元的灵活接入,有效扩大了储能单元的电压接入范围,提升了装置的效率及系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676161B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610192639.3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暂稳态一体化检测装置,包括交直流暂稳态一体化试验电源和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现场试验检测系统,其中交直流暂稳态一体化试验电源,包括一个直流冲击电源、一个直流暂稳态电源、一个交流工频暂稳态电源及合成回路控制系统;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现场试验检测系统,包括标准互感器、标准转换装置、互感器复合误差校验仪。本发明的检测装置可分别实现对直流电流互感器和交流电流互感器的暂稳态一体化试验,通过直流冲击/暂稳态试验电源与交流暂稳态试验电源组成的合成试验回路方法,明显的减小直流冲击/暂稳态试验中储能电容的容量,而且能更加精确灵活的调整和配置暂态电流峰值、衰减时间常数、阶跃电流响应等重要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5676161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192639.3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暂稳态一体化检测装置,包括交直流暂稳态一体化试验电源和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现场试验检测系统,其中交直流暂稳态一体化试验电源,包括一个直流冲击电源、一个直流暂稳态电源、一个交流工频暂稳态电源及合成回路控制系统;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现场试验检测系统,包括标准互感器、标准转换装置、互感器复合误差校验仪。本发明的检测装置可分别实现对直流电流互感器和交流电流互感器的暂稳态一体化试验,通过直流冲击/暂稳态试验电源与交流暂稳态试验电源组成的合成试验回路方法,明显的减小直流冲击/暂稳态试验中储能电容的容量,而且能更加精确灵活的调整和配置暂态电流峰值、衰减时间常数、阶跃电流响应等重要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205484764U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20259787.8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直流暂稳态一体化检测装置,包括交直流暂稳态一体化试验电源和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现场试验检测系统,其中交直流暂稳态一体化试验电源,包括一个直流冲击电源、一个直流暂稳态电源、一个交流工频暂稳态电源及合成回路控制系统;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现场试验检测系统,包括标准互感器、标准转换装置、互感器复合误差校验仪。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可分别实现对直流电流互感器和交流电流互感器的暂稳态一体化试验,通过直流冲击/暂稳态试验电源与交流暂稳态试验电源组成的合成试验回路方法,明显的减小直流冲击/暂稳态试验中储能电容的容量,而且能更加精确灵活的调整和配置暂态电流峰值、衰减时间常数、阶跃电流响应等重要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206023241U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21055063.8
申请日:2016-09-1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共直流母线的混合储能系统,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储能系统、能量转换系统和储能监控系统,电池管理系统与储能系统连接,储能系统与能量转换系统PCS的输入端连接,能量转换系统PCS的输出端与交流电网连接;能量转换系统PCS包括双向DC/DC变换模块、双向DC/AC变换模块、隔离变压器和PCS控制器,双向DC/DC变换模块通过直流母线与双向DC/AC变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双向DC/AC变换模块的输出端与隔离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PCS控制器分别与双向DC/DC变换模块和双向DC/AC变换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其集成了多种不同储能特性的电池单元,克服了传统单一储能元件方案的缺陷,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各种储能单元的优点,提高了储能系统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206041517U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21055062.3
申请日:2016-09-1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合储能变流器装置,包括多个双向DC/DC变换器、双向DC/AC变换器、隔离变压器、变流器监控系统、旁路电路,双向DC/DC变换器与双向DC/AC变换器的直流母线连接,DC/AC变换器通过隔离变压器接入电网,变流器监控系统通过内部高速通信总线与双向DC/DC变换器和双向DC/AC变换器进行实时通信,旁路电路配合混合储能变流器装置实现并网与离网状态的无缝切换。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多种储能单元的灵活接入,有效扩大了储能单元的电压接入范围,提升了装置的效率及系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9978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399567.4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模块SOC自平衡变流器,包括第一钳位二极管组、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第二钳位二极管组、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第三钳位二极管组、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LCL滤波器。通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产生不同开关状态的三相电源交流方波电平,三相电源交流方波电平对应自平衡变流器各种空间矢量;求解各空间矢量的作用时间,所述自平衡变流器各种空间矢量及对应的空间矢量作用时间用于控制储能模块内的电压分配,控制储能模块组中各个液流储能模块的电压保持平衡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2886641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110266498.6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电缆输电系统分析模型与无功配置方法,通过交联聚乙烯(XLPE)海底电缆、海上升压站,以及无功补偿设备3部分组成典型高压交流(HVAC)输电系统;根据海上风电输电系统特点,提出该系统的电压等级、回路数选择策略,并搭建经济性分析模型;结合海上风电场实际接入情况和电网公司相关技术管理要求,提出海上风电输电系统的配置无功补偿容量方法。本发明提出的海上风电输电系统对目前海上风电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同时提出的无功控制方法能够让该系统更为有效、合理地开展无功补偿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391674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1910626087.6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台区专用变流器及其控制方法,台区专用变流器包括功率模块,启动模块,隔离变压器,检测模块,滤波模块,直流电容,控制模块,显控模块,直流接口,通信模块,辅助部分;基于变流器结构功能的基础上提供了控制方法为:实时监测配电变压器输出三相电压、电流,通过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决定变流器工作状态还是待机状态,工作状态包括一阶段仅由变流器提供无功补偿,或二阶段由变流器和储能电池提供无功和有功补偿,或仅作为整流装置给储能电池充电。本发明解决配变台区重载的同时,有效降低了三相不平衡度,减小了配电台区储能电池容量配置要求,节省了变流器和整个系统的占地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3078376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0266524.5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铅酸蓄电池的生物大分子修复剂,所述生物大分子修复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γ‑羟基丁酸1~15份、乙酸1~20份、γ‑PGA1~30份、N‑乙酰葡萄糖酸1~8份、Lunasin肽1~15份、ST肽10~50份、β‑羟基‑α‑氨基丁酸1~20份、L‑2‑氨基‑3‑羟基丙酸1~40份、蒸馏水20~60份和硫酸15~40份。本发明采用生物大分子修复剂在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循环过程中,持续消融硫酸铅结晶,并阻碍硫酸铅结晶再次附着电极板,从而实现对老化铅酸蓄电池的生态修复,避免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