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6042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819584.4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电力系统暂态电压稳定的紧急控制方法及终端,在电力系统中设置不同的故障,生成对应的故障数据集并获得运行状态,根据运行状态判断电力系统中节点的电压是否低于预设电压,若是,则建立边缘图卷积网络强化学习模型,生成并执行切除节点负荷行为的策略;根据切除节点负荷行为的策略,得到新的运行状态,并结合切除节点负荷行为的策略、奖励函数、新旧运行状态更新模型的参数,当模型完成训练时输出紧急控制方案。以此方式,能够有效根据电网运行环境信息制定切负荷策略,实现从电网运行状态到切负荷紧急控制策略的直接映射,提高不同故障下的电力系统短期电压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7799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873424.3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功电压分布式控制方法、服务器、控制器及存储介质,方法采用在线联邦学习与分布式控制并行的控制架构,包括:在本地控制器上部署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算法;通过本地控制器与集中服务器之间的边际变量交换,本地控制器学习得到各本地控制器的控制策略;各本地控制器基于控制策略和本地量测数据,执行电网无功电压控制;其中,所述集中服务器用于协调各个本地控制器上的智能体的学习过程。本发明无需被控配电网的精确模型即可实现近似最优的无功电压控制,各个本地控制器可以快速执行控制策略,进而保证了高速的本地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85630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672192.6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储能系统的宽频振荡抑制方法与控制器,储能系统通过检测装置获取海上风电柔直送出系统的直流母线上的电压变化量;所述储能系统与所述风电柔直送出系统的所述直流母线连接;通过检测海上风电柔直送出系统的直流母线上的电压变化量,判定直流母线是否出现宽频振荡及其振荡频段,并通过控制储能系统DC/DC变换器输出反向变化电压,对直流母线上的电压波动进行抑制;进一步地,根据抑制效果调整控制参数;通过上述方法,实现利用储能系统对海上风电柔直送出系统产生的振荡的有效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71311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568208.9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TATCOM选址定容的优化方法及终端,基于分区后的电力系统构建包含投资成本、静态电压稳定指标和暂态电压严重性指标的多目标动态无功规划模型,使用基于自适应协方差矩阵和混沌搜索的多目标群搜索优化算法对多目标动态无功规划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帕累托解集,使用熵权理想度排序法对帕累托解集进行推理,得到最优的STATCOM选址信息和容量信息,基于自适应协方差矩阵和混沌搜索的多目标群搜索优化算法和熵权理想度排序法能够准确、快速地求得最优的STATCOM选址信息和容量信息,从而能够在保证STATCOM投资成本最小的同时,最大程度提高电力系统静态和暂态电压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0186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74840.5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18/20 , G06F18/213 , G06N3/0442 , G06N3/08 ,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力系统调峰需求预测方法及终端,通过基于影响调峰需求的特征量数据和调峰需求历史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不同数据间的相关性系数,基于不同数据间的相关性系数从特征量数据中确定模型的输入变量,并将调峰需求历史数据确定为模型的输出变量,使用二者对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训练,有效提升了模型的预测精度,最后对训练完成的预测模型输出的调峰需求预测值和调峰需求真实值之间的偏差值进行概率密度函数拟合,得到满足置信度水平要求的调峰需求预测区间,能够充分考虑预测偏差的概率分布特点,使得预测结果的适应性更好,从而提高了调峰需求预测的准确性和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66686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108468.3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量测驱动的线性化最优潮流生成方法及装置,属于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技术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构建一个线性化最优潮流回归模型,所述模型的约束条件包括:线性化潮流抗差模型约束和线性化节点电压幅值约束;根据历史量测断面,对所述线性化潮流抗差模型约束和所述线性化节点电压幅值约束的回归系数进行辨识;根据所述回归系数的辨识结果,求解所述线性化最优潮流回归模型以生成最优潮流。本发明不依赖于网络参数模型,且克服已有基于数据驱动的线性化潮流模型用于最优潮流计算时存在的节点功率失配量问题,有效提升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77993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210873424.3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功电压分布式控制方法、服务器、控制器及存储介质,方法采用在线联邦学习与分布式控制并行的控制架构,包括:在本地控制器上部署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算法;通过本地控制器与集中服务器之间的边际变量交换,本地控制器学习得到各本地控制器的控制策略;各本地控制器基于控制策略和本地量测数据,执行电网无功电压控制;其中,所述集中服务器用于协调各个本地控制器上的智能体的学习过程。本发明无需被控配电网的精确模型即可实现近似最优的无功电压控制,各个本地控制器可以快速执行控制策略,进而保证了高速的本地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640116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088663.8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相不平衡配网多目标优化迭代求解的方法与终端,根据配网线路连接信息、柔性多状态开关信息以及系统安全运行条件分别构建配网潮流约束、柔性多状态开关功率约束和系统安全运行约束;构建以最小配网系统网损和最小三相电压不平衡度为优化目标的多目标优化函数;根据多目标优化函数以及配网潮流约束、柔性多状态开关功率约束和系统安全运行约束,得到半正定多目标优化模型;根据半正定多目标优化模型构建支路电流矩阵主对角元不等式约束,并基于支路电流矩阵主对角元不等式约束对半正定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迭代求解;根据求解结果输出各调度时段配网柔性多状态开关的功率调控指令;有效提高了半正定优化模型的求解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34070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1545155.4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的运行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布式电源集群输出功率的等值聚合方法及系统。本发明的目的是构建一种集群输出功率的等值聚合方法及系统。首先,构建集群中发电机、光伏、风机和储能设备功率的输出模型;随后,构建集群网络潮流技术约束模型,基于线性支路潮流方程构建节点电压和支路潮流约束条件;然后,构建集群输出功率聚合等值域的内接椭球模型;通过构造和求解特定的优化问题,求解内接椭球模型的参数值。所提出的集群输出功率的等值聚合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计算速度大幅加快,求解结果的精度得到大幅提升,可以实现快速的集群输出功率的等值聚合,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大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714382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470739.X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安全强化学习的主动配电网实时调度方法及装置,属于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技术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建立含分布式发电资源的主动配电网实时调度模型;将所述实时调度模型转化为带约束的马尔科夫决策过程模型;利用强化学习算法对所述带约束的马尔科夫决策过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所述主动配电网实时调度的策略神经网络;利用所述策略神经网络输出所述主动配电网实时调度的最优策略,以实现所述主动配电网的实时调度。本发明可以在缺少主动配电网模型的情况下最大化主动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同时满足主动配电网的安全约束,提升主动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