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7851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63638.1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机转子动能频率支撑参数优化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其包括:在扰动发生时进行风速预测,基于风速预测值及风机捕获的风能计算得到风机调频全程捕获的平均机械功率;基于平均机械功率对风机调频参数进行整定,利用转子动能及迭代优化算法,通过风电机组参数计算出风电机在初始风速调频过程中的调频参数,并根据调频时间和调频能量大小,将风机退出调频时有功功率参考值整定为与调频开始时一致;当风机达到调频退出条件时,加入储能出力与风机进行配合,进行风储联合。本发明能有效地解决了风速波动引发的频率二次跌落问题。本发明可以在新能源设备供电领域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386258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111632011.8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6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及信息‑能量耦合节点重要度的灾后孤岛划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电力通信网和电力网络两网耦合模型;2)采用多角度多指标和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得到信息‑能量耦合节点重要度;3)根据信息‑能量耦合节点重要度构建孤岛划分模型进行主动配电网灾后孤岛划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有效避免从信息或能量单一角度评估、有效获取系统状态信息、提高系统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417136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1910700228.4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五相5N/4N极电枢与励磁绕组容错电励磁双凸极电机,定子的定子极上交错绕有套电枢绕组和励磁绕组,每个电枢绕组与励磁绕组之间具有一个无绕组的定子极,使电枢绕组与励磁绕组不出现重叠。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定子极上有一套电枢绕组和励磁绕组,电枢绕组和励磁绕组均匀绕制在定子极上,每个电枢绕组和励磁绕组之间存在一个无绕组的定子极,可减小电枢绕组和励磁绕组之间的互感,因为间隔一个无绕组的定子,相与相之间存在物理隔离,避免了相与相之间的匝间短路,增加电机的容错性。由于励磁绕组分布均匀和每一相电枢绕组的距离相同,电枢绕组出力均匀,产生对称的相磁路,电磁力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823240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241063.X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MDT‑MVMD的光伏实时储能功率分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构建虚拟同步机混合储能模型,建立基于虚拟同步机的光伏实时储能频率响应系统;其次,将多延迟嵌入变换MDT、Tucker分解和多元变分模态分解MVMD引入光伏实时储能频率响应系统,进行光伏实时储能频率响应系统的混合储能功率分配;最后,通过Tucker逆变换和MDT逆变换得到光伏实时储能频率响应系统的混合储能功率分配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机组频率响应速度和频率分辨率、功率分配更加准确和可靠、频率分配效率更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949092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111056468.9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场馈入系统动态稳定判断方法。根据精密动态短路比模型IDSCR进行判断,精密动态短路比模型IDSCR在传统单馈入短路比的基础上增加了模型系数,模型系数中包含虚拟惯量控制的参数、数字控制参数以及串补电容的参数;精密动态短路比模型IDSCR的建立方法为根据风场馈入系统建立离散时间状态模型,并建立李雅普诺夫函数,最后基于压缩映射定理,建立精密动态短路比模型IDSCR。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考虑虚拟惯量控制、数字控制以及串补电容的影响,以及参数具有实时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22135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111531647.3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及调频备用效益的主动配电网分层分布式优化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基于交互能源机制的分层分布式调度架构;2)以灵活性特征表征分布式资源响应调频辅助服务请求的能力,评估分布式资源与调频辅助服务的匹配程度,将分布式资源映射到调频辅助服务;3)构建计及调频备用收益的联合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离散型一致性算法求解得到最优的调度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充分挖掘分布式资源的灵活性和调频效益、保证私密性、减轻计算负担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11789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63457.2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H02J3/24 , H02J3/32 , H02J3/48 ,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111/06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电网一次调频死区的风储协同调频装置,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风电机组和电池储能的参数作为风储参数;风储协同调频死区参数计算模块,存储有预设的风储联合一次调频约束和效果‑经济性目标函数的数据,用于通过搜索算法对风储参数、风储联合一次调频约束和效果‑经济性目标函数进行计算,得到电池储能的死区阈值d1和风电机组的死区阈值d2;电网频率检测模块,用于采集电力系统的系统频率;风储协同调频控制模块,用于对发生大功率缺失的电力系统进行三阶段的动态调频。总之,本方法能够使风电机组和电池储能一次调频的效果和经济性取得最佳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593631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84638.5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 , G06Q40/12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碳责任因子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源荷碳税分摊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基于碳排放流CEF模型确认可再生能源机组碳排放责任;步骤S2、基于碳排放流CEF模型确认储能机组碳排放责任分析;步骤S3、确定新能源的源荷双侧碳责任因子;步骤S4、基于碳责任因子,进行新能源场景下的源荷双侧碳税分摊:基于碳排放流CEF模型追踪碳流在电网中的足迹,以碳责任因子反映源荷双侧碳排放责任,将源荷所承担的碳排放责任量以碳税形式进行分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将碳排放责任合理分摊至包含新能源在内的源荷双侧,实现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碳排放责任分摊的合理公平性,应用在资源优化运行与配置问题中可以激励源荷双侧低碳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112701726B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2011536084.2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惯量需求与风机惯量响应能力的虚拟惯量调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定义惯量响应能力评价指标K;2)判断当前系统中完全由同步发电机提供的虚拟惯量是否能够满足系统所需最小惯量,若否,则风电机组参与惯量响应;3)根据不同风电机组的惯量响应能力依次为所有风电机组分配参与惯量响应惯量;4)若当前次的风电机组参与惯量响应惯量分配完毕后仍不满足系统所需最小惯量,则进行惯量响应能力计算和修正,直至满足系统所需最小惯量,或系统中所有风电机组参与惯量响应的虚拟惯量均达到其最大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充分发挥各风机的惯量响应能力,同时避免频率二次跌落,使系统频率动态响应得到改善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158547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110264372.5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G06F30/27 , G06Q10/04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N3/12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1/08 , G06F119/02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及经济性和可靠性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优化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模型;2)获取设备状态转移时序性模型;3)构建双层优化配置模型;4)对双层优化配置模型进行多目标求解,得到计及经济性和可靠性因素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案并执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考虑经济性和可靠性、实用性强、精确性高、可靠性量化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