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1855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83796.X
申请日:2021-11-22
申请人: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大连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源站设备容量配置优化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待配置能源站内所包括的设备,构建能源站设备容量配置优化模型;获取待配置能源站的信息;将获取的待配置能源站的信息输入至构建的能源站设备容量配置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待配置能源站内各设备的设计容量,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能源站设备容量配置优化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66859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70940.7
申请日:2023-12-07
申请人: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石家庄供电分公司
IPC分类号: G06F18/23213 , G06N3/045 , G06N3/0475 , G06Q10/063 ,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场景分析的源荷典型场景选取方法,包括:基于生成对抗网络对历史真实数据进行处理生成符合历史真实数据的分布规律的原始场景数据,所述历史真实数据包括历史光伏出力数据和历史负荷数据;所述原始场景数据包括光伏出力样本和负荷需求样本;基于均值漂移算法对所述原始场景数据进行场景聚类,得到聚类后的多个场景数据;基于预设的典型日的偏差指标,计算每一个聚类后的场景数据与历史真实数据之间的差异,并选取差异负荷预设一致要求的场景数据作为目标源荷典型场景。本发明能够生成符合历史光伏出力和负荷数据概率分布的高精确度的场景样本数据,并对生成的场景进行缩减合并聚类,降低聚类数目,且提升聚类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55045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93803.3
申请日:2023-10-25
申请人: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Q10/04 , H02J3/14 ,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摘要: 一种计及风光不确定的IES碳能协同优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电‑氢‑碳协同调度模型和综合需求响应模型,描述综合能源系统电‑氢‑碳耦合关系和负荷需求响应收益需求;建立综合能源系统双层优化控制模型,上层优化控制模型将综合能源系统运营商的年运营收益最大作为目标函数,下层优化控制模型将负荷聚合商目标收益最大化作为目标函数;综合采用区间线性规划与鲁棒优化,建立考虑风光不确定的综合能源系统鲁棒随机优化模型,并采用KKT条件和Big‑M法对双层优化控制模型进行求解。本发明能够提高综合能源系统应对不确定性波动的适应性,并提高综合能源系统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2209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323374.8
申请日:2022-10-27
申请人: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2J3/28 , H02J3/38 , G06Q10/0631 ,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负荷特性的并网型微电网系统容量配置方法及系统,其包括:收集不同类型用户典型日负荷数据作为样本,确定不同类型用户典型日负荷特性曲线;根据微电网系统中的分布式能源和储能不同接入方式确定微电网的组网模式,并确定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建立基于负荷特性曲线分析的微电网系统容量配置模型,确定微电网系统能量调度策略;对微电网系统容量配置模型进行求解,根据能量调度结果针对不同类型负荷,得到分布式电源装机占最大负荷不同比例时的储能配置情况。本发明能促进新能源消纳及资源高效配置、促进配电网“源‑网‑荷”协同发展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技术支持,助力配电网整体高效长久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5133607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373925.5
申请日:2022-04-11
申请人: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户侧退役电池储能容量配置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该方法包括:建立考虑衰退特性的用户侧退役电池储能容量优化配置的双层优化模型,并确定其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针对给定的配电网典型运行场景以及预先获取的配电系统及退役电池的相关参数,对建立的考虑衰退特性的用户侧退役电池储能容量优化配置的双层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基于求解结果得到用户侧退役电池储能容量配置方案。本发明充分考虑电池衰退特性提升用户侧储能经济性的作用,可以广泛应用于考虑衰退特性的用户侧退役电池储能容量优化配置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583695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40267.2
申请日:2022-03-10
申请人: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风险感知能力提升的配电网多维量测配置方法及系统,其包括:针对区域内配电网所面临的灾害类型,进行数据需求进行分析;基于数据需求的分析结果,考虑区域内的微气象因素,选择配电网多维量测设备;考虑配电网中配置的多维量测设备传递的实时数据,基于配电网致灾机理模型得到的线路故障概率结果与线路实际故障概率进行比较,采用配电网风险感知精度提升方法;提升配电网风险感知能力,保障量测设备配置具有好的经济性为目标,同时考虑重要负荷节点可观性,采用遗传算法对配电网中多维量测配置的数目和位置进行求解。本发明实现了在电气量量测装置失效的情况下对配电网灾损辨识能力的提升,可以广泛在电气自动化领域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037157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22367.1
申请日:2021-11-09
申请人: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
发明人: 丁羽頔 , 符瑞 , 李红军 , 姚建光 , 吴昊 , 冯明灿 , 钱晖 , 仲坚 , 魏家昊 , 金强 , 万志伟 , 周圣淋 , 周鹏 , 刘海 , 翁蓓蓓 , 杨露露 , 郑宇光 , 鞠玲 , 马良 , 朱红明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光伏选址定容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内容为:基于皮尔逊模型,计算中压配电网馈线装接配电变压器负荷与分布式光伏的相关系数;确定与分布式光伏具有互补性的配电变压器负荷位置,作为分布式光伏接入位置;以分布式光伏接入位置为基础,基于二阶锥规划理论求解最优潮流问题,确定各分布式光伏接入位置的光伏接入容量。本发明构建的基于二阶锥理论的最优潮流问题求解方法,能够确定分布式光伏最优的接入位置及容量,以优化配电网运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22422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231392.9
申请日:2021-10-22
申请人: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恒功率柔性运行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包括以下步骤:对配电系统中具有负荷调控能力的源荷种类进行分析,并确定配电系统内的功率关系;基于预设的负荷调节规则以及配电系统内的功率关系,对各源荷的充放电状态进行控制,实现配电系统稳定的恒功率柔性运行。本发明以充分发挥分布式光伏发电能力为基础,通过对储能装置及可控负荷的协调控制,减少区域内购电成本,实现建筑节能减排,降低建设投资成本,提升清洁能源消纳能力。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配电系统建设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31602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393147.5
申请日:2024-04-02
申请人: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2J3/00 , H02J3/06 , H02J3/38 , G06Q10/0631 ,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互联装置多电压等级协同规划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给定多电压等级配电网的配电网参数信息;根据获取的配电网参数信息,生成给定多电压等级配电网的柔性互联装置规划场景;基于生成的柔性互联装置规划场景,构建给定多电压等级配电网的考虑综合收益的柔性互联装置多电压等级协同规划模型;对构建的考虑综合收益的柔性互联装置多电压等级协同规划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给定多电压等级配电网的柔性互联装置规划设计方案,本发明能够降低配电网运行成本且提升供电可靠性,可以广泛应用于配电网规划设计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92242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1231392.9
申请日:2021-10-22
申请人: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恒功率柔性运行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包括以下步骤:对配电系统中具有负荷调控能力的源荷种类进行分析,并确定配电系统内的功率关系;基于预设的负荷调节规则以及配电系统内的功率关系,对各源荷的充放电状态进行控制,实现配电系统稳定的恒功率柔性运行。本发明以充分发挥分布式光伏发电能力为基础,通过对储能装置及可控负荷的协调控制,减少区域内购电成本,实现建筑节能减排,降低建设投资成本,提升清洁能源消纳能力。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配电系统建设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