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2551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700237.6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43 , G06F18/10 , G06N3/006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小微企业规模及行业特性自适应划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影响中小微企业用电习惯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负荷数据;对选取的影响因素及负荷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历史数据集;S2:将S1中预处理后的历史数据集作为训练数据集训练随机森林算法建立分类模型,利用灰狼优化算法对随机森林算法中的单棵决策树的最大特征数和决策树数目这两个超参数进行迭代寻优;S3:将最优参数输入进随机森林算法中,建立基于GWO‑RF的分类模型;S4:输入数据,基于GWO‑RF的分类模型对新的数据集进行判别和分类,通过判别和分类结果对中小微企业规模及行业特性自适应划分,可以提升数据决策能力,增强政府的数据支撑,还能助力改善营商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957762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34210.3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431 , G06F18/2415 , G06F18/213 , G06F18/25 , G06F40/211 , G06F40/253 , G06F40/284 , G06F40/289 , G06F40/30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基于ALBert模型的中文电力文本错误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对电力文本进行分词处理,提取短语作为不可分割单元,并根据文本长度动态调整分词粒度,将分词结果输入ALBert模型嵌入层生成包含字符级、词语级和上下文关联的语义向量;语义向量经过特征提取模块,结合文本的长度、复杂度和错误分布特征,通过调整卷积核参数和多层卷积操作提取字符级、词语级和句法级特征,并融合生成全局错误特征向量;从全局错误特征向量中提取错误标签,通过序列建模模块调整标签间的依赖关系权重,生成并优化错误标签序列;根据优化后的错误标签序列,结合上下文关系生成修正建议,输出错误位置、类型和修正内容的结构化检测结果,提供错误分布图和修正建议列表适应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69233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62482.4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40/232 , G06F40/253 , G06F40/30 , G06F16/35 , G06F40/126 , G06N3/045
Abstract: 基于SLM‑ELECTRA模型的中文电力文本错误纠错方法及系统,采集各种类型的电力文本数据;基于空间滞后模型建立统计语言模型;根据电力文本数据,输出电力文本数据中各词串符合词法的概率;当词串符合词法的概率小于设定阈值时,基于不同的粒度识别电力文本数据中的错误位置,生成候选词集合;基于预训练语言模型建立纠错模型,将错误位置、候选词集合与原始电力文本输入预训练语言模型;将待校正电力文本输入纠错模型,以上下文匹配度最高且符合词法的概率最大的候选词作为最优替换词进行校正,输出校正后的电力文本。适用于电力行业中的技术报告撰写、标准文档编制、操作手册制定等多种实际应用场景,为电力行业文本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带来了显著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7933559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11632.9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10/10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F17/10 , G06F18/241 , G06F16/24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方法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大规模清洁能源电力系统的碳排放计算方法和系统,其可以通过基于生命周期变化,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大规模清洁能源电力系统的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系统范围,通过将各种清洁电力系统和相关的排放源进行排放源统计,通过明确系统边界和识别排放源进行范围确定;收集数据,收集相关数据,将各种能源的发电量、运行时间、燃料消耗数据、排放检测数据和排放因子数据进行收集;对碳排放因子进行确定,参考标准和规范,在确认碳排放因子时,配合对比分析进行不同清洁能源发电技术之间的差异,随后进行实验室测试获取更准确的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91900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06318.9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10/10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网公司科技创新水平评价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电力系统智能优化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构建电网公司科技创新水平指标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分别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指标为一级指标或二级指标;基于待评价电网公司的二级指标得分,以及电网公司科技创新水平指标评价体系中每个指标的权重,确定待评价电网公司科技创新水平的综合评分;基于综合评分确定待评价电网公司的科技创新水平,本申请搭建电网公司科技创新水平指标评价体系,并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能够从多个维度评价电网公司科技创新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999134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817964.5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
IPC: G06Q50/06 , G06Q10/0639 , G06F18/21 , G06F1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组合权重的配电网形态特征评估指标赋权方法,涉及配电网形态特征评估技术领域,包括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定义配电网效能指标及源网荷储互动指标框架;通过主客观权重计算,对评估指标进行权重分配;根据博弈论优化主客观组合权重,获得最优指标体系组合权重。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定义配电网效能指标及源网荷储互动指标框架,细化多层级评价标准,使得评估指标能够全面反映配电网的运行状态,通过主客观权重计算,对评估指标进行权重分配,确保了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平衡性,通过博弈论优化主客观组合权重,实现了不同权重来源之间的动态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985325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702246.3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淡水冷却的数据中心及其全氢备用电源供电系统及系统,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包括:包括主电源系统、数据中心IT设备系统、数据中心水冷系统、数据中心其它用电系统、冷却水系统、全氢备用电源、余热水回收系统、第一电连接通道、第二电连接通道、第三电连接通道、第一输水通道、第二输水通道以及第三输水通道。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淡水冷却的数据中心及其全氢备用电源供电系统将数据中心水冷系统产生的余热水进行回收且为全氢备用电源提供水源,对能源进行回收利用并使得氢气的制造效率提升。同时,利用全氢备用电源替代传统的柴油发电机组为数据中心提供备用电源,发电过程副产物仅有水,可低碳环保运行且发电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63497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86685.5
申请日:2023-12-10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F17/18 , G06F17/16 , G06N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企业决策综合评估方法,包括:构建由目标层、准则层与指标层三层结构组成的企业决策评估指标体系;分析各指标之间相关性,利用相关系数法剔除高度相关指标,将剩余指标划分为效益型、成本型与区间型三类指标,并利用梯形隶属度函数计算不同指标隶属度值;利用组合赋权法量化不同指标对于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并利用指标隶属度值和量化的影响程度值计算企业决策的综合评价结果。本发明提供的企业决策综合评估方法,能够实现企业决策的综合评估,不再依赖于人员的工作经验和主观判断,满足了企业集约化、精益化管理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93645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370752.8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潘霄 , 张明理 , 王占营 , 王文德 , 邬桐 , 赵琳 , 程孟增 , 商文颖 , 候依昕 , 吉星 , 张娜 , 刘广朔 , 赵竞智 , 蒋海玮 , 胡旌伟 , 刘禹彤 , 刘凯 , 徐熙林 , 王宗元 , 李金起 , 杨方圆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省域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的分解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温室气体排放领域清单,确定M个目标领域;基于M个目标领域对应的第一权重,将省域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分解至各目标领域,得到各目标领域对应的领域碳排放目标量;基于各目标领域的N个指标项对应的N个第二权重,将领域碳排放目标量分解至各指标项,得到各指标项对应的指标碳排放目标量;基于各指标项的P个待分解区域对应的P个第三权重,将指标碳排放目标量分解至各待分解区域,得到各待分解区域对应的区域碳排放目标量;累加各待分解区域在所有目标领域的所有指标项对应的区域碳排放目标量,得到各待分解区域对应的区域总碳排放目标量。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