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44895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810154461.2
申请日:2018-02-22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四川大学
IPC: G01R2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涉及信号检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基于预设的差值信号计算规则及获取到的待检测信号,获得待检测信号的差值信号后,基于预设的自适应阈值计算规则及差值信号,获得差值信号的自适应阈值;再对比自适应阈值及差值信号,根据对比结果判断待检测信号中是否存在扰动信号;若判断得出待检测信号中存在扰动信号,对差值信号进行滑动窗奇异值分解,获得差值信号的第一滑动窗奇异信号;然后对第一滑动窗奇异信号进行扰动信息提取,输出扰动信号的定位结果。通过自适应阈值进行扰动检测,结合滑动窗奇异值分解对检测到的扰动进行定位的方式,实现待检测信号中的扰动检测,精确度高,抗噪性强,更灵敏,更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08344895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154461.2
申请日:2018-02-22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四川大学
IPC: G01R2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涉及信号检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基于预设的差值信号计算规则及获取到的待检测信号,获得待检测信号的差值信号后,基于预设的自适应阈值计算规则及差值信号,获得差值信号的自适应阈值;再对比自适应阈值及差值信号,根据对比结果判断待检测信号中是否存在扰动信号;若判断得出待检测信号中存在扰动信号,对差值信号进行滑动窗奇异值分解,获得差值信号的第一滑动窗奇异信号;然后对第一滑动窗奇异信号进行扰动信息提取,输出扰动信号的定位结果。通过自适应阈值进行扰动检测,结合滑动窗奇异值分解对检测到的扰动进行定位的方式,实现待检测信号中的扰动检测,精确度高,抗噪性强,更灵敏,更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09142976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053531.1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四川大学
IPC: G01R3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83 , G01R31/08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属于电力领域。该方法包括:对待处理电缆的电流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初级特征;根据预设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对所述初级特征进行识别,得到有效特征;对所述有效特征进行分类识别,得到用于表征所述待处理电缆是否故障的分类结果,从而通过提取出初级特征后,再对初级特征进行提取,以提取出有效特征,进而对待处理电缆的电流信号进行分类识别,进而有效提高对电缆发生早期故障的识别准确率,以进行准确的检测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969595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52032.7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场对电网频率调节需求的适应性评估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根据各台风电机组的运行参数计算其短路比,以评估在无扰动的情况下各台风电机组是否能满足系统的稳态运行需求;分别对采用桨距角减载控制和采用超速减载控制的风电机组的风力机功率响应函数和调频参数进行等值聚合;根据等值聚合的结果建立计及风电场调频响应的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并利用所述系统频率响应模型评估发生扰动时的系统频率稳定性;根据发生扰动时所述系统频率响应模型输出的风电机组调频功率曲线,评估各台风电机组是否存在短路比过低而发生震荡的情况。本发明能够更全面精准地刻画出风电场的频率适应性,为支撑风电场的规划和调频参数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963648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85928.2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上海宁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辽宁东科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基于多端口能量路由器的充换电站能量管理系统及方法,本发明根据光伏实际发电功率、预约充换电的电动汽车是否准时到达、充换电站中所有动力电池状态等信息,选择实时能量管理模式,结合滚动能量管理策略制定实时能量管理策略,集成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大数据技术和车联网技术,在不同时间尺度对充换电站能量进行智能调度和优化配置,提高了充换电设施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同时,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电网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51885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05344.2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扰动等级的风电机组主动频率支撑控制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S1、构建计及跟网型风电机组调频响应的系统频率响应模型;S2、结合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通过所述系统频率响应模型确定不同程度频率扰动等级的识别阈值;S3、基于各所述识别阈值,根据系统发生功率扰动时的最大频率变化率判断系统在当前扰动下的扰动程度等级;S4、根据系统当前的扰动程度等级和风电机组的运行状态选择对应的控制策略参与系统调频,以使风电机组主动支撑系统频率。本发明通过综合考虑系统扰动程度和风电机组运行状态,充分调用风电机组的备用功率和转子动能,有效提升了风电机组主动频率支撑能力且工程上易于实现,保障了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62241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111487098.4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三峡大学
Inventor: 李胜辉 , 赵清松 , 郝建成 , 马辉 , 孙峰 , 杨安全 , 戈阳阳 , 张强 , 董鹤楠 , 张冠锋 , 谢赐戬 , 程绪可 , 张潇桐 , 谢冰 , 王超 , 袁鹏 , 李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新能源最大消纳及发电成本最优的混合调度方法,本发明首先构建新能源消纳最大以及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成本最小的目标函数、能量平衡约束条件、系统供能设备约束条件、储能装置约束条件以及旋转备用约束条件;然后将上述约束条件作为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和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约束条件,通过融合非支配排序的遗传算法和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上述多目标函数求最优解;最后在迭代过程中,根据拥挤距离对种群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将整个种群分为两部分,其中最好的一半种群通过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优化,另一半种群由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使它们围绕最佳解决方案收敛。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能有效促进新能源的消纳以及减少系统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906964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110194906.1
申请日:2021-02-2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程学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30/20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布式发电与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虑聚合效应的分布式储能组合方法。包括获取各分部储能的运行参数;建立分布式储能的聚合评估指标;建立基于禁忌搜索的分布式储能聚合模型;确定所获优选表中的最优聚合储能组合的聚合潜力熵,根据潜力熵的大小确定聚合储能组合的出力顺序;根据最优聚合储能组合的出力顺序计算聚合储能的输出外特性;根据最优聚合储能组合的外特性将储能聚合成等效集中模型供调度中心进行功率分配和调度。本发明能够实现满足电网应用需求的分布式储能的外特性,为接入电网的统一分布式储能聚合模型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886645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10106229.3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氢能超高比例的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行模拟方法,首先建立含氢能的新能源电力系统结构,构建多时间尺度模拟框架,以周为时间分辨率采用分段近似持续负荷曲线对负荷建模;然后逐周、逐负荷段对新能源出力数据进行概率建模,根据清洁能源的出力特性,以周为时间单位确定全年的发电机组检修计划。为解决多时间尺度下电力系统新能源出力与负荷电量不匹配,提出跨季储能策略。其次,以上述检修、电量分配计划为边界,反复使用短期模拟模型,进行逐天的生产模拟。对火电机组燃料成本、新能源机组运行成本、氢能系统在制氢、储氢、用氢中的运行成本进行建模。模型以系统运行的综合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根据上述提出的运行模拟模型基于遗传算法求解。
-
公开(公告)号:CN107634355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710836041.8
申请日:2017-09-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配电网装置断线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包括顶紧腔(01)以及设置在顶紧腔(01)两侧的卡线装置;其实现即插即连,连接件的使用使得断线的连接或临时接线更加的方便快捷,只需将电线进行掐头之后伸进连接件内紧固即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