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5477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995786.4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韩子娇 , 戈阳阳 , 董鹤楠 , 葛延峰 , 马少华 , 王优胤 , 张家源 , 唱一鸣 , 董雁楠 , 芦思晨 , 杜波 , 张稼楠 , 李家珏 , 李胜辉 , 高磊 , 张钊 , 张潇桐 , 白雪 , 李明珠 , 王京阳 , 姚鑫 , 高馥琳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变流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储联合供电制氢系统、装置及方法,适用于光储系统变流控制方法。本发明根据质子交换膜水电解系统自身特性构建其满足直流系统工作条件的电压模型;超级电容基于光伏系统昼夜特性使得整个系统不间断供电,并研究基于恒压控制方法以稳定直流系统电压,同时根据光伏系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出力变化的工作特性,研究基于变步长扰动观察法的控制方法使之工作在最大功率点处;最后,基于变步长扰动观察法的光伏系统与稳定直流电压的超级电容系统耦合为质子交换膜水电解系统持续供电,减少水电解系统启停,延长其使用寿命,并实现系统稳定制氢,使制氢纯度得到显著的提高,具有较好的实际工程应用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535135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765496.4
申请日:2019-08-19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电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微源与负载协同支撑的多能互补微电网多主从控制结构及方法。本发明包括光伏系统、超级电容、风力发电机、蓄电池和燃气轮机、充电桩和热负荷组成的微源与负载协同支撑的多能互补微电网主从结构,除所有微源均配备控制器外,每个冷、热负荷也均配备控制器,当求大于供极限时,热网将热能量转换回电能量,与微源共同通过微电网母线为负荷提供能量,充电桩通过双向AC-DC将电能从微网的交流母线与电动车蓄电池间双向传递,充分利用闲置能源,减轻微源输出功率压力;采用虚拟下垂控制策略,使微电网电压和频率始终稳定在同一数值。本发明提高了多能互补微电网的稳定性、适应性,改善了系统的电能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34096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21248.8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沈阳工业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可再生能源规模利用技术及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深调模式下SG与VSG类机电振荡机理分析方法。包括:构建考虑同步机组深调动态特性的VSG‑SG系统结构图;利用相量测量单元PMU提取VSG‑SG系统结构中的序列,建立VSG‑SG系统模态映射模型;基于动态模态分解DMD计算VSG‑SG系统模态映射模型观测函数,求得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利用特征值与特征向量挖掘“虚拟‑物理”功角动态交互规律,揭示深调模式下VSG‑SG类低机电振荡机理。本发明基于koopman算子的虚拟‑物理双惯量系统高维模态映射模型,探讨高维非线性系统下类机电振荡机理,能自适应地捕捉系统的非线性特征,简化系统建模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6154865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628632.3
申请日:2022-12-18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韩子娇 , 董鹤楠 , 戈阳阳 , 李峰 , 李家珏 , 李胜辉 , 王优胤 , 那广宇 , 王亮 , 李平 , 程绪可 , 张潇桐 , 白雪 , 孙俊杰 , 胡姝博 , 谢冰 , 孙广宇 , 李宠 , 董雁楠 , 李雯雯 , 姚鑫 , 白金彤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氢耦合系统容量配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电制氢混合储能系统容量配置优化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风‑氢混合储能系统的结构,对系统进行数学建模;逐时采集风电‑电负荷数据,利用DBSCAN算法,剔除数据中的噪声数据;对DBSCAN算法处理后的数据利用最优分割法进行分割聚类:分析储能单元容量对系统的影响;储能容量配置的决策变量是各储能单元的容量;改变日均氢气负荷重新对系统储能进行容量配置,根据结果分析日均氢气负荷的变化对系统储能容量配置的影响。本发明提高了风能利用率,并且减少了系统的碳排放,合理有效地提升了优化配置计算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84406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448233.2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凯 , 韩子娇 , 葛延峰 , 董鹤楠 , 李家珏 , 李胜辉 , 戈阳阳 , 李宠 , 那广宇 , 王亮 , 李峰 , 程绪可 , 李平 , 张冠锋 , 王优胤 , 屈超 , 郑志勤 , 白雪 , 张潇桐 , 董雁楠 , 马少华 , 姚鑫 , 高馥琳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混合储能系统功率分配与协调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风电制氢混合储能系统功率分配策略。本发明包括:建立共直流母线的风电制氢混合储能系统,确定各个模块的容量;调制网侧变流器的触发信号控制各个桥臂的开关顺序;对碱性电解槽制氢的工作特性分析得到最优的制氢功率区间;根据电解制氢机理对制氢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将具有基于能量守恒定义与碱性电解槽的功率约束、储氢罐的功率约束以及锂电池的荷电状态约束,制定功率分配策略;将功率分配策略的决策结构作为控制系统的给定值,储能侧采用功率外环,电流内环的控制策略。本发明在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同时能够提高制氢效率、降低制氢能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2182945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75678.7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董鹤楠 , 吴静 , 丁惜灜 , 韩子娇 , 程琨 , 朱钰 , 郝建成 , 孙峰 , 李胜辉 , 金妍 , 程绪可 , 李平 , 唱一鸣 , 张冠锋 , 屈超 , 李明珠 , 白雪 , 金英 , 张钊 , 张稼楠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电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各种微电网结构验证的试验微电网构建与控制方法。本发明试验型微电网包括双母线结构和分段控制结构,本发明可以对各种各样的微电网结构进行仿真与验证,包括对10kv的电压线路采用双母线结构、分段控制组成试验型微电网,克服了传统的10kv电压线路只能单母线结构的单一性和局限型的问题。可以针对不同的示范工程项目调整试验型微电网的结构从而进行仿真验证,并且用以经济性指标为底层、电能质量指标为上层的两层运行优化方法,找出最佳运行方案,使试验型微电网一直运行于最佳工作状态,使系统运行更加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0175749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351354.3
申请日:2019-04-28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沈阳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变压器状态评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PMU数据的变压器运行状态评估方法,通过电力系统PMU数据得到的电气量计算能够反映变压器运行状态的四种指标,通过模糊综合评判评估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包括从电力变压器上布置的PMU节点获取电气量数据,对获取的数据预处理;基于电气量数据,通过计算、辨识、参数组合得到状态指标;按照状态指标与物理性能的关系建立变压器运行状态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变压器的综合运行状态评估;综合等级的确定;按照综合评判得到的变压器运行状态,分别给出检修策略。本发明具有很高的工程应用价值,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电力系统中,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10908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320655.7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性的分析与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NLP系统的电力系统稳定器参数优化方法。本发明包括:将电力系统稳定器PSS接入电力系统,设置不同的运行方式,构建电力系统的动态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得到电力系统的状态方程;计算电力系统的状态方程的状态矩阵的特征值,计算系统阻尼比,构造基于系统特征值和阻尼比的目标函数,以PSS的控制参数为约束条件利用目标函数构建优化问题;调整策略的NLP系统对优化问题进行优化,得到最优PSS控制参数值。本发明在不同运行工况下能够找到最优参数,提高系统抑制低频振荡能力,改善电力系统整体阻尼特性和动态稳定性,增强电力系统在多种运行方式下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0474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84746.5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 , 清华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Q10/0631 , G06Q30/0201 , G06F30/20 , G06N3/006 , G06F17/18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园区源荷储协同优化调度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方法包括:采集园区中新能源机组出力、燃气轮机出力、园区网络负荷及储能装置参数作为园区系统初始数据;建立以园区综合运行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的园区源荷储协同优化调度模型;计及各机组的出力特性、园区负荷需求及储能装置的调峰填谷作用,构建所述调度模型的约束条件;基于所述约束条件及制定的调度策略,对所述调度模型进行求解,得优化后的源荷储调度计划。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新能源充分消纳及园区与外电网交互的问题,同时充分发挥储能装置的调峰填谷作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可再生能源充分消纳,降低碳排放水平,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93284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0765477.1
申请日:2019-08-19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赤峰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董鹤楠 , 陈晓东 , 蓝天翔 , 孟令卓超 , 王海东 , 刘一涛 , 刘爱民 , 韩子娇 , 金妍 , 吴静 , 李正文 , 李学斌 , 丁惜瀛 , 王刚 , 魏同斐 , 白雪 , 张佳斌 , 董雁楠 , 李平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领域、分布式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容量储能配比的提升光伏虚拟同步机系统稳定性的控制装置及方法,主要涉及光伏动态特性检测、光伏虚拟同步机设计。它包括:光伏发电系统、小容量储能装置、逆变装置和带直流端附加控制的虚拟同步机装置;光伏发电系统电源输出端分别连接小容量储能装置和逆变装置逆变端,再经过LC滤波电路、线路阻抗连接电网。本发明能够避免直流电压骤降造成逆变器工作失败的现象,解决逆变器组网或并网运行中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受线路阻抗的问题,解决无法预测和控制的的负载或外部环境的变化问题,避免光伏电源的电压剧减,无法返回到稳定的工作区域,导致逆变器逆变失败从而脱网的情况发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