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8336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249802.4
申请日:2025-03-04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朱超 , 辛亚飞 , 张拓 , 董乐 , 赵晶轩 , 王沣浩 , 蔡皖龙 , 夏晴 , 屈逸飞 , 曹敏 , 王金锋 , 郁翔 , 吴鹏举 , 贾蓉蓉 , 李华 , 权琛 , 师鹏 , 李峰 , 李壮 , 陈紫钰 , 王妍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多能互补技术领域,涉及太阳能‑地热能多能互补的储热水箱供热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生活热水‑储热两用水箱、太阳能板、中深层地埋管换热器、地源热泵、用户侧用水;生活热水‑储热两用水箱用于作为跨季节储热的中间部件进行储存热量的同时还用于为用户提供生活热水;生活热水‑储热两用水箱分别水路循环连通太阳能板、中深层地埋管换热器、地源热泵,生活热水‑储热两用水箱还连通至用户侧用水;本发明多能互补供热系统综合了太阳能和地热能的优势,既克服了太阳能的季节不平衡性,又融合了地热能的安全稳定性,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降低了运行成本,无任何污染和排放,且占地面积小,节省了成本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1770954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027547.4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董乐 , 朱超 , 辛亚飞 , 李壮 , 鞠学良 , 吕平海 , 张靠社 , 张刚 , 吴子豪 , 师鹏 , 张拓 , 白欢 , 赵晶轩 , 张小平 , 李华 , 刘娇健 , 王辰曦
IPC: G06Q10/04 , G06Q10/063 ,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碳排放量预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火电厂碳排放量预测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生命周期法,对火电厂进行碳排放核算,获得碳排放核算数据并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模型进行分析,获得影响碳排放的特征因素;基于获得的影响碳排放的特征因素,构建获得可拓展的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基于构建的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分析预测获得不同情景下的碳排放量。本发明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传统碳排放核算忽略将抽象的碳排放纳入计量的问题以及碳排放核算边界模糊发电信息不完善的问题,能够提高火电厂碳排放量预测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10723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055481.1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董乐 , 辛亚飞 , 朱超 , 丁涛 , 杜思君 , 李明乐 , 吕平海 , 鞠学良 , 朱丹玥 , 熊尉辰 , 李壮 , 郭安祥 , 师鹏 , 李华 , 赵晶轩 , 吴子豪 , 白欢 , 赵嘉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F18/2411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火电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碳排放量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碳排放量预测方法包括:获取火电生产企业碳排放量历史时间序列数据;基于获取的所述火电生产企业碳排放量历史时间序列数据,利用预先训练好的碳排放量预测模型进行碳排放量预测,获得火电生产企业碳排放量预测时间序列数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依据基于机器学习的火电生产企业的碳排放量预测模型,可自动处理待预测的火电生产企业碳排放量历史时间序列数据,实现多时间尺度下的火电生产企业碳排放量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123742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159432.6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热能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所述冷热电联供系统包括:中深层地热提取循环系统、地热发电系统、高温供热系统、热制冷机组、电制冷机组、PV发电系统、PTST发电系统、集热系统和储热系统。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一种集光伏、地热能、太阳能一体的CCHP系统,提高了系统综合能源的多样性和协调性,能够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本发明提供的新型运行控制方法中,将系统中经济指标及能耗指标达到最优化为控制目标,能够提高综合能源的协调与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90406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50344.1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类型虚拟电厂参与市场调节容量优化分配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构建电源型、负荷型、储能型虚拟电厂参与市场的运行特性模型,然后结合风险价值评估CvaR模型,以虚拟电厂参与主辅市场进行容量分配时抽蓄电收益最大与风险最小为目标,建立精细化的虚拟电厂容量分配模型,并设置约束条件进行建模,最后将虚拟电厂结合电能量市场需求、调峰市场需求、调频市场需求进行联合优化,通过虚拟电厂容量分配模型不断检测优化。本发明一方面跟随风光出力保证了发电计划的执行,另一方面也根据现行电力市场的不同机制,设计多元市场下合理的容量分配机制,提供调峰、调频和备用等服务,完善虚拟电厂在电力市场中的优化配置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1770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41688.6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朱超 , 辛亚飞 , 董乐 , 陈紫钰 , 张拓 , 权琛 , 曹敏 , 王金锋 , 贾蓉蓉 , 李华 , 师鹏 , 李峰 , 李壮 , 熊尉辰 , 王妍心 , 程子月 , 赵晶轩 , 李旭东 , 吴鹏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于复合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深层地热‑光伏光热耦合跨季节复合储能系统及方法;包括相连的储能系统以及循环系统;所述储能系统包括光伏光热板以及中深层地源,其中光伏光热板与中深层地源之间通过光伏换热管道相连。本发明中的光伏光热板能将未被利用的热能通过光伏换热管道输送至中深层地源中,利用岩土层可承载间歇热量输入的特性来缓解光伏光热板的发热问题,并且导入中深层地源的热能可以缓解岩土体长期取热导致的热衰减、提高中深层地热能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7420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789710.2
申请日:2023-12-23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Q30/0202 , G06Q30/0201 , G06Q50/06 , G06F18/2411 , G06F18/27 , G06N3/006
Abstract: 电力企业滥用市场力的评价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取容量为n的训练样本集{(xi,yi),i=1,2,…,n}由两个类别构成,若xi属于第一类,则yi=1;若xi属于第二类,则yi=‑1;S2、将所述训练样本集输入支持向量机模型,通过最优分类函数:#imgabs0#对企业是否滥用市场力的结果进行输出,式中,xi(i=1,2,…,n)表示所述训练样本集中用于评价市场力的评价指标,ai为拉格朗日乘值,b为偏置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20007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934450.2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光伏光热、地热及储热的供能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所述供能装置包括:平板型光伏热水集热模块;储电装置;第一储水箱;高温热泵机组,高温热泵机组的蒸发侧与第一储水箱相连通;高温储热装置,高温储热装置的一次侧与高温热泵机组的冷凝侧相连通;第二储水箱;中深层地热能取热装置和低温热泵机组,中深层地热能取热装置与低温热泵机组的蒸发侧相连通;中深层地热能取热装置还与第一储水箱相连通;低温储热装置,低温储热装置的一次侧与低温热泵机组的冷凝侧相连通。本发明将可再生的中深层地热能供热、太阳能光伏光热和相变储热相互耦合,为解决能源消纳问题以及提高建筑供热系统能效提供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787549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28892.X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董乐 , 朱超 , 辛亚飞 , 李壮 , 鞠学良 , 吕平海 , 张靠社 , 张刚 , 吴子豪 , 师鹏 , 张拓 , 白欢 , 赵晶轩 , 张小平 , 李华 , 刘娇健 , 王辰曦
IPC: G06Q10/04 , G06Q10/063 ,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火电厂碳排放量预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LEAP模型的火电厂碳减排潜力分析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排放因子法,核算获得选定火电厂的未来某个选定时间段的碳排放量;在设置的三种不同情景下,基于获取的碳排放量以及构建的火电厂LEAP模型,通过NSGA‑Ⅱ算法寻找最优的LEAP模型输入参数,使得拟合最优度R2最大化,获得三种不同情景下使拟合优度R2最大的碳排放量并进行对比,获得火电厂碳减排潜力分析结果。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提高碳减排潜力分析的精确度与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09196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155615.0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电主体碳排放效率指标评分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发电主体的历史发电量、发电功率、标准煤耗量和碳排放量数据;采用碳排放效率指标评分计算模型计算不同发电主体的碳排放效率指标,获得各发电主体的碳排放效率指标评分;其中,所述碳排放效率指标评分计算模型包括火电机组碳排放效率指标评分计算模型和火电厂碳排放效率指标评分计算模型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各发电主体的碳排放效率指标评分分别用于评判各发电主体的碳排放效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客观获取指标评分,可客观评判发电主体的碳排放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