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5117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0959181.4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制氢电解槽装机需求预测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确定待测电网的目标年份的新能源装机规划,并根据装机规划确定不同新能源出力组成场景下的新能源场站目标年份的出力曲线;根据预先构建的电力电量平衡分析数据模型以及出力曲线对待测电网进行电力电量分析,确定待测电网的调峰需求以及新能源消纳需求;根据预先构建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仿真分析数据模型进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确定待测电网的新能源接纳极限出力以及稳定约束下新能源出力调整量累计值;根据电网调峰需求、新能源消纳需求以及新能源出力调整量累计值,确定待测电网多重约束下的新能源制氢电解槽装机需求预测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243737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111520112.6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IPC: H02J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产运营模拟的抽水蓄能电站容量效益计算方法,属于电气工程技术领域。所述抽水蓄能电站容量效益计算方法采用机组简化等效的方式,将区域电力系统中不同类型的全部发电机组进行等效;在机组等效后,建立不同类型机组和抽水蓄能电站共同接入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以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以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为基础,分别在有无抽水蓄能电站参与的情况下,对火电机组的出力和装机容量进行求解,最终以抽水蓄能电站参与电力系统前后火电机组的装机容量变化体现抽水蓄能电站的容量效益。本发明为数据驱动方法,不需要详细的物理参数,且将发电机组进行了简化处理,节约了计算资源,提高了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7408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57888.4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李立新 , 田旭 , 范瑞铭 , 张鑫 , 刘飞 , 李媛媛 , 王渊龄 , 谢岩 , 刘联涛 , 罗红梅 , 李红霞 , 高雯曼 , 王世斌 , 陈湘 , 张祥成 , 霍启迪 , 杨海林 , 王子琪 , 张桂红 , 李积泰 , 白左霞 , 赵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分布式调相机的配置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将所述嵌入数据嵌入至BPA仿真数据,生成目标数据;获取稳定特性仿真结果,基于所述稳定仿真结果,确定导致新能源脱网的限制故障;确定所述限制故障的影响范围,基于所述影响范围,生成分布式调相机的初步配置方案;确定所述初步配置方案的配置效果,基于所述配置效果及送端多直流的交互影响,对所述初步配置方案进行调整,以生成所述分布式调相机的配置方案,以所述配置方案,对高比例新能源特高压直流外送系统的分布式调相机进行配置。本发明方法具有较好的实际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458464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15256.4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Inventor: 陈昀 , 刘继雷 , 张桂红 , 赵嵬 , 刘世篷 , 刘蓓 , 吴芳芳 , 陶昕 , 李红霞 , 杨海林 , 张祥成 , 田旭 , 刘飞 , 车琰瑛 , 王世斌 , 李雪男 , 王基 , 李博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光伏发电量预测装置和方法,涉及推算技术领域。装置包括历史数据存储模块、数据提取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预测模型模块、计算模块和气象预报模块;数据提取模块提取历史气象数据和历史发电量数据;数据处理模块将历史气象数据和历史发电量数据分别处理为气象特征数据和发电量特征数据;预测模型模块根据气象特征数据和发电量特征数据构建发电量预测模型,并将发电量预测模型发送给计算模块;计算模块接收气象预报模块发送的实时气象数据,并根据实时气象数据,利用发电量预测模型计算出发电量的预测结果;从而可以较为准确的预测新能源光伏系统的发电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040078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03345.X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李晖 , 王世斌 , 索之闻 , 王智冬 , 王菲 , 蒋维勇 , 田旭 , 张桂红 , 刘飞 , 张祥成 , 李积泰 , 刘联涛 , 彭飞 , 赵雪 , 张君 , 车琰瑛 , 梁国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离型送出直流变压器预充电电路及其预充电控制方法,其包括:由限流电阻和隔离开关串联构成的充电单元;每个晶闸管阀组都包括多个串联的晶闸管,且每个晶闸管的两端都并联有一个充电单元;多个充电单元形成分布式预充电电路。不控充电阶段,在中压直流侧三相桥臂中,子模块桥臂控制隔离型送出直流变压器不工作,由分布式预充电电路为子模块桥臂中的电容进行不控充电;当不控充电满足预设的第一结束条件,进入可控充电阶段,当所有子模块桥臂中的电容均充至预设的第二结束条件,则充电结束,隔离型送出直流变压器进入正常运行。本发明实现了隔离型送出直流变压器的安全可靠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11725816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010572743.1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直流换相失败故障下弱送端系统FC‑TCR型SVC无功反调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电压电流测量模块、信号滤波计算模块、通讯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微处理器控制模块、晶闸管触发模块、开合控制模块和一二次系统隔离模块。通过获取FC‑TCR型SVC并网母线电压数据,将换相失败故障期间及故障结束后送端交流系统母线电压状态分为:电压下降阶段:当检测到FC‑TCR型SVC接入点电压低于某一值时,满足控制启动的初步条件,FC‑TCR型SVC控制方法保持不变;电压恢复阶段:当检测到FC‑TCR型SVC接入点电压恢复至某一数值以上且电压有效值变化率为正时,断开固定电容器;电(56)对比文件Lokhande, S et., al..Introduction toFC-TBSR Based SVC for Voltage Regulationand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2016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WERELECTRONICS, DRIVES AND ENERGY SYSTEMS(PEDES).2017,全文.陈青.高压直流输电弱受端系统SVC控制策略的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2009,全文.李志;韩颖;李岩松;马建军;刘君.1换相失败下直流送端SVC无功反调机理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 电测与仪表.2020,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727739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85419.4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直流母线直挂储能装置的柔直输电系统受端故障穿越方法,将储能型MMC‑HVDC系统的储能控制模块分为MMC控制层、能量控制层和储能电池层;MMC控制层中将准比例‑谐振控制器与PI控制器级联构建复合PI控制器,对交流电网电压及电流进行控制,实现无静差跟踪和抑制谐波;当故障时储能电池层控制储能单元吸收功率盈余,能量控制层只输送三相平衡的有功功率,在换流器内部通过桥臂子模块电压和电流变化消纳不平衡的有功功率,实现抑制故障向直流线路传递保证直流电压保持相对稳定;当储能充电状态不满足约束条件时,储能电池控制层进行负荷切除控制;等待恢复稳定状态实现故障穿越。
-
公开(公告)号:CN11630573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551644.0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罗红梅 , 张君 , 张鑫 , 田旭 , 李媛媛 , 刘飞 , 陈得治 , 张祥成 , 陈萌 , 李红霞 , 裴立杰 , 刘联涛 , 张恺 , 李积泰 , 王琦 , 许德操 , 王世斌 , 范瑞铭 , 省天骄
IPC: G06F30/20 , H02J3/00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网频率稳定限制的最大功率缺额预估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S1:获取电力系统运行典型方式数据;S2:仿真计算频率失稳临界故障形式;S3:确定故障后频率最低点时对应的时间tf0;S4:计算时间tf0的机组最大超发功率比例平均值kG;S5:建立机组最大超发功率比例平均值kG数据库;S6:建立平均系统频率ASF模型;S7:获取电力系统运行中的负荷PL,确定对应的机组最大超发功率比例平均值kG;S8:获取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发电机出力、负荷频率因子kL0;S9:基于平均系统频率ASF模型仿真计算严重故障,确定系统频率安全的约束条件;S10:计算频率下降的负荷变化平均值,修正负荷频率因子kL0,获取修正负荷频率因子kL;S11:基于约束条件、修正负荷频率因子kL获取电力系统最大功率缺额ΔPSmax。
-
公开(公告)号:CN11626670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1530350.5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刘飞 , 张桂红 , 张祥成 , 王世斌 , 刘庆彪 , 刘联涛 , 李积泰 , 白左霞 , 张君 , 车琰瑛 , 彭飞 , 范瑞铭 , 刘安誉 , 魏吟娬 , 王京菊 , 白雪峰 , 李彬
IPC: H02J3/00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8/23 , G06F18/2411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需求响应短期负荷预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工业负荷需求响应调节潜力的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预测方法过程的预测方法,用于支撑电网开展工业可再生能源消纳。负荷预测对于平衡电力供需以及新能源消纳至关重要。目前大多数基于机器学习的负荷预测都属于单向LSTM网络,预测准确率以及精度都有所局限,因此,本专利通过双向LSTM网络来改进负荷预测方法。面向工业负荷预测场景考虑工业用电设备及生产工艺流程,基于历史用电数据预测不同工业生产典型工厂可调节潜力。在考虑区域新能源消纳的前提下提高方法的普适性以及预测准确率,实现可调节负荷资源的价值挖掘。
-
公开(公告)号:CN11103016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1911157163.X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田旭 , 吉平 , 刘飞 , 张祥成 , 张鑫 , 张海宁 , 李媛媛 , 张君 , 宋云亭 , 王世斌 , 郑超 , 温生毅 , 唐晓骏 , 马雪 , 霍启迪 , 白左霞 , 申旭辉 , 陈湘 , 李立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热确定电网开机方式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的模拟与计算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确定所述电网典型运行方式的常规机组开机方式、新能源机组的开机方式、直流工程外送功率值和交流断面送电功率;根据电网信息数据获取光热电站对直流影响程度排序集合和光热电站对新能源影响程度排序集合;获取电网仿真计算数据;仿真电网交流及直流故障;确定电网开机方式。本发明在电网运行及规划阶段,可以根据已投产或规划的光热机组装机规模,确定可稳定运行的直流功率以及新能源出力规模,有利于实现新能源合理、有序、可持续的开发利用,提升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实现资源综合优化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