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8302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948571.7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榴石型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石榴石型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是由元素锂、元素A、元素镧、元素B、元素锆、元素C和元素氧组成的化学通式为Li7‑xAxLa3‑yByZr2‑zCzO12的电解质材料,通过选择不同的离子半径较小的C掺杂产生更多的锂离子空位,以达到形成稳定立方相结构的目的;通过选择不同的离子半径较大的A、B掺杂拓宽锂离子传输通道,以达到提高石榴石型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的目的,石榴石型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能够应用于电池中形成涂层隔膜、涂层电极片或复合电极片,涂层隔膜、涂层电极片、复合电极片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循环性能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4002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94166.5
申请日:2024-02-21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NASICON型固态电解质、复合固态电解质陶瓷、其制备方法和全固态电池,涉及全固态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双金属MOFs材料掺杂固态电解质的方法,制备继承双金属MOFs材料形貌的NASICON型固态电解质。同时开发高性能MOFs材料复合NASICON型固态电解质陶瓷,有望解决现有材料面临的挑战,并推动固态电池技术的进步,从而实现更高能量密度、更安全和更持久的能源存储和转换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680402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536550.4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7F7/08 , H01M10/056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解液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三甲基硅烷)亚硫酸酯的合成方法及其在宽温电解液中的应用,将三甲基硅醇盐与氯化亚砜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得到双(三甲基硅烷)亚硫酸酯。该反应具有具有速度快,反应较为完全,产率较高等特点。双(三甲基硅烷)亚硫酸酯可作为电解液添加剂制备宽温电池,能够显著改善电池的高温存储和高温循环性能,以及低温放电容量,而且不会引入无效的甲基或硼等基团,对电解液的电导率等性能损害更小,同等添加量下,效果更优,因此实用性更强。
-
公开(公告)号:CN11644882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503990.X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涂层电子导电性的测量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两探针极片整体电阻直接测量法测量N个表面含涂层的极片的电阻值,各个极片上所述涂层由同种电极浆料制得,其压实密度相同但厚度不同,各个极片上所述涂层的厚度均为30μm以上,在0.1s‑1的剪切速率下所述电极浆料的剪切粘度每小时降低量不超过0.1%;将测得的各个极片的电阻值及其厚度进行线性拟合,由得到的线性函数的斜率表征该涂层的电子导电性。该方法能够评价不同配方的涂层电导率差异,对预测电池性能,在活性物质粉体材料的开发与评估、电极配方的开发与优化、生产过程监控、失效分析等各个方面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675223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970907.X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1B32/198 , H01M4/36 , H01M4/62 , H01M4/587 , B82Y30/00 , H01M10/0525 , B22F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电极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孔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低温电池,使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和氧化石墨烯为前驱体,通过对前驱体进行煅烧后对其进行多次洗涤离心分离,获得高比表面积多孔复合负极材料,高比表面积可以为电极材料提供更多的储锂位点和电化学反应场所,从而使电极材料充放电容量得以明显改善;金属与氧化石墨烯的掺杂可以提高材料的导电性,改善电极材料极化问题;氧化石墨烯作为载体使得材料分散更为均匀,改善材料在电化学反应中出现的机械应力问题。对于低温电池负极来说,本发明的多孔复合负极材料使碳材料均匀分散在氧化石墨烯之中,对于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709630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972742.X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元复合纳米硅‑碳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固态电池,使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和纳米硅为前驱体,通过对前驱体进行煅烧后对其进行多次洗涤离心分离,获得三元复合纳米硅‑碳基负极材料。三元复合纳米硅‑碳基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可以为电极材料提供更多的储锂位点和电化学反应场所,从而使其充放电容量得以明显改善;多金属掺杂可利用金属间协同作用改善材料导电性,从而提高材料电化学性能;均一的孔道可以为电子和离子提供更多的通道,显著提高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碳材料的基体骨架可以有效缓解硅膨胀产生的应力,从而改善材料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74214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06070.0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10/0583 , H01M10/058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芯及其制作方法、电池,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该电芯包括电芯本体,电芯本体包括在电芯本体宽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面,电芯还包括设置在电芯本体的至少一个第一侧面上的胶黏层。其中,电芯本体包括交替层叠的多个正极极片和多个负极极片,相邻的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通过隔膜隔开。每个隔膜的边缘或尾端延伸至第一侧面,并通过胶黏层与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中的至少一者贴合。本发明利用胶黏层将隔膜的侧面与相邻的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中的至少一者的侧面相贴合,实现隔膜的固定以及极片的固定,无需延长隔膜尾端的长度进行贴合,也无需使用额外的胶带固定,从而使电池表面平整、应力均一。
-
公开(公告)号:CN11667522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970907.X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1B32/198 , H01M4/36 , H01M4/62 , H01M4/587 , B82Y30/00 , H01M10/0525 , B22F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电极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孔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低温电池,使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和氧化石墨烯为前驱体,通过对前驱体进行煅烧后对其进行多次洗涤离心分离,获得高比表面积多孔复合负极材料,高比表面积可以为电极材料提供更多的储锂位点和电化学反应场所,从而使电极材料充放电容量得以明显改善;金属与氧化石墨烯的掺杂可以提高材料的导电性,改善电极材料极化问题;氧化石墨烯作为载体使得材料分散更为均匀,改善材料在电化学反应中出现的机械应力问题。对于低温电池负极来说,本发明的多孔复合负极材料使碳材料均匀分散在氧化石墨烯之中,对于改善电极材料的离子电导率极为有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