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4394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90837.5
申请日:2025-02-20
Applicant: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 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4/58 , H01M4/136 , H01M10/054 , C01B25/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钒锰钠正极材料,为Mn/V无序混排结构的磷酸钒锰钠正极材料,其化学式为Na4MnV(PO4)3。其表面具有多个孔道结构。本发明制备的磷酸钒锰钠正极材料组装的钠离子电池展现出了优异的性能。在0.1C倍率下,首圈放电比容量可达93.3mAh g‑1,在0.5C倍率下循环100圈后,其放电比容量为72.80mAh g‑1,容量保持率为82.06%。在10C的高倍率下,放电比容量仍可达53.70mAh g‑1。该正极材料表现出较高的比容量,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365017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1516232.3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5 , H01M10/0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固态电解质复合材料及锂电池。所述固态电解质复合材料包括含锂固态电解质材料、稳定剂和活性添加剂;所述含锂固态电解质材料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卤化物电解质材料、NASICON相氧化物电解质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所述稳定剂为高分子聚合物;所述活性添加剂为非金属卤化物。本发明固态电解质复合材料应用到锂离子电池中,会在电极材料表面形成一层低电子导并且具有高离子传导率的、稳定性极高的保护膜,从而对负极材料进行保护,达到提高锂金属电池的充放电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05357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516347.2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8 , H01M10/05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金属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固态电解质复合材料及其应用与锂电池。所述固态电解质复合材料包括下式所示的含有多酰胺基团结构的化合物,以及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NH2‑R‑NH‑[‑OC‑R‑CO‑NH‑R‑NH‑]n‑OC‑R‑COOH。本发明采用式(1)化合物作为锂负极保护添加剂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进行复合,可获得对锂负极具有保护功能的固态电解质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89022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30688.3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 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1M4/131 , H01M4/136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4/485 , H01M4/58 , H01M4/62 , H01M4/1391 , H01M4/1397 , H01M4/0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梯度厚极片,包括靠近集流体侧的第一正极层和远离集流体侧的第二正极层,所述第一正极层和第二正极层分别由不同比例混合的正极活性材料、电解质材料、导电剂和粘接剂组成,其中正极活性材料的质量为80‑93份,电解质的质量为5‑17份,导电剂为0‑5份,粘接剂为0‑3份。本发明同时满足高离子传输和电子传输的双层正极片,该正极片具有高能量密度高、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制造成本较低且制备工艺简单,能够实现锂离子电池整体能量密度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974234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930361.6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 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4/04 , H01M4/62 , H01M10/0525 , C23C16/455 , C23C16/40 , C23C16/44 , C23C16/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表面包覆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原子层积法在富锂正极材料表面,先通入前驱体A反应,再通入前驱体B反应,重复循环前面的通入过程,获得需求厚度的包覆层半成品;S2、梯度加热:以400℃‑500℃‑600℃的梯度、每个梯度温度保温10h的方式加热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表面包覆层半成品,直到包覆层和富锂正极材料之间形成过渡结构的掺杂层,掺杂层为LiγTiaOb,其中0≤a2≤5,0≤b2≤5,0.1≤γ≤5,最终得到表面包覆加微掺杂的富锂正极材料。该方法使得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具备极其出色的循环稳定性的同时能够显著抑制电压衰减,并且所述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可重复性好,能够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6031377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211708216.4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负极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该活性物质为Li6+aSb1‑aSiaS5X@Si,其中X为F、Cl、Br、I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包括微米硅颗粒和包覆在微米硅颗粒表面的硫化物电解质层Li6+aSb1‑aSiaS5X,其中包覆层在机械化学法合成时原位结晶在微米硅颗粒表面,界面接触佳,采用本发明提出的原位包覆工艺简单,合成的负极活性物质极大地改善了硅和电解质的界面接触,减小了复合负极电解质用量,提高了能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190574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40023.1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IPC: H01M4/1393 , H01M4/1395 , H01M4/134 , H01M4/133 , H01M4/62 , H01M10/056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全固态电池的复合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负极活性物质球磨混合;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混合后的负极活性物质与固态电解质球磨混合,获得复合负极;铟颗粒呈点状分布在整个复合负极中。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失,进行了创新性的改进,开发了一种适用于全固态电池的新型负极结构,解决了在高倍率下,石墨负极或硅碳负极嵌锂速率慢,易发生充电析锂,造成电化学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于规模化生产,可实现高倍率下全固态锂电池的稳定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1605343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718164.9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离子传输界面的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材料为硅和/或者硅的合金材料;所述材料表面具有有离子传导能力的包含LixMSy在内的无定型的界面层。本发明所得到的保护层兼具高离子传导率以及对硫化物等电解质材料高稳定性,对空气稳定等优点,可以有效的缓解硅及其合金负极材料与硫化物电解质材料之间不兼容性,有效提高硅及其合金负极在固态电池使用过程中的倍率性能与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2547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30520.2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 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为无Co富锂锰基正极、无Ni富锂锰基正极或无Ni/Co富锂锰基正极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在5‑20wt%的臭氧中放置,反应温度为80‑105℃,即得臭氧改性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本发明经臭氧改性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其材料表面形成尖晶石相、氧空位于一体的特异性结构,主体结构缺陷富集,阳离子无序程度增加。由表面尖晶石相和氧空位组成的表面,能有效抑制不可逆氧释放和稳定表面结构。主体结构引入缺陷,调控的局部有序结构具有高结构稳定性特点。具有多功能组分的表面/主体结构最终实现材料比容量和循环的双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948092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34089.7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IPC: H01M4/1391 , H01M4/131 , H01M10/05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厚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第一卤化物电解质材料包覆活性物质材料经第一卤化物电解质材料有效包覆得活性物质预备;活性物质材料为LiCoO2、Li2MnO4、LiFePO4、LiNi1‑x‑yCoxMnyO2的一种或几种,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