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5973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551315.X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国能蚌埠发电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调度信号的前馈补偿自抗扰控制器及其设计方法,旨在解决大惯性过程在大范围频繁变工况运行时控制品质不佳的问题。自抗扰控制器,包括前馈控制器、反馈控制器、补偿模块和扩张状态观测器。通过引入调度信号,分别对前馈控制器、反馈控制器、补偿模块和扩张状态观测器进行变参数设计和实时调整,并在此过程中利用被控过程在变工况下的动态模型信息,能够提高自抗扰控制器对大惯性和变工况的适应能力。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整定方法简明,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485113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110801169.7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国能蚌埠发电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闭锁增减自抗扰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自抗扰控制器的当前设定值、历史扩张状态变量和历史观测补偿量和当前被控量;根据自抗扰控制器的当前设定值、历史扩张状态变量、历史观测补偿量和当前被控量,确定自抗扰控制器的当前控制量预期增量;按照预设的闭锁增减触发逻辑,根据当前控制量预期增量和闭锁逻辑,确定自抗扰控制器的当前工作模式;其中,工作模式包括控制模式、闭锁增模式和闭锁减模式。上述方案提供的方法,通过按照自抗扰控制器的当前控制量预期增量和闭锁逻辑,实现了自抗扰控制器在控制模式与闭锁增减模式的自动平稳切换,提高了自抗扰控制器的控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156814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0221119.1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能蚌埠发电有限公司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自抗扰控制方法、装置、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控制系统中的当前设定值、当前被控量以及控制器的当前工作模式和当前控制量;在当前工作模式处于死区模式时,利用当前被控量,对控制器的第一扩张状态变量更新;根据当前设定值、更新后的第一扩张状态变量和当前控制量,对控制器的第二扩张状态变量更新,以使控制器在退出死区模式时,根据第一扩张状态变量、第二扩张状态变量和当前控制量对目标执行机构进行控制。在控制器处于死区模式下,对第一扩张状态变量和第二扩张状态变量进行实时更新,避免了对控制系统产生额外的扰动,提高了自抗扰控制方法的可靠性,保证了控制品质,为提高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488798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210020038.X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国能蚌埠发电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数据协调的二次再热机组性能监测与运行优化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研究影响热力系统主要部件特性的主导因素及作用机制,获得全工况范围内的部件特性曲线,建立热力系统关键部件的全工况高精度数学模型;利用机组热力参数的测量冗余信息,采用数据协调算法降低关键数据的测量不确定度;为部件的健康状况监测提供准确应达值,并通过监测值和应达值的比较实现多种性能监测功能;在全工况高精度数学模型基础上,通过整体集成获得系统优化模型,通过情景假设计算获得机组的优化潜力以及参数调整以实现机组实时运行优化。本发明利用运行数据的测量冗余信息,采用数据协调的方法,有效降低了关键测量数据的不确定度,提高了监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48879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20038.X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国能蚌埠发电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数据协调的二次再热机组性能监测与运行优化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研究影响热力系统主要部件特性的主导因素及作用机制,获得全工况范围内的部件特性曲线,建立热力系统关键部件的全工况高精度数学模型;利用机组热力参数的测量冗余信息,采用数据协调算法降低关键数据的测量不确定度;为部件的健康状况监测提供准确应达值,并通过监测值和应达值的比较实现多种性能监测功能;在全工况高精度数学模型基础上,通过整体集成获得系统优化模型,通过情景假设计算获得机组的优化潜力以及参数调整以实现机组实时运行优化。本发明利用运行数据的测量冗余信息,采用数据协调的方法,有效降低了关键测量数据的不确定度,提高了监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156814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221119.1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能蚌埠发电有限公司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自抗扰控制方法、装置、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控制系统中的当前设定值、当前被控量以及控制器的当前工作模式和当前控制量;在当前工作模式处于死区模式时,利用当前被控量,对控制器的第一扩张状态变量更新;根据当前设定值、更新后的第一扩张状态变量和当前控制量,对控制器的第二扩张状态变量更新,以使控制器在退出死区模式时,根据第一扩张状态变量、第二扩张状态变量和当前控制量对目标执行机构进行控制。在控制器处于死区模式下,对第一扩张状态变量和第二扩张状态变量进行实时更新,避免了对控制系统产生额外的扰动,提高了自抗扰控制方法的可靠性,保证了控制品质,为提高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485113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801169.7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国能蚌埠发电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闭锁增减自抗扰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自抗扰控制器的当前设定值、历史扩张状态变量和历史观测补偿量和当前被控量;根据自抗扰控制器的当前设定值、历史扩张状态变量、历史观测补偿量和当前被控量,确定自抗扰控制器的当前控制量预期增量;按照预设的闭锁增减触发逻辑,根据当前控制量预期增量和闭锁逻辑,确定自抗扰控制器的当前工作模式;其中,工作模式包括控制模式、闭锁增模式和闭锁减模式。上述方案提供的方法,通过按照自抗扰控制器的当前控制量预期增量和闭锁逻辑,实现了自抗扰控制器在控制模式与闭锁增减模式的自动平稳切换,提高了自抗扰控制器的控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624745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110754943.3
申请日:2021-07-0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光斑改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长期稳定性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在进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测量时,使用光束质量分析仪记录激光光斑图像,获得不同天数的光斑图像和光谱;利用光斑图像和相对应的光谱建立一个光谱强度修正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对不同天数的光谱进行修正,从而提高光谱的长期稳定性。该方法与常规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测量的区别在于,本发明考虑到激光光斑会随着测量环境的变化发生自然改变,进而引起光谱的强度变化,故在实验装置中加入光束质量分析仪,额外获得了激光光斑的信息,通过建立机器学习模型获得光斑对光谱强度的影响规律,利用模型去修正光斑变化对光谱强度的影响,从而提高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长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2474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754943.3
申请日:2021-07-0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光斑改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长期稳定性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在进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测量时,使用光束质量分析仪记录激光光斑图像,获得不同天数的光斑图像和光谱;利用光斑图像和相对应的光谱建立一个光谱强度修正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对不同天数的光谱进行修正,从而提高光谱的长期稳定性。该方法与常规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测量的区别在于,本发明考虑到激光光斑会随着测量环境的变化发生自然改变,进而引起光谱的强度变化,故在实验装置中加入光束质量分析仪,额外获得了激光光斑的信息,通过建立机器学习模型获得光斑对光谱强度的影响规律,利用模型去修正光斑变化对光谱强度的影响,从而提高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长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6551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111057676.0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L47/12 , H04L47/25 , H04L47/263 , H04L43/0894
Abstract: 本公开关于一种网络传输方法,包括:在数据传输的第一阶段,逐次调高多个往返时间周期对应的发送速度,直到网络中占用带宽达到预设的第一带宽限值,进入预设的第二阶段;在第二阶段,逐次调低至少一个往返时间周期对应的发送速度,直到占用带宽达到预设的第二带宽限值,进入预设的第三阶段;在第三阶段,确定目标往返时间周期,按照预设概率调高或调低目标往返时间周期对应的发送速度,并获取网络反馈,根据网络反馈调节下一往返时间周期对应的发送速度。本公开的方案,发送端可以随机调整发送速度,并基于对应的网络反馈确定当前网络带宽的变化情况,对下一往返时间周期的发送速度适配调整,有效减少测量滞后和失效的问题,提高网络传输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