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7275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671294.5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M4/62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纤维状可编织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制备与应用,制备方法包括:首先在纤维状负极集流体表面涂覆沉积底涂浆料,干燥后得到具有导电底涂的负极集流体;其中底涂浆料包括质量比为(1~3):(0.5~2):(100~200)的导电材料、聚偏氟乙烯和N‑甲基吡咯烷酮;之后涂覆沉积负极浆料,干燥后得到负极纤维,即为柔性纤维状可编织锂离子电池负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负极通过组装制备的柔性纤维状可编织锂离子电池,在内阻和倍率等方面得到了明显改善,为后期的应用提供了更好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064773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71321.9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M10/0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能量密度柔性纤维状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多个正极纤维与多个负极纤维相绞合,得到电芯;其中,绞合方式包括:1)将多个正极纤维相绞合得到正极纤维簇,将正极纤维簇与多个负极纤维相绞合;2)将多个负极纤维相绞合得到负极纤维簇,将负极纤维簇与多个正极纤维相绞合;3)将多个正极纤维相绞合得到正极纤维簇,将多个负极纤维相绞合得到负极纤维簇,将正极纤维簇与负极纤维簇相对绞;然后将电芯、电解液封装于柔性纤维管内,即得到柔性纤维状锂离子电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制作的柔性纤维状锂离子电池在电池整体能量密度方面的性能相比于传统工艺柔性纤维状锂离子电池提升了约230%。
-
公开(公告)号:CN114759257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219807.9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凝胶电解质的高性能纤维锂离子电池制备方法,使用原位聚合法,将烯类单体、液态电解液以及引发剂混合得到凝胶前驱液,然后将前驱液注入制备好的纤维锂离子电芯中,在一定温度或紫外光照下烯类单体聚合形成凝胶电解质。通过对单体的选择和反应条件的控制,使得凝胶电解质本身具有良好电性能并与纤维电极很好地融合,形成良好的接触界面,开发了基于凝胶电解质的纤维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工艺,得到的纤维锂离子电池具有高安全性和优异的电性能,为其广泛应用打下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99482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72282.0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8L27/18 , C08K3/04 , H01M10/0525 , H01M50/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阻隔性封装管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纤维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通过熔融挤出工艺,将纳米填料(如石墨烯微片、蒙脱土、纳米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等)与超高阻隔性树脂熔融共混,制备出具有极高水汽阻隔性能和优异机械性能的复合封装管材。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封装材料由于其出色的水汽阻隔性和机械性能,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高阻隔性和柔性封装的电子器件中,例如纤维锂离子电池。在实际应用中,该封装材料可将纤维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提高至500次以上,并且电池容量保持率不低于80%。相比传统封装体系制备的电池,寿命提升超过20倍,从而显著提高纤维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和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1736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0554329.2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M4/66 , H01M4/75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柔性纤维状锂离子电池制备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可编织锂离子电池正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主要是在柔性可编织锂离子电池领域原有正极集流体的基础上,通过浸涂等途径增加了一层底涂材料,该种底涂材料主要成分为各种导电剂材料。和传统柔性可编织锂离子电池相比,经过该方法制备的正极组装的电池在内阻和倍率等方面得到了明显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5101824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110554337.7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M10/0587 , H01M50/129 , H01M50/119 , H01M50/121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柔性纤维状锂离子电池制备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纤维状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在传统柔性纤维状锂离子电池的封装管材外层通过绕包等措施均匀缠绕上一层带有相互粘接性能的铝塑膜封装,该种铝塑膜封装采用三层结构,外层为尼龙等保护层,中层为铝等金属,内层为聚丙烯等高分子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制作的柔性纤维状锂离子电池在循环等方面的性能得到了大幅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45982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398373.2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8J7/048 , C08L101/00 , C09D127/18 , H01M50/124 , H01M50/10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柔性纤维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柔性纤维状锂离子电池封装管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是在传统聚合物基封装管材表面经涂覆工艺形成具有水氧高阻隔性能的连续层;具体步骤包括:将高分子母粒通过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得到聚合物管材;配制具有高阻隔性能的涂覆层溶液并放置在浆料槽中;将聚合物基管速通过浆料槽进行涂敷,并通过烘箱进行烘干,得到聚合物基封装管材,水蒸气透过率降低70%以上,将纤维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提高8倍以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