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2446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179465.2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8 , H01M10/0525 , C08F220/28 , C08F222/14 , C08F122/20 , C08F12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位合成高性能凝胶电解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烯类单体与有机电解液混合,加入引发剂,经后处理形成凝胶电解质。烯类高分子单体包括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以碳酸酯类电解液为例,电解液可由环状碳酸酯(如碳酸乙烯酯),链装碳酸酯(如碳酸二乙酯)溶剂与锂盐(如六氟磷酸锂)按比例混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凝胶电解质拥有优异的电性能,离子电导率与液态电解液相当;凝胶电解质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好,避免了液态电解液易泄漏的风险;凝胶电解质合成简单,便于大规模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064773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71321.9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M10/0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能量密度柔性纤维状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多个正极纤维与多个负极纤维相绞合,得到电芯;其中,绞合方式包括:1)将多个正极纤维相绞合得到正极纤维簇,将正极纤维簇与多个负极纤维相绞合;2)将多个负极纤维相绞合得到负极纤维簇,将负极纤维簇与多个正极纤维相绞合;3)将多个正极纤维相绞合得到正极纤维簇,将多个负极纤维相绞合得到负极纤维簇,将正极纤维簇与负极纤维簇相对绞;然后将电芯、电解液封装于柔性纤维管内,即得到柔性纤维状锂离子电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制作的柔性纤维状锂离子电池在电池整体能量密度方面的性能相比于传统工艺柔性纤维状锂离子电池提升了约230%。
-
公开(公告)号:CN114759257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219807.9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凝胶电解质的高性能纤维锂离子电池制备方法,使用原位聚合法,将烯类单体、液态电解液以及引发剂混合得到凝胶前驱液,然后将前驱液注入制备好的纤维锂离子电芯中,在一定温度或紫外光照下烯类单体聚合形成凝胶电解质。通过对单体的选择和反应条件的控制,使得凝胶电解质本身具有良好电性能并与纤维电极很好地融合,形成良好的接触界面,开发了基于凝胶电解质的纤维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工艺,得到的纤维锂离子电池具有高安全性和优异的电性能,为其广泛应用打下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531285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797980.7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M10/05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位合成高性能准固态电解质的方法,该方法为将环醚类单体和有机溶剂混合,加入锂盐和引发剂得到准固态前驱液,在一定温度下单体开环聚合形成高分子网络,得到准固态电解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准固态电解质不但拥有高电导率,还具有不泄漏、挥发性小的优势,安全性大幅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133105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89605.8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6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倍率纤维锂离子电池,属于锂电池领域。前驱液包括环醚类单体、有机溶剂、锂盐以及引发剂;环醚类单体包括三元环醚单体、五元环醚单体、其他环醚单体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机溶剂为酯类溶剂,引发剂为路易斯酸;锂盐的摩尔浓度为0.3‑2Mol/L,环醚类单体与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0.2‑1:5,引发剂的质量占环醚类单体的1‑10%。而准固态电解质则由上述的前驱液原位聚合得到。高倍率纤维锂离子电池则包括上述的准固态电解质。本发明通过调控环醚聚合条件,原位合成了具有高电导率、高浸润性的准固态电解质,进而制备具有高安全性和高倍率性能的纤维锂离子电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