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1497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15642.2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F2/8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特斯拉阀的抗返流胆道支架,其包括:胆道支架本体;固定件,设置在所述胆道支架本体内部;阀通道,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且所述阀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件两端的胆道支架本体内腔连通;滑动件,设置在所述胆道支架本体内部,并与所述固定件滑动连接;以及阀体,设置在所述滑动件上,且所述阀体滑移设置在所述阀通道内,用于切换所述阀通道的单向或双向打开状态。本申请通过特有的特斯拉阀的结构设计,使得胆汁排放方向的引流通畅,而肠道返流方向则无法通过,继而减少返流性胆管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603065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310585279.3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K45/00 , A61K31/713 , A61K31/7088 , A61K31/7105 , A61K39/395 , A61P1/16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PCBP2抑制剂在制备促进模拟禁食饮食治疗胆囊癌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体内功能实验发现模拟禁食饮食能够抑制胆囊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糖酵解等生物学功能;而在对禁食相关基因PCBP2深入研究发现,PCBP2在胆囊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体内功能实验表明敲低PCBP2后,胆囊癌细胞的增殖明显减弱;随后,通过体内体外功能实验表明敲减PCBP2后模拟禁食饮食对胆囊癌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糖酵解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过表达PCBP2后,模拟禁食饮食的抗癌作用受到显著的抑制。本发明提供了PCBP2是调控模拟禁食饮食治疗胆囊癌的重要因子,有望成为治疗胆囊癌的潜在分子靶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16610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13833.7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C12Q1/6886 , G01N33/574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CD39在制备作为胆管癌转移预测的诊断标记物中的用途。本发明提供了CD39作为诊断标记物在制备诊断胆管癌转移预测的试剂盒中的用途。本发明还提供了检测CD39的试剂在制备诊断胆管癌转移预测的试剂盒中的用途。本发明还提供了CD39作为治疗靶点在筛选治疗胆管癌的药物中用途。本发明发现CD39在胆管癌中异常高表达,CD39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是调控胆管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重要调节因子,有望成为胆管癌患者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837101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00086.5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C12Q1/6886 , G01N33/68 , G01N33/574 , A61K45/00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RACK1在胆管癌预后及转移预测和治疗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检测胆管癌和癌旁RACK1蛋白的表达,随访患者预后,判断出胆管癌对患者预后及淋巴结转移的影响。通过体外功能实验研究了RACK1在胆管癌增殖和转移中的生物学功能;随后,通过数据库进一步验证上述现象;机制研究表明,RACK1通过EMT途径调控胆管癌的生物学行为。因此,本发明验证了RACK1在胆管癌的侵袭转移中起关键作用,是调控胆管癌细胞迁移侵袭的重要调节因子,有望成为胆管癌预后与转移预测及治疗的潜在分子靶点,RACK1作为胆管癌预后及转移预测和治疗靶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404103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131675.4
申请日:2022-02-14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F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胆道防反流支架系统,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防反流外壳、固定磁吸体、活动磁吸体和活动磁吸底座;防反流外壳中设有胆汁流出的流体通道,通道上设有固定磁吸体,通道中设有用于关闭或开启流体通道的活动磁吸底座,活动磁吸底座上设有与固定磁吸体吸合的活动磁吸体;防反流外壳上设有胆汁引流口;通过本发明在引流胆汁的同时,可以避免胃液、十二指肠液及消化物返流至胆管内,减少胆道逆行性感染,避免胆道支架置入后并发症的发生;本发明结构简单,临床风险小,制造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229718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598220.9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G09B2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教学的胆道辅助流体演示装置,包括演示板、螺纹杆、蜗轮蜗杆装置、定位挤压装置;螺纹杆与演示板平行且与演示板两端的垂直延伸部转动连接,演示板开设一滑槽,升降块嵌入滑槽中,并使得:螺纹杆位于演示板的一侧,定位块位于演示板的另一侧,且定位块的宽度大于滑槽的宽度;涡轮蜗杆装置包括涡轮和蜗杆,涡轮与螺纹杆同轴固定,蜗杆垂直于螺纹杆且于一旋钮固定连接;定位挤压装置包括一与螺纹杆螺纹啮合的升降块,升降块侧旁与一定位块连接,定位块上设有一挤压装置部件,挤压部件能够对穿入定位块内部的胆道模型的弹性管道进行挤压。本发明可以模拟真实胆管蠕动挤压的胆道辅助流体演示装置进行科普讲解。
-
公开(公告)号:CN11805052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92164.2
申请日:2024-02-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G01N33/68 , G01N33/574 , G01N30/02 , G01N30/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胆囊恶性肿瘤蛋白诊断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本发明的蛋白标志物包括CA2和/或CES1。本发明采用LC‑MS/MS质谱分析方法,对大量临床血浆样本进行质谱分析后,通过计算胆囊癌患者血浆与正常人血浆中相应蛋白分子含量的log2差异倍数(Log2FC值>2或<‑2)确定了两个蛋白分子(CA2蛋白,CES1蛋白)具有良好的检验效益;其可作为诊断胆囊癌早期诊断的标志物;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血浆的无创筛查手段,用于预测胆囊恶性肿瘤、区分胆囊癌人群与非癌人群。并且取材方便、血液用样量少、灵敏度高。本发明能够填补胆囊恶性肿瘤目前尚无高诊断效能蛋白质标志物组合的空白,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37913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258776.9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IPC: A61B17/221 , A61B17/3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肝胆外科手术用结石取出装置,包括支撑筒,支撑筒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垫环,垫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套,支撑套的内部与垫环之间活动连接有切割机构,支撑筒的左侧竖向开设有调节孔,调节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的下部贯穿调节孔,且与支撑筒的底部之间活动连接有取石机构,调节杆的中部与支撑套的下部之间活动连接有传动机构。在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新型的结石取出装置结构,便于对不同直径的结石进行夹取,并取下肝内胆管壁上不同角度位置的结石,提升取石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0306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85279.3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K45/00 , A61K31/713 , A61K31/7088 , A61K31/7105 , A61K39/395 , A61P1/16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PCBP2抑制剂在制备促进模拟禁食饮食治疗胆囊癌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体内功能实验发现模拟禁食饮食能够抑制胆囊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糖酵解等生物学功能;而在对禁食相关基因PCBP2深入研究发现,PCBP2在胆囊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体内功能实验表明敲低PCBP2后,胆囊癌细胞的增殖明显减弱;随后,通过体内体外功能实验表明敲减PCBP2后模拟禁食饮食对胆囊癌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糖酵解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过表达PCBP2后,模拟禁食饮食的抗癌作用受到显著的抑制。本发明提供了PCBP2是调控模拟禁食饮食治疗胆囊癌的重要因子,有望成为治疗胆囊癌的潜在分子靶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555123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994379.2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胆囊癌患者放化疗后生存获益的预测模型建立方法,收集数据,采用广义增强模型GBM计算倾向评分PS,采用逆概率加权法IPTW,均衡各组变量均衡性后,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TNM分期接受不同辅助治疗后生存差异,发现III‑IV期胆囊癌患者可从辅助治疗中获益;将III‑IV期胆囊癌患者数据按确诊时间分为建模组和内部验证组,使用SPSS软件,先后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获取最终变量纳入最后的列线图模型;绘制用于预测OS的列线图用于预测。利用采集患者常规临床病理指标提取特征。结果客观准确,对特定的个体分别进行预测分析,提供可信的预测与分析结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