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6114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80252.1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G16H50/30 , C12Q1/6886 , G16H50/70 , G06F18/27 , G06F18/2431 , G16B40/00 , G06N20/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生物医学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内镜下活检样本的分子特征预测结直肠肿瘤黏膜下深浸润可能性的模型的构建方法、系统、试剂盒以及应用该构建方法的电子设备和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构建方法包括获取多个自变量,对多个自变量进行筛选和数据处理,并在回归模型训练过程中进一步筛选有效自变量,减少自变量的数量,同时通过相关性分析获得自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具有替换关系的自变量进行替换和组合,得到多个预测模型。本申请的预测模型使用较少的有效自变量就可以获得较好的预测结果,预测效率高、适用范围广、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220045995U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21615422.0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刮匙,适配于消化内镜,包括刮匙杆和刮匙头,刮匙头连接于刮匙杆的一端。刮匙头包括刮匙头本体和锯齿,锯齿设置于刮匙头本体远离刮匙杆的一端,因利用消化内镜治疗时,常常需要清除附着于消化道黏膜表面的大量脓苔和炎性物质,利用锯齿可对附着的异物进行清除。刮匙头本体上还设置有镂空部,镂空部沿刮匙头本体的厚度方向贯通刮匙头本体,使得被锯齿刮下的异物,可穿过刮匙头本体留存在消化道内,而不会被挤压于刮匙头本体靠近锯齿的一侧表面,无需多次将刮匙从消化内镜的钳道中拿出,以进行清洁,可等待操作中程或操作结束后,再统一对异物进行清理,可提高治疗效率,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
公开(公告)号:CN214931662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0846431.5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体储存和抗体孵育两用装置,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管盖、管体和抗体收集器,管体为多棱柱,管体的上端具有第一螺纹口,第一螺纹口在管体的上方收缩口径,管盖通过与管体的第一螺纹口拧合密封连接,管体的下端具有第二螺纹口,第二螺纹口在管体的下方收缩口径,抗体收集器通过与管体的第二螺纹口拧合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螺纹口设计密闭性好,最大程度减少了液体的挥发,同时也减少了抗体的污染;装置小巧便于存放;孵育完成后,将装置立放,迅速完成抗体的回收,最大程度简化了抗体回收,同时也减少了抗体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213669361U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022609685.3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B01L3/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重复利用的离心管封口装置,该装置包括:上盖、胶圈和位于胶圈下方并与其连接的胶瓣,上盖和胶圈的直径相同且固定连接,胶圈的内径小于离心管管盖的外径,胶瓣为均匀分布于胶圈上的圆弧结构,其数量可依据离心管规格设置为2‑4个。该装置用于密封离心管,可以提高密封效率的同时降低容器内物体的污染风险,且经回收灭菌后可重复使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