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6114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80252.1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G16H50/30 , C12Q1/6886 , G16H50/70 , G06F18/27 , G06F18/2431 , G16B40/00 , G06N20/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生物医学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内镜下活检样本的分子特征预测结直肠肿瘤黏膜下深浸润可能性的模型的构建方法、系统、试剂盒以及应用该构建方法的电子设备和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构建方法包括获取多个自变量,对多个自变量进行筛选和数据处理,并在回归模型训练过程中进一步筛选有效自变量,减少自变量的数量,同时通过相关性分析获得自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具有替换关系的自变量进行替换和组合,得到多个预测模型。本申请的预测模型使用较少的有效自变量就可以获得较好的预测结果,预测效率高、适用范围广、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4058588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42228.5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源性肠腺瘤类器官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人肠腺瘤组织;(2)使用双抗‑PBS清洗人肠腺瘤组织4‑5次;(3)切碎组织,使用消化液消化,至看不见大块组织;(4)过滤纤维组织,进一步使用移液枪打散组织,并离心;(5)弃上清,离心;(6)弃上清后,使用PBS重悬组织,离心;(7)弃上清后加入适量的基质胶,重悬组织,加入孔板中;(8)待基质胶凝固后,加入培养基和Y27632,于培养箱中培养。本发明通过增加双抗PBS清洗步骤,减少了由于肠道细菌引起的类器官污染的可能性;通过吹打消化,使组织尽量消化为碎片,增加组织的利用效率,减少了所需的组织大小,增加了组织获取的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0738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40984.4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C12N15/861 , C12N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腺病毒转染类器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消化:对类器官进行消化处理;转染:消化处理后的类器官中加入腺病毒的病毒液,孵育;培养:孵育后的类器官离心分离后,进行培养,得到腺病毒转染的类器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不需要细胞因子的加入,降低了转染成本;本发明方法可以使用腺病毒转染,可转染的片段长度更长;本发明方法无需购置额外的设备,可运用普通的冰冻离心机和培养箱完成转染。
-
公开(公告)号:CN11410720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42231.7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C12N5/09 , C12Q1/686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源性类器官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标本,将标本分为测序部分以及培养部分;标本的测序部分放入RNA保存液中,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根据目标基因进行分类;标本的培养部分进行类器官培养;类器官培养时依据类器官生长情况,每2‑3天换液一次,每4‑6天传代一次,传代时一半以1:2的比例进行传代,一半进行冻存;将每一代冻存的类器官进行编号分类存放,直至第八代时冻存全部类器官。本发明通过测序的方法对类器官进行分类。可以依据不同种类类器官不同目标基因进行分类,对不同部位不同种类的类器官都十分适用。通过冻存、复苏类器官可以及时获取各个标本在不同时期的类器官模型,对基础实验和药筛都有可选择的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996255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855030.6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骏实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IPC: C12Q1/68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与结直肠恶性息肉相关的miRNA标记物,检测所述miRNA标记物的试剂及其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1996255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010855030.6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骏实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IPC: C12Q1/68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与结直肠恶性息肉相关的miRNA标记物,检测所述miRNA标记物的试剂及其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214931662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0846431.5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体储存和抗体孵育两用装置,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管盖、管体和抗体收集器,管体为多棱柱,管体的上端具有第一螺纹口,第一螺纹口在管体的上方收缩口径,管盖通过与管体的第一螺纹口拧合密封连接,管体的下端具有第二螺纹口,第二螺纹口在管体的下方收缩口径,抗体收集器通过与管体的第二螺纹口拧合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螺纹口设计密闭性好,最大程度减少了液体的挥发,同时也减少了抗体的污染;装置小巧便于存放;孵育完成后,将装置立放,迅速完成抗体的回收,最大程度简化了抗体回收,同时也减少了抗体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213669361U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022609685.3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B01L3/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重复利用的离心管封口装置,该装置包括:上盖、胶圈和位于胶圈下方并与其连接的胶瓣,上盖和胶圈的直径相同且固定连接,胶圈的内径小于离心管管盖的外径,胶瓣为均匀分布于胶圈上的圆弧结构,其数量可依据离心管规格设置为2‑4个。该装置用于密封离心管,可以提高密封效率的同时降低容器内物体的污染风险,且经回收灭菌后可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21332015U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22186761.8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减压的小肠营养套管,包括:鼻胃管,包括连接头、管体和第一盖帽,连接头设置在管体的后端端部,管体的前端从患者的鼻部穿设到患者的消化道内,第一盖帽设置在连接头的外侧壁上;小肠营养管,小肠营养管的一端从管体的后端穿设进管体内,并从管体的前端穿出至患者的小肠内,其中,小肠营养管能够在管体内滑动;固定装置,用于固定鼻胃管和小肠营养管的汇合处;前端导向头,设置在小肠营养管的前端端部,前端导向头能够定位小肠营养管的自由端位置。本实用新型在操作过程中只需要放置一根套管,仅占用患者一侧鼻腔,可以同时达到胃液引流和肠内营养的目的,这样不仅能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且术后护理更便利,并减少了感染机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