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7076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85958.0

    申请日:2024-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炭块进行粉碎并过40‑80目筛,取筛下物进行砂磨处理,得到砂磨后的物料;第二步、将砂磨后的物料依次进行酸洗、水洗、干燥后得到纯化后的物料;第三步、将纯化后的物料与补钠剂进行喷雾造粒得到喷雾后的物料;第四步、将喷雾后的物料与沥青均匀混合后,在惰性气氛保护下进行煅烧,得到所述负极材料。本发明引入补钠剂,提高硬碳材料的克容量;通过喷雾的方式引入补钠剂,相较于物理搅拌混合,使得补钠剂分散更为均匀。通过沥青包覆的方式来降低比表面积,减小电解液与负极材料间的接触从而降低不可逆容量的损失,从而提高材料的首周库伦效率。

    一种钠电用四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6681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17516.6

    申请日:2023-1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钠电用四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四元前驱体的主元素为Ni、Fe、Mn、Zn,掺杂或包覆元素为Y、Ti、Cr中的一种;所述四元前驱体利用共沉淀法配合防氧化剂、络合剂和沉淀剂制得,其分子式为Ni0.22Fe0.33Mn0.33ZnmXn(OH)2,其中m+n=0.12,m≥0.06,n≥0,X为Y、Ti、Cr中的一种;本发明的一种钠电用四元前驱体,易于烧制单晶,而单晶材料在晶粒的膨胀收缩中不易产生裂纹,能够很好地避免电解液渗入晶粒内部发生反应;烧制的单晶材料形貌圆润,粒度均一,团聚少,易于气破;该元素配比组合的前驱体能够有效减少Mn3+带来的晶格畸变,增强M‑O之间的结合,从而使得材料具备较好的高倍率循环性能。

    一种箔材涂层附着力评价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1706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399552.X

    申请日:2023-10-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箔材涂层附着力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箔材涂层附着力评价测试方法;包括步骤1、使用裁样器制备待测箔材样条;步骤2、待测箔材样条背面粘单面胶带;步骤3、取洁钢板,粘贴双面胶带,按压紧实;步骤4、揭下双面胶带的防粘膜并将防粘膜粘贴于双面胶带一端边缘处;将待测箔材样条涂层面沿钢板边缘平齐粘贴于高粘双面胶带上,压实后180°对折箔材样条;步骤5、揭下防粘膜,箔材样条自由端夹到另一个夹具里,操作拉力试验机,记录箔材样条的剥离强度;本发明将防粘膜粘在双面胶带的边缘处,然后将箔材样条粘在剩余的双面胶带上,可以避免效避免箔材样条将底部高粘双面胶带粘连带起,并保证拉伸作用力均匀施加于试样被剥界面。

    一种复合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8354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14967.6

    申请日:2022-05-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总粉体质量的0.1%‑30%称取悬浮剂和分散剂,将悬浮剂溶于酒精中通过机械搅拌形成胶液;S2:按照总粉体质量的1%‑70%称取纳米硅粉并加入胶液中,通过机械搅拌使其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溶液A;S3:按照总粉体质量的0.01%‑15%称取石墨烯并溶于混合溶液A中得到混合溶液B,并将混合溶液B进行研磨;S4:将研磨后的混合溶液B打入喷雾干燥机中进行喷雾造粒,得到硅碳材料前驱体;S5:将硅碳材料前驱体在保护气体下,逐渐升温并加热至800‑1000℃,然后进行恒温煅烧,煅烧结束后得到锂离子电池的硅碳负极材料。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制备材料循环性能好、易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效果。

    一种无极耳圆柱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6198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69173.8

    申请日:2024-10-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圆柱电池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极耳圆柱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上盖、壳体、卷芯和复合集流体,卷芯和复合集流体均设置于壳体内,上盖位于壳体的顶部,上盖上设置有上极柱;复合集流体分别设置于卷芯的两端,位于卷芯顶端的复合集流体与上盖上上极柱的接触面相连接,位于卷芯底端的复合集流体与壳体的底部相连接;卷芯由正极片、负极片和卷芯隔膜卷绕而成;正极片和负极片均由导电胶、活性物质材料层和复合集流体组成,复合集流体由高分子材料层和位于高分子材料层两侧的导电金属材料层组成;本发明可解决圆柱电池复合集流体揉平过程复合集流体破裂、分层、翘曲,难以焊接的问题。

    一种电池焊接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8957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60934.1

    申请日:2024-08-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单个电池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电池壳体的底盖进行预处理,使底盖的局部向内凸出并减小厚度,形成焊接部;S2,将电芯装载于步骤S1处理后的电池壳体内,电芯端部与电池底盖的焊接部接触抵紧;S3,激光束从壳体外部照射在底盖焊接部背面,并按预设轨迹在焊接部区域移动;所述壳体包括底盖和筒体,所述底盖经预处理形成平板部和多个均匀分布的焊接部。本发明将较厚的平板部、较薄的焊接部、交错分布的加强部综合应用,采用激光穿透焊的方式,将面积较大、均匀分布的焊接部与电芯直接焊接固定,获得了较高的焊接良率,同时保证了较高的电流负载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