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09537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80058075.8
申请日:2015-11-04
Applicant: 大丰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9/04 , B22D11/00 , B22D11/004 , B22D11/20 , C22C1/02 , C22C18/02 , F16C17/02 , F16C33/12 , F16C33/121 , F16C2204/14
Abstract: 为了提供一种Mn‑Si化合物难以被破坏而变成异物的滑动轴承用铜合金以及滑动轴承,本发明的滑动轴承用铜合金以及滑动轴承的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轴承用铜合金含有:25wt%以上且48wt%以下的Zn、1wt%以上且7wt%以下的Mn、0.5wt%以上且3wt%以下的Si、以及1wt%以上且10wt%以下的Bi,剩余部分由不可避免的杂质和Cu构成,分散于与配对轴的滑动面的Mn‑Si初晶的粒子宽度平均值为3μm以上。
-
-
公开(公告)号:CN113167326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1980077032.2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大丰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树脂包覆层中实现适度的耐磨损性的技术。本发明的滑动构件是具备基层和形成于所述基层上的树脂包覆层的滑动构件,所述树脂包覆层由作为粘合剂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硫酸钡颗粒、二硫化钼颗粒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并且由重叠涂布的多个涂布层构成,在多个涂布层的每一层中硬质颗粒的含量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13167326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80077032.2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大丰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树脂包覆层中实现适度的耐磨损性的技术。本发明的滑动构件是具备基层和形成于所述基层上的树脂包覆层的滑动构件,所述树脂包覆层由作为粘合剂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硫酸钡颗粒、二硫化钼颗粒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并且由重叠涂布的多个涂布层构成,在多个涂布层的每一层中硬质颗粒的含量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07109538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80068598.0
申请日:2015-11-09
Applicant: 大丰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121 , B22D11/004 , C22C1/02 , C22C9/04 , C22F1/08 , F16C17/02 , F16C17/18 , F16C2204/14
Abstract: 为了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由Mn‑Si初晶而产生咬合的滑动轴承用铜合金以及滑动轴承,本发明的滑动轴承用铜合金以及滑动轴承的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轴承用铜合金含有:25wt%以上且48wt%以下的Zn、1wt%以上且7wt%以下的Mn、0.5wt%以上且3wt%以下的Si、以及1wt%以上且10wt%以下的Bi,剩余部分由不可避免的杂质和Cu构成,在与对方构件的滑动面中,存在当量圆直径大于Mn‑Si初晶的平均当量圆直径的Bi粒子和当量圆直径小于Mn‑Si初晶的平均当量圆直径的Bi粒子。
-
公开(公告)号:CN103201530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180052380.8
申请日:2011-10-28
Applicant: 大丰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滑动轴承,其在轴承面(1)上具备中央部分与边缘部分。在上述中央部分与边缘部分分别形成凹凸部,上述中央部分的凸部(1A)的顶点的平均高度被设定成比边缘部分的凸部(1B)的顶点的平均高度低。进而,上述中央部分的凹凸部(1A)的平均高度(Lh)与边缘部分的凹凸部(1B)的平均高度(LH)被设定成相同高度。上述中央部分也可以形成为平坦面。能在不牺牲磨合性、载荷容量的情况下谋求摩擦的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246251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380018681.8
申请日:2013-03-22
Applicant: 大丰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128 , B22F5/106 , B22F7/08 , B23P15/003 , F16C17/02 , F16C33/104 , F16C33/1065 , F16C33/145 , F16C2202/04 , Y10T29/49671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作为滑动构件的轴承(40)的制造方法,通过在板状的作为金属构件的背衬(15)的表面处将金属粉末烧结而形成烧结层(11),从而形成双金属的烧结合金(10)。而且,烧结合金(10)在此之后被成型为圆柱形的衬套(20),对衬套(20)施加热处理。在此之后衬套(20)还通过压入圆柱形的作为金属构件的轴环(30),从而形成轴承(40)。
-
公开(公告)号:CN104246251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380018681.8
申请日:2013-03-22
Applicant: 大丰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128 , B22F5/106 , B22F7/08 , B23P15/003 , F16C17/02 , F16C33/104 , F16C33/1065 , F16C33/145 , F16C2202/04 , Y10T29/49671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作为滑动构件的轴承(40)的制造方法,通过在板状的作为金属构件的背衬(15)的表面处将金属粉末烧结而形成烧结层(11),从而形成双金属的烧结合金(10)。而且,烧结合金(10)在此之后被成型为圆柱形的衬套(20),对衬套(20)施加热处理。在此之后衬套(20)还通过压入圆柱形的作为金属构件的轴环(30),从而形成轴承(40)。
-
公开(公告)号:CN103201530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180052380.8
申请日:2011-10-28
Applicant: 大丰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滑动轴承,其在轴承面(1)上具备中央部分与边缘部分。在上述中央部分与边缘部分分别形成凹凸部,上述中央部分的凸部(1A)的顶点的平均高度被设定成比边缘部分的凸部(1B)的顶点的平均高度低。进而,上述中央部分的凹凸部(1A)的平均高度(Lh)与边缘部分的凹凸部(1B)的平均高度(LH)被设定成相同高度。上述中央部分也可以形成为平坦面。能在不牺牲磨合性、载荷容量的情况下谋求摩擦的降低。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