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71727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821199.4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IPC: H01M8/0254 , H01M8/02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具有波浪形结构与脊下流道耦合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包括:周期性波纹状结构、脊下结构、出入口、气体分散柱、双极板本体、扩散槽;双极板本体上设有扩散槽;扩散槽两端设有所述出入口;气体分散柱位于出入口内侧,扩散槽内的由一端的气体分散柱至另一端的气体分散柱平行设置有多列所述周期性波纹结构,任意两列周期性波纹结构之间设有脊下结构。本发明既可以明显改善平行流场分流效果,又能够提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内部物质传输。相比于传统平行流道,脊下反应物浓度明显增加,生成物浓度明显减少,物质、温度以及电流密度分布更加均匀。有效减小了浓差极化,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整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190925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390118.X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聚氨酯软模成形金属双极板加工成形方法、系统及仿真方法,所述的金属双极板至少具有若干二阶流道结构;且所述方法包括:S1、确定多个受力分析区域,所述受力分析区域依据待加工的金属双极板所需的受力情况确定;S2、逐一对各个受力分析区域进行解析以获取各自对应的受力参数,所述受力参数用于表征各个受力分析区域对应的二阶流道分段结构的设计参数;S3、基于所述设计参数,确定二阶流道结构的全部设计参数;S4、通过软模成形工艺构造金属双极板;所述软模成形工艺中采用橡胶垫与凸模配合形成二阶流道结构。本发明采用具有更高功率密度的二阶流道结构代替传统的一阶流道看,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成形金属双极板。
-
公开(公告)号:CN113134519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0390308.1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型材聚氨酯芯等径角挤压方法,所述铝合金型材为方形合金管,其包括:S1、将方形合金管其中一个变形平面划分为三个区域;S2、获取所述三个区域内对应的合金和橡胶上的压力分析模型;S3、创建所述三个区域对应的径向剪应力的模型;S4、创建所述三个区域内部和外部零件对应的径向分析方程;S5、获取在压制过程中用于显示变形平面上管子的形状和尺寸变化参数即径向厚度比;S6、获取另一显示变形平面上管子的形状和尺寸变化参数即横向厚度比;S7、基于所述径向厚度比以及横向厚度比,对所述铝合金型材进行变形预测。本发明可保持良好的截面形状及尺寸,其中不论横纵截面均可在等径角挤压过程中维持初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571727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0821199.4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IPC: H01M8/0254 , H01M8/02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具有波浪形结构与脊下流道耦合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包括:周期性波纹状结构、脊下结构、出入口、气体分散柱、双极板本体、扩散槽;双极板本体上设有扩散槽;扩散槽两端设有所述出入口;气体分散柱位于出入口内侧,扩散槽内的由一端的气体分散柱至另一端的气体分散柱平行设置有多列所述周期性波纹结构,任意两列周期性波纹结构之间设有脊下结构。本发明既可以明显改善平行流场分流效果,又能够提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内部物质传输。相比于传统平行流道,脊下反应物浓度明显增加,生成物浓度明显减少,物质、温度以及电流密度分布更加均匀。有效减小了浓差极化,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整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134519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390308.1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型材聚氨酯芯等径角挤压方法,所述铝合金型材为方形合金管,其包括:S1、将方形合金管其中一个变形平面划分为三个区域;S2、获取所述三个区域内对应的合金和橡胶上的压力分析模型;S3、创建所述三个区域对应的径向剪应力的模型;S4、创建所述三个区域内部和外部零件对应的径向分析方程;S5、获取在压制过程中用于显示变形平面上管子的形状和尺寸变化参数即径向厚度比;S6、获取另一显示变形平面上管子的形状和尺寸变化参数即横向厚度比;S7、基于所述径向厚度比以及横向厚度比,对所述铝合金型材进行变形预测。本发明可保持良好的截面形状及尺寸,其中不论横纵截面均可在等径角挤压过程中维持初始精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