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0789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26938.9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分离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选择性功能化ZIF‑7‑8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以pebax‑1657为混合基质膜的基质材料,借助非溶剂诱导结晶法(NSIC)合成的ZIF‑7‑8填充材料,随后对ZIF‑7‑8进行离子液体浸渍,最后通过共混的方式制备高性能的混合基质膜,得到功能化改性的ZIF‑7‑8混合基质膜材料。采用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bmim][Tf2N])作为离子液体,通过后合成方法对ZIF‑7‑8进行功能化处理,将对CO2有高亲和力的离子液体负载在纳米材料孔笼内,提升材料对于CO2的吸附能力,进一步优化膜材料性能,从而达到提高混合基质膜CO2分离性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49988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825656.7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分离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离子液体功能化Silicalite‑1@SiO2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通过制备多孔、比表面积大的且具有CO2吸附性能的离子液体负载Silicalite‑1@SiO2的填料解决膜材料对CO2/N2渗透性和选择性低界面相容性差的问题。Silicalite‑1@SiO2纳米颗粒的高比表面积提供了丰富的活性位点,增强了气体吸附能力,提高了分离效率。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通过物理吸附增强CO2的溶解和吸附,其阴离子与CO2分子的强范德华作用促进了CO2的选择性捕集。Silicalite‑1@SiO2表面的功能化提高对CO2/N2的选择性,还可以调节与CO2的相互作用力,从而提高分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49989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864677.X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分离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硅烷偶联剂修饰的纳米ZSM‑5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本方法主要步骤包含,纳米ZSM‑5的制备、硅烷偶联剂修饰的纳米ZSM‑5的制备、Pebax‑1657溶液制备、硅烷偶联剂修饰的纳米ZSM‑5填料合成及铸膜液制备和铸膜液处理及混合基质膜制备。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共混的方法将硅烷偶联剂引入纳米ZSM‑5中制备硅烷偶联剂修饰的纳米ZSM‑5,其具有优异的CO2吸附性能从而解决膜材料对CO2/N2渗透性和选择性低的问题,并将其与同样具有丰富的亲CO2基团β‑环糊精(β‑CD)进行对比,进一步说明了硅烷偶联剂修饰的纳米ZSM‑5混合基质膜优异的渗透性能以及高CO2/N2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51086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1060923.6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载银的SSZ‑13分子筛纳米晶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一种负载银的SSZ‑13分子筛纳米晶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模板剂、硅源、水按比例混合,混合均匀后干燥,制得混合物;将模板剂、铝源、铵盐、银盐、氨水、水按顺序和比例混合均匀后,制得混合溶液。将上述混合物与混合溶液搅拌均匀。在蒸汽辅助的条件下,对二次混合物依次进行陈化和晶化处理,获得结晶产物。将负载银的SSZ‑13分子筛纳米晶作为填料均匀地分散到聚合物基质溶液中,经过超声搅拌制得负载银的SSZ‑13分子筛纳米晶混合基质膜。本发明一步法制备出负载银的SSZ‑13分子筛纳米晶为单晶结构,具有高分散性和低团聚性,可显著提高活性中心数量,避免了常规合成处理阶段可能引起的孔道堵塞和结构性塌陷问题,这使得它们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孔道特性。在比表面积、颗粒尺寸、孔道口数量以及吸附性能等方面,均展现出显著的优势。将它们作为填充物制备的混合基质膜,能够有效地减少无机/有机界面的缺陷和颗粒团聚现象,从而显著提升整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86947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63927.5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
IPC: B01J20/26 , C08G83/00 , C02F1/28 , B01J20/30 , C02F101/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油泥热残渣基Fe(II)‑ZIF复合除磷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申请的油泥热残渣基Fe(II)‑ZIF复合除磷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油泥热残渣加入HF溶液中,浸泡,过滤,得到初处理渣,水清洗所述初处理渣至中性,烘干备用;将烘干后的所述初处理渣与2‑甲基咪唑溶液混合,搅拌,获得初混物;混合硫酸亚铁铵溶液和所述初混物,搅拌,离心,得到的固体为初始目标物;将所述初始目标物进行冷冻干燥,得到所述油泥热残渣基Fe(II)‑ZIF复合除磷剂。通过低成本的简单工艺即可制得具有较高吸附容量、且可在酸性条件下吸附物水中磷酸盐的油泥热残渣基Fe(II)‑ZIF复合除磷剂,还促进了油泥热残渣资源的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71877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17084.9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缺陷型多孔材料提高混合基质膜分离CO2性能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将无水乙醇与去离子水混合后,搅拌加热,之后向其中加入改性Pebax‑1657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得到改性Pebax‑1657溶液;将金属框架多孔KMnF3‑EC材料加入所制的改性Pebax‑1657溶液中,超声搅拌混合,得到含有填料的铸膜液;将得到的铸膜液超声脱泡处理并静置,之后将其倒入洁净的聚四氟乙烯平板上,烘箱中除去溶剂,得到混合基质膜。本发明解决了多孔材料的孔径受限,实现了气体高渗透性的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875108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060923.6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载银的SSZ‑13分子筛纳米晶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一种负载银的SSZ‑13分子筛纳米晶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模板剂、硅源、水按比例混合,混合均匀后干燥,制得混合物;将模板剂、铝源、铵盐、银盐、氨水、水按顺序和比例混合均匀后,制得混合溶液。将上述混合物与混合溶液搅拌均匀。在蒸汽辅助的条件下,对二次混合物依次进行陈化和晶化处理,获得结晶产物。将负载银的SSZ‑13分子筛纳米晶作为填料均匀地分散到聚合物基质溶液中,经过超声搅拌制得负载银的SSZ‑13分子筛纳米晶混合基质膜。本发明一步法制备出负载银的SSZ‑13分子筛纳米晶为单晶结构,具有高分散性和低团聚性,可显著提高活性中心数量,避免了常规合成处理阶段可能引起的孔道堵塞和结构性塌陷问题,这使得它们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孔道特性。在比表面积、颗粒尺寸、孔道口数量以及吸附性能等方面,均展现出显著的优势。将它们作为填充物制备的混合基质膜,能够有效地减少无机/有机界面的缺陷和颗粒团聚现象,从而显著提升整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70152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149603.6
申请日:2025-02-1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多级气泡堆叠协同脱除高温烟气中细颗粒物的装置,属于颗粒物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将工业废气中的大颗粒物及细颗粒物均能够有效去除的多级气泡堆叠协同脱除高温烟气中细颗粒物的装置。本发明包括主罐体、泥浆回收区域、气泡液存储区域,主罐体内部分为大气泡‑烟气初始混合区域、中小气泡堆叠区域和高温烟气降温/聚并协同区域;在高温烟气降温/聚并协同区域侧壁有切向进气管和烟尘管道,烟尘管道从主罐体顶端与大气泡‑烟气初始混合区域连通。本发明通过生成多层气泡将烟尘中无论大小颗粒物(PM10、PM2.5等等)进行吸附沉降,更加有效的去除了烟尘的大部分颗粒物,排除大致能够达到完全净化效果,为了净化环境、保护环境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750965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208494.2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自旋转树状结构细颗粒循环捕集装置,属于烟气预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通过自体旋转与树状结构相结合的套筒式结构来提高颗粒捕集效率的自旋转树状结构细颗粒循环捕集装置。本发明在装备外箱体下部安装有进气/集尘二合一装置,在装备外箱体内部有树状气固分离装置,树状气固分离装置上端通过轴承安装在装备外箱体顶部横沿上,树状气固分离装置下端罩在进气/集尘二合一装置顶端外部;在树状气固分离装置内部有自旋转装置。本发明双层对称错位排列的作用特性,形成上椭下圆结构的扰流组件,促进细小颗粒绕柱后碰撞聚并,实现细小颗粒的聚并脱除,让排放更达标,捕集更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875096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208494.2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自旋转树状结构细颗粒循环捕集装置,属于烟气预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通过自体旋转与树状结构相结合的套筒式结构来提高颗粒捕集效率的自旋转树状结构细颗粒循环捕集装置。本发明在装备外箱体下部安装有进气/集尘二合一装置,在装备外箱体内部有树状气固分离装置,树状气固分离装置上端通过轴承安装在装备外箱体顶部横沿上,树状气固分离装置下端罩在进气/集尘二合一装置顶端外部;在树状气固分离装置内部有自旋转装置。本发明双层对称错位排列的作用特性,形成上椭下圆结构的扰流组件,促进细小颗粒绕柱后碰撞聚并,实现细小颗粒的聚并脱除,让排放更达标,捕集更高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