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77475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810643010.5
申请日:2018-06-21
Applicant: 天津凯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中铁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贯通式同相供电接触网馈线继电保护方法,通过同相供电换流控制器实时检测输出电流,当检测到输出电流异常时,经过中断输出、再次输出和故障判别后,并结合牵引网馈线继电保护装置,最终实现电流正常输出或者向系统发送故障告警。本发明所述的贯通式同相供电接触网馈线继电保护方法取代了原牵引网馈线保护的重合闸功能,实现了“软重合闸”的效果,减少了断路器的动作次数和故障电流对开关设备的冲击,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8777475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0643010.5
申请日:2018-06-21
Applicant: 天津凯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中铁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贯通式同相供电接触网馈线继电保护方法,通过同相供电换流控制器实时检测输出电流,当检测到输出电流异常时,经过中断输出、再次输出和故障判别后,并结合牵引网馈线继电保护装置,最终实现电流正常输出或者向系统发送故障告警。本发明所述的贯通式同相供电接触网馈线继电保护方法取代了原牵引网馈线保护的重合闸功能,实现了“软重合闸”的效果,减少了断路器的动作次数和故障电流对开关设备的冲击,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2763847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011573698.8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天津凯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中铁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牵引同相供电系统的双端电流比测距方法,S1:在采用同相供电模式的牵引供电系统中,在同一个供电区间中的每个牵引变电所以及每个分区所中各设置一台故障测距装置;S2:将牵引变电所以及分区所内的故障测距装置通过光纤进行连接通信,用于获取相邻所的电量数据,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交互。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牵引同相供电系统的双端电流比测距方法解决了故障发生时因非故障侧电流为零而不能准确测距的问题;此方法试用于运营线路中的各种闭合网孔回路,通过对两侧数据的处理,能快速准确计算出故障位置,满足运营中的铁路系统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763847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1573698.8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天津凯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中铁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牵引同相供电系统的双端电流比测距方法,S1:在采用同相供电模式的牵引供电系统中,在同一个供电区间中的每个牵引变电所以及每个分区所中各设置一台故障测距装置;S2:将牵引变电所以及分区所内的故障测距装置通过光纤进行连接通信,用于获取相邻所的电量数据,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交互。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牵引同相供电系统的双端电流比测距方法解决了故障发生时因非故障侧电流为零而不能准确测距的问题;此方法试用于运营线路中的各种闭合网孔回路,通过对两侧数据的处理,能快速准确计算出故障位置,满足运营中的铁路系统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08656501U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20958564.X
申请日:2018-06-21
Applicant: 天津凯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中铁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贯通式同相供电换流器站级控制装置,包括主控单元和通信单元、外部通讯接口,所述主控单元通过外部通讯接口连接当地后台控制系统和调度中心控制系统;所述主控单元通过PCIE控制器连接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连接换流器,每个所述通信单元连接两个换流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贯通式同相供电换流器站级控制装置可实时监测贯通式同相供电换流器的工作状态,实现了站级控制,它具有数据采集、信息收发与命令转发的功能,可将换流器的实时数据上传至当地后台控制系统或者远方调度中心,也可接受当地后台控制系统或者远方调度中心发来的控制命令,并转发给换流器。
-
公开(公告)号:CN208691006U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20959163.6
申请日:2018-06-21
Applicant: 天津凯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中铁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贯通式同相供电设备控制系统,包括站级同相供电控制单元、通信管理装置、继电保护装置;所述站级同相供电控制单元为多个,所述站级同相供电控制单元和继电保护装置通过系统通信网络连接通信管理装置;所述站级同相供电控制单元包括一个以上的站级同相供电控制装置,所述站级同相供电控制装置连接换流器,所述站级同相供电控制装置用于采集换流器的工作状态信息,并向换流器发送控制指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贯通式同相供电设备控制系统实现了对站级同相供电控制装置的统一控制,实时监控换流器的运行数据,有效的保障了换流器的正常运行,减少了人力投入。
-
公开(公告)号:CN112332382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045376.6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天津中铁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柔性牵引网的继电保护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柔性牵引网继电保护不完善、不可靠、不灵敏的问题。所述继电保护方法,为变电所、分区所配置保护装置并搭建局域网,再由变电所保护装置采集本所及邻所的母线电压、各开关的电流及位置状态并判断运行方式,当母线电压小于预设阈值时,选取进线开关电流为基准电流方向,通过电流相对比相计算其余各开关的电流方向,并与真值表中的电流方向比对;当与真值表一致时,确定故障位置并跳对应开关。本发明可快速、准确地切除故障点,减少停电时间,缩小停电范围,提高牵引网安全可靠性;同时,可自适应所有的运行方式,不需要人工调整定值,并能避免调整定值时人为失误,减少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929705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731101.6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天津凯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直流断路器动触头分合闸装置,包括相接触连接的辅助信号机构和联动机构;联动机构包括动触头、滑块、拨叉和弧触头,动触头与直流断路器的铜排铰接,滑块设置在动触头上,拨叉设置在动触头的外围,并与滑块卡合,拨叉远离滑块的一端与电磁执行机构相连,弧触头转动设置在动触头的顶端,且弧触头的一端部与动触头的顶端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辅助信号机构包括辅助触点构件和分闸构件,分闸构件的分闸杆与辅助触点构件的分闸轴接触,分闸构件的分闸端头与动触头底部接触连接。本申请可实现分合闸装置的快速响应,减少分合闸所用的时间,系统整体稳定性高,提升了产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937988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18996.8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天津凯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津铁供电有限公司
IPC: G01R31/327 , G01R31/54 , G01R19/10 , G01R19/00 , G01R19/16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带时标遥测的继电保护变送器的故障判断方法以及装置,该继电保护变送器的故障判断方法包括:获取第一馈线的电流值,获取第二馈线的电流值,获取进线的电流值,根据第一馈线的电流值、第二馈线的电流值以及进线电流值,计算得到电流偏差,根据电流偏差以及故障启动条件,确定是否启动故障诊断操作。通过比较同一时间点的第一馈线的电流值、第二馈线的电流值以及进线电流值的电流偏差是否一致,可快速准确地判断变送器是否发生故障,具有较高的故障识别准确率,大大减少了因故障延误造成的风险,显著提高地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66623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27232.7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天津凯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暂态突变电流的牵引网故障测距方法、系统及介质,获取每个区所的实测电流集,得到每个区所的突变电流集;根据线路短路故障判据和所有突变电流集,判断是否存在线路短路故障,并查找出至少一个潜在故障区所;依次得到每个潜在故障区所中的目标故障区段、故障位置指数、本侧横联线暂态突变积聚电流之差和对侧横联线暂态突变积聚电流之差;进而计算得到每个潜在故障区所中的目标故障距离;根据所有目标故障距离得到待测牵引网的故障测距结果。本发明基于暂态量中的突变电流确定出故障所在的区段,并准确计算出故障距离牵引所的距离,以局部通信和分布式故障处理的方式来实现全并联AT牵引系统不同线路故障的高精度故障测距。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