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异丙烯基苯酚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950A

    公开(公告)日:1993-09-08

    申请号:CN93101421.2

    申请日:1993-02-17

    IPC分类号: C07C39/19 C07C37/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对异丙烯基苯酚的方法,对原有方法中碱性催化剂加入方式进行了改进,使碱性催化剂水溶液直接与反应原料混合后加入反应物系,这样既避免了高温减压下,碱性催化剂水溶液与原料分别加入反应物系时因水分挥发造成的催化剂结疤现象,又避免了催化剂单独与酚类化合物混合后再与原料分别进料所造成的酚类化合物的浪费和给后续工序带来的不便。

    熔融酯交换法制备聚碳酸酯的方法及其所使用的催化剂

    公开(公告)号:CN101125917B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0710058607.5

    申请日:2007-08-06

    申请人: 天津大学

    IPC分类号: C08G64/2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熔融酯交换法制备聚碳酸酯的方法及其所使用的催化剂,属于聚碳酸酯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复合催化剂,包括:乙酰丙酮基金属配合物和含氮碱性化合物;一种制备聚碳酸酯的方法,通过芳族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酯进行熔融酯交换反应,所用的催化剂为上述复合催化剂。每1摩尔二羟基化合物,乙酰丙酮基金属配合物用量为10-8~10-4摩尔,含氮碱性化合物使用量为10-5~10-2摩尔。反应在100℃~32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交换反应在逐渐或分段减压,从133毫巴至1毫巴以下,不断蒸出一元酚。本发明能够生产具有良好色相和较少支化交联的聚碳酸酯,同时对聚碳酸酯产品的保存和后加工十分有利。

    熔融酯交换法制备聚碳酸酯的方法及其所使用的催化剂

    公开(公告)号:CN101125917A

    公开(公告)日:2008-02-20

    申请号:CN200710058607.5

    申请日:2007-08-06

    申请人: 天津大学

    IPC分类号: C08G64/2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熔融酯交换法制备聚碳酸酯的方法及其所使用的催化剂,属于聚碳酸酯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复合催化剂,包括:乙酰丙酮基金属配合物和含氮碱性化合物;一种制备聚碳酸酯的方法,通过芳族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酯进行熔融酯交换反应,所用的催化剂为上述复合催化剂。每1摩尔二羟基化合物,乙酰丙酮基金属配合物用量为10-8~10-4摩尔,含氮碱性化合物使用量为10-5~10-2摩尔。反应在100℃~32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交换反应在逐渐或分段减压,从133毫巴至1毫巴以下,不断蒸出一元酚。本发明能够生产具有良好色相和较少支化交联的聚碳酸酯,同时对聚碳酸酯产品的保存和后加工十分有利。

    芳族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酯制备聚碳酸酯用催化剂中和处理方法及所使用的中和剂

    公开(公告)号:CN101125918A

    公开(公告)日:2008-02-20

    申请号:CN200710058606.0

    申请日:2007-08-06

    申请人: 天津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芳族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酯制备聚碳酸酯用催化剂中和处理方法及所使用的中和剂,属于聚碳酸酯制备技术领域。用于对制备聚碳酸酯催化剂进行中和的中和剂,其特征在于,该中和剂为磺酸酯类化合物,其化学通式为:R1SO3R2;其中R1为H、烷基、芳基、烷基芳基;R2为烷基、芳基、烷基芳基。一种对制备聚碳酸酯催化剂进行中和的方法,反应物为芳族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酯,催化剂为乙酰丙酮基金属配合物和含氮碱性化合物,反应结束后加入中和剂对碱性催化剂进行中和,该中和剂为上述中和剂。通过对残余催化剂中和,可以得到具有再加工性能稳定的聚碳酸酯。

    芳族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酯制备聚碳酸酯用催化剂中和处理方法及所使用的中和剂

    公开(公告)号:CN101125918B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0710058606.0

    申请日:2007-08-06

    申请人: 天津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芳族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酯制备聚碳酸酯用催化剂中和处理方法及所使用的中和剂,属于聚碳酸酯制备技术领域。用于对制备聚碳酸酯催化剂进行中和的中和剂,其特征在于,该中和剂为磺酸酯类化合物,其化学通式为:R1SO3R2;其中R1为H、烷基、芳基、烷基芳基;R2为烷基、芳基、烷基芳基。一种对制备聚碳酸酯催化剂进行中和的方法,反应物为芳族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酯,催化剂为乙酰丙酮基金属配合物和含氮碱性化合物,反应结束后加入中和剂对碱性催化剂进行中和,该中和剂为上述中和剂。通过对残余催化剂中和,可以得到具有再加工性能稳定的聚碳酸酯。

    制备高分子量缩聚物的方法与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875720A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1010216327.4

    申请日:2010-07-02

    申请人: 天津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制备高分子量缩聚物的方法与设备。该方法是将原料单体的熔融混合物或由此熔融混合物反应得到的熔融预聚物送入一种立式缩聚反应设备,在该反应设备内,在所需的温度、压强和催化剂条件下,令其由一种特殊的分布器分散开来,经过空间运动均匀分布到一种包含巨大内部表面的特殊的金属网络结构体上,再在重力作用下沿该结构体内的金属网络表面曲折地流向设备底部,在上述运动过程中完成规定的缩聚反应,得到预期分子量的缩聚产物。该方法具有设备体积利用率高、液相表面大、脱挥阻力小、产品质地优良的特点。

    芳族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酯制备聚碳酸酯用催化剂中和处理方法及所使用的中和剂

    公开(公告)号:CN100572418C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710058605.6

    申请日:2007-08-06

    申请人: 天津大学

    IPC分类号: C08G64/30 C08K5/5415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芳族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酯制备聚碳酸酯用催化剂中和处理方法及所使用的中和剂,属于聚碳酸酯制备技术领域。用于对制备聚碳酸酯催化剂进行中和的中和剂,其特征在于,该中和剂至少包含一种有机硅磷酸酯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以下通式:其中R、R1、R2为H或三甲基甲硅烷基-Si(CH3)3,n=0~50,m=0~50。一种对制备聚碳酸酯催化剂进行中和的方法,反应物为芳族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酯,催化剂为乙酰丙酮基金属配合物和含氮碱性化合物,反应结束后加入中和剂对碱性催化剂进行中和,该中和剂为上述中和剂。通过对残余催化剂中和,可以得到具有再加工性能稳定的聚碳酸酯。

    芳族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酯制备聚碳酸酯用催化剂中和处理方法及所使用的中和剂

    公开(公告)号:CN101121782A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710058605.6

    申请日:2007-08-06

    申请人: 天津大学

    IPC分类号: C08G64/30 C08K5/5415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芳族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酯制备聚碳酸酯用催化剂中和处理方法及所使用的中和剂,属于聚碳酸酯制备技术领域。用于对制备聚碳酸酯催化剂进行中和的中和剂,其特征在于,该中和剂至少包含一种有机硅磷酸酯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以下通式:其中R、R1、R2为H或三甲基甲硅烷基-Si(CH3)3,n=0~50,m=0~50。一种对制备聚碳酸酯催化剂进行中和的方法,反应物为芳族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酯,催化剂为乙酰丙酮基金属配合物和含氮碱性化合物,反应结束后加入中和剂对碱性催化剂进行中和,该中和剂为上述中和剂。通过对残余催化剂中和,可以得到具有再加工性能稳定的聚碳酸酯。

    对异丙烯基苯酚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553C

    公开(公告)日:1995-08-23

    申请号:CN93101421.2

    申请日:1993-02-17

    IPC分类号: C07C39/19 C07C37/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对异丙烯基苯酚的方法,对原有方法中碱性催化剂加入方式进行了改进,使碱性催化剂水溶液直接与反应原料混合后加入反应物系,这样即避免了高温减压下,碱性催化剂水溶液与原料分别加入反应物系时因水分挥发造成的催化剂结疤现象,又避免了催化剂单独与酚类化合物混合后再与原料分别进料所造成的酚类化合物的浪费和给后续工序带来的不便。

    生产聚碳酸酯的卧式单转筒搅拌脱气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2487736Y

    公开(公告)日:2002-04-24

    申请号:CN01222198.8

    申请日:2001-05-10

    申请人: 天津大学

    IPC分类号: C08G64/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产聚碳酸酯的卧式转筒搅拌脱气反应器。该反应器是在壳体内设一转筒,转筒内设有隔板,并在转筒区段间内填充填料,在转筒外周设置支撑隔板及刮板,支撑隔板的外周凹槽配置滚柱,滚柱与转筒内壁保持有适当的间隙。本实用新型同现有的反应器相比,具有挥发面积大,物料成膜、表面更新好,气体易于逸出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物料粘度大、轻组份气体急需排出的反应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