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33399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373945.1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的一种低碳导向的城轨建筑设计方法及系统,属于智慧城市领域。首先为待建城轨站点划定一预设范围,在所述预设范围内,充分利用兴趣点的出行大数据以总结出兴趣点的出行习惯,并形成兴趣点画像,进而根据兴趣点的特点进行分类,从而根据同一类兴趣点选取几何中心以作为进出站口,从而可令进出站口的设置最大限度的满足前往兴趣点人流的需要,从而降低人员出行的碳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91169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1162360.7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F17/11 , G06F17/18 ,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生产性城轨工程碳汇潜力智能评估方法及系统,涉及碳汇潜力智能评估领域,仅根据生产性城轨工程BIM设计成果,即可通过BIM软件实现生产性城轨工程碳汇潜力智能评估各项数据处理,整个过程包含了提取、计算、审查的全流程,形成一套完备的运作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实现在工程设计规划阶段对碳汇、碳中和的潜力进行预判,使得生产性城轨工程碳汇潜力智能评估的效率和准确度均大幅提高,同时确定了城轨工程的评估标准,确保了工程碳中和、碳达峰效果,可进一步提升该类工程的质量进而提升工程在碳中和、碳达峰方面的整体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949414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630133.7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城轨工程建筑节能设计方法及系统,将每个城轨站点相对应的多个进出口作为分析目标,根据每个第一进出口相对应的多个第一建筑生成多个第一建筑画像,从而根据多个所述第一建筑画像得到多个第一进出口画像,结合所述第一进出口的历史人群出行规律得到第一照明控制策略,另外,根据多个所述第一进出口画像和由乘客上下车时的服饰对比情况,获得第一空调控制策略,从而以时间区间的维度对所述第一照明控制策略和所述第一空调控制策略进行整合,以获得所述第一城轨节能调整策略。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使得城轨站点内的照明策略和空调运行策略更符合用户的实际需要,从而有效的降低城轨站点的能源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813340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73977.1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的一种城轨智慧建筑设计方法及系统,属于智慧城市领域。可结合待建城轨站点连通的城轨线路、周边的建筑群特点来进行客流量预估,并且还考虑了由自驾转变为城轨出行的转变客流,对待建城轨站点的客流量进行了准确预估,并且结合已有城轨站点的规划方案,得到了所述待建城轨站点的规划方案,使得最终得到的BIM模型符合实际需要,并大大节省了城轨站点规划设计的人工成本,提升了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133400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373977.1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的一种城轨智慧建筑设计方法及系统,属于智慧城市领域。可结合待建城轨站点连通的城轨线路、周边的建筑群特点来进行客流量预估,并且还考虑了由自驾转变为城轨出行的转变客流,对待建城轨站点的客流量进行了准确预估,并且结合已有城轨站点的规划方案,得到了所述待建城轨站点的规划方案,使得最终得到的BIM模型符合实际需要,并大大节省了城轨站点规划设计的人工成本,提升了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13339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73945.1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的一种低碳导向的城轨建筑设计方法及系统,属于智慧城市领域。首先为待建城轨站点划定一预设范围,在所述预设范围内,充分利用兴趣点的出行大数据以总结出兴趣点的出行习惯,并形成兴趣点画像,进而根据兴趣点的特点进行分类,从而根据同一类兴趣点选取几何中心以作为进出站口,从而可令进出站口的设置最大限度的满足前往兴趣点人流的需要,从而降低人员出行的碳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95737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639515.5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F30/13 , G06Q50/26 , G06F17/11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生产性城轨工程碳汇指标智能统计与分析方法及系统,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数字化领域,所述系统包括:确定统计区域范围、车站中心坐标及每个车站功能辐射范围,根据统计区域范围内每个车站功能辐射范围的碳汇评估程度值,确定该统计区域范围内城轨工程碳汇指标范围,整个过程通过BIM的二次开发功能实现,降低了人工提取数据、处理数据的主观性造成的影响,提高了处理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使得数据的整体可靠性提升,并且充分考虑了生产性城轨工程与功能辐射范围之间的关系,结合功能辐射范围的碳汇数据,得到了统计范围内碳汇指标范围,实现了很好的协同与关联。
-
公开(公告)号:CN11630793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553856.0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生产性城轨工程碳中和数字化评估与设计协同方法及系统,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碳中和及数字化领域,通过BIM软件二次开发实现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碳中和数据的自动提取,大大的节省了人力,经过计算交付率,进一步提高了提取的数据的准确率;通过对城轨工程碳净排放量进行评估设计,并关联轨道交通工程碳中和数字化评估数据,使得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碳中和数字化评估与设计过程高度集成。本发明代替人工转化,整个过程包含了提取、计算、导入、评估、补偿的全流程,形成一套完备的运作系统,自动化程度高,使得评估与设计的效率和准确度均大幅提高,确保了工程设计质量,提高了针对碳中和指标下的数字化设计效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