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系统、储能系统热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13778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280095499.1

    申请日:2022-07-05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储能系统热管理的方法和装置,该系统包括多个电池和液冷系统;液冷系统包括与多个电池对应的多个水泵和热管理单元;热管理单元用于确定热失控的电池单体所在的第一电池,并开启所述第一电池对应的第一水泵,以对第一电池进行降温。通过向储能系统的每个电池都配备对应的水泵,使得电池内部的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时,仅需控制液冷系统的热管理单元开启对应的水泵,即可对该电池进行精准降温,可以提高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并降低液冷系统的功耗。

    级联储能系统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722032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1477093.2

    申请日:2023-11-08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级联储能系统,级联储能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级联子系统,级联子系统包括电池系统、适配电路和变流装置,适配电路包括正极支路和负极支路,正极支路的第一正极支路与电池系统及变流装置的正极连接,正极支路的第二正极支路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正极支路的两端之间,第二正极支路设置有正极钳位电阻,负极支路的第一负极支路与电池系统及变流装置的负极连接,负极支路的第二负极支路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负极支路的两端之间,第二负极支路设置有负极钳位电阻,第一正极支路上设置有正极电感,第一负极支路上设置有负极电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级联储能系统,能够降低储能系统的共模电流,提高储能系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系统、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171505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180054571.1

    申请日:2021-05-31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系统、电池以及用电装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单体包括:电极组件;外壳组件,用于容纳电极组件且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位于电极组件沿第一方向的两侧;泄压机构,设置于第一侧板;以及支撑构件,设置于电极组件和第一侧板之间并用于支撑电极组件,支撑构件设有通道,通道用于将第二侧板和支撑构件之间的气体引导至泄压机构,以使泄压机构在压力达到阈值时致动并泄放压力。第二侧板面向电极组件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凹部,第一凹部被配置为容纳电极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本申请能够在保证电池单体的容量的前提下,提高在电池单体热失控时的排气速率,提高电池单体的安全性。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882125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211441844.0

    申请日:2022-11-17

    Inventor: 陈小波 顾明光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其中,电池单体的外壳包括一体成型的非薄弱区和薄弱区,外壳设置有槽部,非薄弱区形成于槽部的周围,薄弱区形成于槽部的底部,薄弱区被配置为在电池单体泄放内部压力时被破坏。薄弱区的硬度为H1,非薄弱区的硬度为H2,H1>H2。薄弱区的硬度大于非薄弱区的硬度,提高了薄弱区的硬度,从而提高了薄弱区的强度,降低薄弱区在电池单体正常使用条件下被破坏的风险,能够有效提高电池单体的使用寿命。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663389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211442032.8

    申请日:2022-11-17

    Inventor: 顾明光 陈小波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其中,电池单体的外壳包括一体成型的非薄弱区和薄弱区,外壳部件冲压成型有槽部,非薄弱区形成于槽部的周围,薄弱区形成于槽部的底部,薄弱区被配置为在电池单体泄放内部压力时被破坏。其中,薄弱区的最小厚度为A,非薄弱区的最小厚度为B,0.05≤A/B≤0.95。这样,能够达到细化薄弱区晶粒的目的,提高薄弱区的材料力学性能,提高了薄弱区的韧性和抗疲劳强度,降低薄弱区在电池单体正常使用中被破坏的风险,提高电池单体的使用寿命,并降低电池单体在热失控时发生爆炸的风险。

    电池及用电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75350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280089523.0

    申请日:2022-10-09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及用电装置,其中,电池(100)包括:箱体组件(1),其内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腔(A)和排气通道(B),箱体组件(1)设有第一泄压部件(3);电池单体(2),设在箱体组件(1)内且位于第一腔(A)之外,电池单体(2)具有第二泄压部件(21),被配置为将电池单体(2)的排出物释放至排气通道(B);和第一阻挡部件(4),设在第一腔(A)内,被配置为延长排出物从第一腔(A)到达第一泄压部件(3)的路径。

    电池和用电设备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75347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280089559.9

    申请日:2022-10-31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10)和用电设备。该电池(10)包括:箱体(11),包括电气腔(11a);电池单体(20),容纳于电气腔(11a),电池单体(20)的第一壁(21)设置有泄压机构(213);支撑部件(13),附接于第一壁(21),支撑部件(13)被配置为在泄压机构(213)致动时,电池单体(20)的排放物穿过支撑部件(13)排出所述电气腔(11a),支撑部件(13)设置有加强结构(14)。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电池(10)的安全性能。

    电池及其相关装置、制备方法和制备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15670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424485.0

    申请日:2020-07-10

    Abstract: 一种电池(10)及其相关装置、制备方法和制备设备。该电池(10)包括多个电池单体(20),所述多个电池单体(20)中的至少一个电池单体(20)包括泄压机构(213),所述泄压机构(213)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电池单体(20)的内部压力达到阈值时致动以泄放所述内部压力;以及汇流部件(12),用于电连接所述多个电池单体(20);其中,所述泄压机构(213)与所述汇流部件(12)分别被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电池单体(20)的不同侧,以使得在所述泄压机构(213)致动时来自所述至少一个电池单体(20)的排放物沿远离所述汇流部件(12)的方向排放。通过泄压机构(213)和汇流部件(12)的这种布置方式,使得电池(10)的安全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泄压装置、外壳、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98115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80060588.2

    申请日:2022-06-02

    Inventor: 陈小波 顾明光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泄压装置、外壳、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其中,泄压装置用于电池单体,泄压装置局部形成有薄弱区,薄弱区用于在电池单体泄放压力时破裂,薄弱区的厚度为a,薄弱区的硬度为A,满足:5HBW/mm≤A/a≤10000HBW/mm。将薄弱区的硬度与薄弱区的厚度的比值设置在合理范围内,既能够使得薄弱区在电池单体正常使用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强度,泄压装置不易在薄弱区位置发生破裂,提高电池单体的使用寿命,又能够使得泄压装置在电池单体热失控时能够通过薄弱区及时泄压,降低电池单体发生起火、爆炸的风险,提高电池单体的安全性。

    用于电池单体的外壳、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33751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280034250.X

    申请日:2022-04-24

    Inventor: 陈小波 顾明光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电池单体的外壳、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外壳包括泄压机构。其中,泄压机构包括:本体;第一薄弱部,设置于本体,第一薄弱部具有两个第一自由端,两个第一自由端的连线与第一薄弱部不完全重叠并且共同界定出泄压部;以及第二薄弱部,设置于本体,第一薄弱部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第一投影和第二薄弱部在平面上的第二投影不相交,第一方向为泄压部的厚度方向,其中,泄压部被配置为在电池单体内部的压力或温度达到阈值时,以第一薄弱部为边界打开并朝向第二薄弱部所在的一侧翻转。本申请实施例方案可以提高泄压机构的抗破坏能力,促进电池单体的有效泄压,并且提高电池单体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