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5846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09824.8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减美拉德反应中丙烯酰胺的茶特征性成分组合物,通过将茶特征性成分表儿茶素(EC)、没食儿茶素(GC)、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茶红素和茶黄素这五种物质中的至少3种进行复配,复配的组合物有降低食品中美拉德反应副产物丙烯酰胺的作用。本发明的组合物中,由表儿茶素(EC)、没食儿茶素(GC)、没食儿茶素(GC)和茶红素组成的组合物对美拉德副产物丙烯酰胺的消减效果最好,在模拟体系中,丙烯酰胺的消减率可高达75%。本发明的组合物可应用于烘焙食品或煎制食品中,尤其是面包、曲奇饼干、薯片等烘焙食品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00000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59814.7
申请日:2021-03-1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B01J20/04 , B01J20/30 , D21H27/30 , D21H27/08 , D21D1/02 , D21F11/14 , D21H25/04 , D21H25/06 , A23F3/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除氟吸附剂和除氟吸附滤纸的制备方法以及它们的应用,属于氟离子选择性去除领域。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滤除食品中氟离子的生物质滤纸的制备方法,其中以废弃生物壳类的再利用提供钙源,掺杂镁离子合成的镁掺杂羟基磷灰石作为吸附剂,附着于两层不同的纤维素间制备出滤除氟离子的生物质滤纸,本申请的应用形式多样,主要以生物质滤纸为主的高效方便滤除技术。本申请以制备方便的化学沉淀法合成,机械打浆法附着,从而起到增强滤除氟离子的成效。与传统的吸附方法相比,本申请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符合实际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006118B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810811800.X
申请日:2018-07-2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茶树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茶树叶片中氟含量的种植方法,培育低氟春茶时采用根施法,在第一年冬季12月底前,采用茶行滴水线开沟深15‑20cm,宽9‑10cm,将根部硒肥施入沟内覆土;培育低氟夏秋茶时采用叶面喷施法,在第二年夏秋茶采摘前,先将茶树进行修剪,在茶树萌发前和萌发后,将叶面硒肥均匀喷洒于茶树叶面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生物炭和腐殖酸来改变土壤中氟的赋存形态,降低茶树根系吸收氟离子,同时利用酵素菌来共同改善土壤的酸性环境,促进亚硒酸盐以阴离子状态存在,使得茶树根系跟好的吸收亚硒酸盐,起到综合治理降低茶树叶片氟含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543150B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510036645.5
申请日:2015-01-2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23F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氟速溶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茶叶粉碎、浸提、过滤,经过滤后所得茶叶提取液通过300‑3000道尔顿的膜脱氟,然后浓缩到干物质含量为20%‑40%再经干燥后即为低氟速溶茶粉。本发明工艺简单,用纯物理手段,脱氟率高,茶叶中其他有效成分的损失低,而且不会因添加降氟剂方法由于降氟剂清洗不干净导致茶制品被污染。整个过程为物理过程,没有产生危害过程,产品安全可靠。同时该工艺同样适用于茶叶提取类深加工产品的脱氟。
-
公开(公告)号:CN105561931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0933471.2
申请日:2015-12-1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B01J20/24 , C02F1/28 , C02F10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4 , C02F1/286 , C02F1/288 , C02F210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羧甲基淀粉钠进行改性制得的生物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本发明首先通过将羧甲基淀粉钠浸没于0.1~0.3mol/L的锆、铝的金属离子溶液或锆铝的金属离子混合溶液中,在一定温度下搅拌一定时间后加入一定浓度碱溶液调节反应溶液的pH值后继续搅拌一定时间。改性后洗涤数次去除可溶性盐,烘干即可得到基于羧甲基淀粉钠的生物除氟剂。对氟的吸附量约60mg/g,其吸附容量远高于其他生物吸附剂。本发明利用羧甲基淀粉钠为原料制备吸附剂,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吸附能力高等特性,同时也为饮用水及茶叶降氟措施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生物吸附剂的制备过程反应条件温和,工艺路线简单易行,易于工业化操作,具备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879553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065698.5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贝莱斯芽孢杆菌在茶叶降氟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菌株的应用技术领域;该菌株属于贝莱斯芽孢杆菌,命名为Bacillus velezensis Y500,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4562,有益效果:本发明提出的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Bacillus velezensis Y500,对于氟元素具有很好的耐受性,可以对氟元素进行吸附和积累,该菌株以及保留此活性菌种的传代株能够应用于茶叶降氟处理,作为微生物菌肥降低茶叶中氟含量,提高茶叶品质提供研究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887955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65694.7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氟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制备的菌剂;该菌株属于贝莱斯芽孢杆菌,命名为Bacillus velezensis Y500,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其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4562,保藏日期为2024.3.25。该微生物的生长适宜温度为15‑37℃,生长适宜的pH值范围为5.0‑9.0。有益效果:该菌株对于氟元素具有很好的耐受性,可以对氟元素进行吸附和积累,该菌株以及保留此活性菌种的传代株能够应用于水体除氟和茶叶降氟处理,为改善氟污染、提高茶叶品质提供研究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542071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0872172.2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吊白块含量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包括:混合多巴胺、间苯二酚和待测样品得到混合溶液,充分反应后检测所述混合溶液的荧光强度,将检测结果和吊白块标准曲线对比得到所述待测样品中吊白块含量。本发明基于多巴胺和间苯二酚的反应原理提供了一种检测食品中吊白块含量的方法,其样品处理简单、基质耐受性强、准确性高,对于粉丝、面粉、米粉以及多种其他食品中吊白块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249296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10737134.1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树新鲜组织原生质体的分离与纯化方法,属于木本植物原生质体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以茶树自然茶园中茶树根、嫩茎和叶片(嫩叶和老叶)等新鲜器官组织及多品种嫩片(紫鹃、黄山白茶、黄魁和舒茶早)为研究材料进行复合酶解,释放后经纯化获得的原生质直径小于20μm,细胞器清晰可见;原生质体数量大于106/g(FW),不同茶树器官的原生质体活力均大于88%。该制备方法具有稳定、高效、操作简单和茶树材料要求低等优点,为茶树基因改良和基因功能等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6472958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610826190.1
申请日:2016-09-1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B01J2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选择性降低高氟食品中氟离子的方法,属于氟离子选择性去除领域。本发明方法利用MOFs材料作为高氟食品茶叶和南极磷虾酶解液的吸附剂,有效去除了食品中的氟离子;小分子的氟离子进入MOFs多孔中,与金属离子上的OH‑进行离子交换。本发明方法,利用的是食品安全的吸附剂,处理时间仅需2~10min,处理效率高,而且几乎不会影响食品中原有的风味物质/活性物质/营养物质的成分和含量。本发明方法非常适合应用于高氟砖茶茶汤、茶叶深加工低氟茶制品制备或者高氟南极磷虾酶解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