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34146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105468.6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啶虫脒和苦皮藤素的杀虫组合物,啶虫脒和苦皮藤素的重量配比为15∶1-1∶30,优选15∶1、1∶5。本发明的组合物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可减少药剂的使用量,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并有益于延缓害虫草地贪夜蛾抗药性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942303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73953.X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M1/04 , A01M1/22 , A01M1/10 , H04N23/50 , G06V10/143 , G06V10/82 , G06T7/6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生态光控害虫诱捕装置,属于林木害虫智能化诱捕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相关的害虫诱捕装置无法根据昆虫种类的差异灵活调整光的颜色的问题;包括摄像头、数据处理设备和光源装置,摄像头用于采集害虫的影像数据;数据处理设备与摄像头通信连接,以接收影像数据,数据处理设备包括识别计数模块,用于根据影像数据确定第一害虫种类;第一害虫种类为所有害虫种类中占比最大的害虫种类;光源装置可调节其发出的光的波长,数据处理设备与光源装置通信连接,数据处理设备还包括波长调节模块,用于将第一害虫种类与预设的害虫光谱敏感性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光源装置的第一波长数据,并根据第一波长数据调节光源装置发出的光的波长。
-
公开(公告)号:CN110934145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911105466.7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啶虫脒和杀虫双的杀虫组合物,啶虫脒和杀虫双的重量配比为30∶1‑1∶15,优选1∶1、1∶15。本发明的组合物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可减少药剂的使用量,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并有益于延缓害虫草地贪夜蛾抗药性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0934145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105466.7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啶虫脒和杀虫双的杀虫组合物,啶虫脒和杀虫双的重量配比为30∶1-1∶15,优选1∶1、1∶15。本发明的组合物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可减少药剂的使用量,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并有益于延缓害虫草地贪夜蛾抗药性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990907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406974.8
申请日:2025-04-0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61K31/5415 , A61P39/02 , A23K20/137 , A23K50/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碱类物质解毒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尤其涉及亚甲基蓝或其盐在制备缓解噻虫嗪中毒的解毒剂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实验验证了亚甲基蓝或其盐可有效的控制、缓解和治疗噻虫嗪中毒症状,具有良好的解毒效果,同时可提前预防噻虫嗪中毒。因此,本发明提供的亚甲基蓝或其盐可用于包括药物等领域中,可有效降低包括鸟类、昆虫类动物由于噻虫嗪中毒造成的死亡,稳定了生物链循环,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65637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810543.5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15/89 , A01K67/033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蜜蜂胚胎显微注射的方法。本申请提供一种针对蜜蜂胚胎显微注射的方法,包括取蜜蜂2小时内产下的胚胎,固定,对固定后的胚胎进行显微注射。其中,显微注射采用特定内径与指尖长度的微量注射针,与待注射胚胎的夹角为30°~40°,以此方式进行注射能够有效提升注射后的胚胎存活率,并且操作简单,人为操作准确度要求低,有利于蜜蜂胚胎在蜂产品制备产业中的发展,进一步实现蜜蜂胚胎遗传转化技术的成熟建立,还有助于加快蜜蜂优良性状分子育种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934146B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1911105468.6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啶虫脒和苦皮藤素的杀虫组合物,啶虫脒和苦皮藤素的重量配比为15∶1‑1∶30,优选15∶1、1∶5。本发明的组合物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可减少药剂的使用量,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并有益于延缓害虫草地贪夜蛾抗药性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914770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400085.2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对雄蜂幼虫的毒性评价方法,包括:1日龄雄蜂幼虫用基础日粮适应性饲养3天;将健康的4日龄雄蜂幼虫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分为溶剂对照组和至少5个处理组,处理组的饲料包括基础日粮和不同浓度的农药,饲养1天后更换为基础日粮继续饲养2天,观察幼虫死亡情况;将健康的4日龄雄蜂幼虫进行慢性毒性试验,分为溶剂对照组和3个处理组,处理组的饲料包括基础日粮和浓度分别为LC5、LC10及LC30的农药,饲养4天后观察幼虫死亡情况,并将健康的幼虫转移至化蛹板中,观察幼虫的化蛹及羽化情况。所述评价方法揭示了农药对雄蜂幼虫的不利影响,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扩展性,有利于完善农药对雄峰安全性评价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208692100U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21419318.3
申请日:2018-08-3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监测昆虫的气味趋性行为的装置,属于农业器具技术领域。它包括筒体和Y形管,筒体的侧面上开设出气口和进气口,出气口位于进气口的上方,进气口与供气装置相连通,出气口与Y形管相连通,出气口上设置有过滤网;筒体的数量为两个;Y形管包括相互连通的三个支臂管,其中两个支臂管分别与两个筒体的出气口相连通;支臂管之间相互活动连接;支臂管上设置有泄气阀;昆虫进样口设置在Y形管的侧面上。针对现有的装置存在无法对昆虫气味趋性行为实时监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监测昆虫的气味趋性行为的装置,它可以实现对昆虫气味趋性行为的实时监测。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