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材料不连续塑性拉伸应变模型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0978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29139.2

    申请日:2024-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材料不连续塑性拉伸应变模型构建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分析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剪切带移动的简化模型;S2:分解剪切带相对于测点的时间;S3:构建步骤S2中每个特征时间对应的应变模型;S4:构建步骤S3中的特征时间段对应的应变模型并绘制时间‑应变曲线。本发明针对具有不连续塑性应变(或应变局域化)金属材料,在建立体现剪切带部分、无剪切带部分对局域应变和全域应变贡献的模型同时,便于深入区分理解剪切带部分、无剪切带部分在形成不连续塑性应变过程中的作用和贡献;另外采用本发明的模型构建方法及模型可编写成标准计算软件,进一步提高获取相关信息的效率。

    一种制备高抗粉化热镀锌镀层的合金化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99485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0948082.5

    申请日:2019-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备高抗粉化热镀锌镀层的合金化处理方法,属于钢材热浸镀锌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将冷轧带钢在金属清洗剂中进行碱洗、清水漂洗、电解脱脂、酸洗除氧化物、清水漂和洗炉内烘干的预处理,然后将预处理后的冷轧带钢浸入含有锌液的镀锅中进行热浸镀锌,得到镀锌后的冷轧带钢;将镀锌后的冷轧带钢进行连续退火处理:对镀锌后的冷轧带钢在一定的加热温度下进行加热,然后经过一定的保温时间进行保温处理,保温完成后冷却至450~470℃,最后制备得到热镀锌镀层合金化板。本发明通过控制合金化过程中的加热速度、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及冷却等工艺使得热镀锌镀层合金化板的抗粉化能力有显著提高。

    一种高饱和磁感应强度韧性铁基非晶纳米晶带材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86811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175757.5

    申请日:2022-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饱和磁感应强度韧性铁基非晶纳米晶带材,所述铁基非晶纳米晶带材的分子式为FexByCzMw,其中,x+y+z+w=100,M为潜在的带材表面晶化诱导元素,诱导元素为氧、硫、氮、磷、铜、硅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M的原子百分含量z为0.7‑5;铁基非晶纳米晶具有一定的表面晶化。Fe的原子百分含量x为70‑88。铁基非晶纳米晶带材的表面晶化度为0.5%‑7%。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饱和磁感应强度韧性铁基非晶纳米晶带材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上述高饱和磁感应强度韧性铁基非晶纳米晶带材及其制备方法,能够解决现有高饱和磁感应强度带材易脆断、成本高、样品形成能力低且热处理过程复杂的问题。

    一种用于杯底减薄的内置撑开机构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6988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769550.4

    申请日:2022-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杯底减薄的内置撑开机构及使用方法,内置撑开机构包括:减薄机构,减薄机构包括:连接柱、底座、电机、连接块、第一连杆、第一减薄板、导杆、滑块、第二连杆、第二减薄板、丝杆、移动块。本发明能够伸入钢管内部,并能够通过调节机构使得减薄板与钢管内壁贴合,能够对指定型号的钢管完成后续减薄工作,应用面广,实用性强,操作简单,能够广泛适用于管材减薄领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会对管材造成损伤,保证了管材后续的正常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技术中无缝钢管穿棒后对杯底进行切除,不仅导致材料利用率低,而且增加工序的问题。

    一种复合金属板轧机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055518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746190.6

    申请日:2022-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金属板轧机,包括安装支架、轧辊组件和冷却系统;所述轧辊组件包括设置于安装支架上的第一轧辊组和第二轧辊组,所述第一轧辊组内部设有高频振动器;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润滑液腔室和导振杆,所述冷却润滑液腔室固定于安装支架上,所述冷却润滑液腔室的一侧壁上设有高压进气管道,所述冷却润滑液腔室的另一侧壁上设有冷却润滑液出口,所述导振杆贯穿于冷却润滑液腔室设置,所述导振杆的一端与第一轧辊组连接,所述导振杆的另一端设有冷却润滑液通道,所述导振杆的侧壁上且对应于冷却润滑液腔室内的位置处设有若干个与冷却润滑液通道相通的出液口。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复合金属板的结合强度,同时能够对轧辊进行有效降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