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1693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1525335.6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B32B15/01 , B32B15/20 , B32B3/12 , B32B38/00 , B32B38/16 , G06F30/23 , G06F30/17 , B23P15/0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强度蜂窝板结构设计和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蜂窝板的结构设计,包括高强度蜂窝板,高强度蜂窝板由上、下面板和中间芯板三部分组成,且芯板为变厚度板围成的蜂窝形状连接而成,其棱边厚度沿边长方向呈一定的规律变化,每条边的中间部分附近厚度最大,六边形顶点处附近厚度最小,本发明中的高强度蜂窝板结构稳定、抗压强度高、抗变形能力强,轻量化效果明显,更适合航天器和大飞机上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048691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010989118.7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高纯钛薄带中制备面心立方相的方法,属于钛及钛合金轧制及热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密排六方(hcp)晶体结构高纯钛进行多步轧制,总压下量≥85%,得到轧态高纯钛薄带,然后对轧态薄带进行450~600℃退火0.5~8h,即可在hcp相基体中获得大量的面心立方(fcc)相。当退火时间0.5~3h,形成的fcc相呈现针状和板条状组织,组织的平均宽度0.2~0.3μm。当退火时间超过3h,fcc相主要为呈现板条状和颗粒状组织。Fcc相的含量随着退火时间的增加而增加,fcc相体积最高含量可达22%。
-
公开(公告)号:CN11358426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44795.4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21D1/18 , C21D6/00 , C21D8/00 , C22C38/0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8 , C22C38/52 , C22C38/54 , B21B23/00 , B21C3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S31035高合金奥氏体耐热钢中混晶的方法,属于合金钢加工工艺领域。本发明在常规S31035高合金奥氏体耐热钢管制备工艺:热挤压→冷轧→高温固溶处理基础上去掉冷轧环节,引入热轧工艺。热轧温度范围低于试样中M23C6溶解温度30℃~100℃在热轧过程中通过应变诱导连续晶界相M23C6析出对晶界施加钉扎,抑制再结晶晶粒长大。热轧后再经1200℃~1220℃高温固溶处理,晶界析出相M23C6全部回溶,组织完全再结晶,最终消除混晶,细化晶粒,组织均匀。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消除S31035高合金奥氏体耐热钢管中混晶,改善内部组织,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318565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137437.5
申请日:2020-03-03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带有嵌入式筋槽互锁的异种金属轧制复合方法,属于双金属复合板制备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S1、单侧凸筋轧制:利用平辊和带有沟槽的花纹辊相配合,对第一板坯进行轧制,使其单侧表面成型有凸筋;S2、预装轧制:将第二板坯与第一板坯进行嵌装,将第一板坯嵌入第二板坯内部形成链式连接,形成嵌装复合工件;S3、异步轧制:对嵌装复合工件进行异步成型轧制,形成异种金属复合板。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中双金属复合板结合强度总体偏低的问题,采用在异种金属接触上制造嵌入式筋槽,经异步轧制后实现筋槽互锁的轧制复合方法,利用机械式连接、生成互锁结构增加扩散几率结合的措施,以充分提高界面接触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732582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1030960.1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筒件拉深模具和高速拉深工艺,属于塑性材料加工领域。该模具包括互相配合的凸模和凹模,所述凸模包括圆柱凸台,所述凹模具有上端开口的拉深槽,所述拉深槽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圆台段、定径段和圆筒段,所述定径段的直径基本等于每一步拉深减薄后的工件直径;所述圆筒段的直径大于定径段的直径0.5mm~2mm。该工艺通过设置合理的拉深工艺参数和配合上述模具,能够在保证成品深筒件不产生较大质量缺陷的情况下,以较高的深冲速度进行拉深,有效地提高了深筒件的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623722B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611136704.7
申请日:2016-12-12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闭塞锻造成形模具,金属压力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刚性模座、浮动凹模、对称设置在下凹模座两侧的自动锁模装置,上凹模座的上端面两侧对称设置有卡槽,自动锁模装置包括摆动锁杆和驱动摆动锁杆摆动的动力机构,摆动锁杆顶部设置有与卡槽配合卡紧的锁头,上凹模与下凹模合模时,动力机构驱动摆动锁杆向靠近上凹模的方向摆动,直至锁头与卡槽接触并卡紧,上凹模与下凹模开模时,动力机构驱动摆动锁杆向远离上凹模的方向摆动,直至锁头脱离卡槽并复位。本发明不仅有利于增大合模压力,并实现了锁模装置对上下凹模锁紧、解锁的自动化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7008897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217933.X
申请日:2017-04-05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3/03 , B22F3/14 , B22F2003/1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末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属于粉末冶金领域,其解决了现有粉末成型技术的坯料和产品有疏松、气孔和微观不均匀等问题。本发明的模具包括外套模和石墨套管;所述的石墨套管设置在所述的外套模的中部空腔内,所述的石墨套管的外壁与所述的外套模的内壁贴合;所述的石墨套管两端各设置有一密封帽;所述的石墨套管内、两个所述的密封帽之间形成一试样容腔;本发明的方法包括粉末制样封装、模具安装、循环压力成型等步骤;本发明能强化粉末成分的扩散、反应,促进成分和组织的均匀化和致密化,能够获得致密度很高产品和坯料;同时也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有疲劳试验机设备的潜力和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658304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46966.7
申请日:2012-05-14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突缘的闭塞挤压成形方法,属于金属压力加工技术领域。该成形方法具体步骤是:首先制备突缘毛坯,然后将突缘毛坯在温度950~1200℃的范围内进行感应加热得到端部镦粗后的突缘镦粗件;将突缘镦粗件放入闭塞挤压成形模具中然后采用闭塞径向挤压方法一次成形得到突缘的挤压件;将挤压件的轴颈反挤压成形及内孔、飞边冲切,最后机械加工制备成突缘。本方法使用的闭塞挤压成形模具采用带锁钩合模装置的双浮动凹模结构,由上、下凸模对闭塞型腔内的突缘镦粗件实行径向挤压。本发明方法具有生产工艺紧凑、材料利用率高、突缘质量好和生产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748050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753371.0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G16C60/00 , G16C20/70 , G16C20/30 , G16C20/90 , G06F18/2411 , G06F18/243 , G06F18/214 , G06N5/01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于材料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高熵合金成分优化方法。本发明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指导高熵合金的设计和优化,以寻找高硬度七元高熵合金。通过收集并整理高熵合金的成分、相结构和硬度数据,形成原始数据集;补充特征数据并进行标准化处理,使用K折交叉验证法划分训练集和验证集;基于训练集,建立合金成分与硬度的回归模型和相结构分类模型;通过正确率、ROC‑AUC曲线、均方根误差和决定系数R2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并调整参数优化模型;基于优化后的模型搜索新型高熵合金,并进行实验验证,将结果更新到数据集中,以持续优化模型。本发明为七元高熵合金的设计提供科学的指导,有助于提高合金的性能和研发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8307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753648.X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价高强珠光体钢丝扭转韧性的方法,属于高强钢丝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在对高强度珠光体钢丝进行扭转测试时,实时动态观察初始阶段扭矩‑扭转角曲线锯齿屈服特征,结合初始阶段扭矩‑扭转角曲线的一阶导数是否出现震荡,以及未断裂扭转钢丝表面宏观分层角ω来判定钢丝的断裂方式,快速评价钢丝的扭转韧性。传统扭转韧性评价方法需要钢丝扭转测试直到断裂,测试的时间长,测试后期会出现钢丝两端夹持松动现象,影响测试精度。与传统测试方法相比较,本发明测试周期短、效率高、韧性评价精度高,对快速评价高强珠光体钢丝扭转韧性和优化钢丝生产工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