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18604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381613.X
申请日:2020-05-08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IPC: A01N59/02 , A01N47/34 , A01P3/00 , C05G3/00 , C05G3/50 , C05G3/60 , C05G5/10 , C05G5/12 , C05G5/20 , C05G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亚硒酸钠和甲基硫菌灵的杀菌组合物,活性成分包含亚硒酸钠和甲基硫菌灵,甲基硫菌灵和亚硒酸钠的重量配比为4:1-1:4;本发明的组合物可用于烟草病害的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08935071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705429.9
申请日:2018-07-02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IPC: A01H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H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授粉装置,属于农业器具技术领域。它包括收集器和螺线管,所述的收集器的底部开设有进穗口和排粉孔,所述的排粉孔与所述的螺线管相连通,所述的螺线管的表面开设有多个漏孔。针对现有的授粉装置花粉利用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收集器和螺线管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花粉的长时间缓慢掉落,使得雌穗可以在较长时间内接收掉落的花粉;同时花粉沿着螺线管一圈上的漏孔排出,使得雌穗顶部花丝授粉均匀,从而可以整体上提高雄穗花粉的利用率;该连续授粉装置适合盛花期内连续取粉和授粉,操作简便,特别适用于玉米等自花授粉作物的育种传代时的花粉获取和授粉。
-
公开(公告)号:CN108633728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395018.4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率保持玉米自交系群体数量以及基因多样性的传代方法,首先将准备传代的群体种子按照上一代编号分别准备三期玉米种子,设置三个玉米播种期,按照当地常规玉米播种期设置播种时间为第二期,按照三个玉米播种期分别播种三期玉米自交系种子;三期玉米自交系中,因雄穗开花过早雌穗吐丝过晚而不能正常授粉的株系,由后一期同编号株系的花粉替代同株授粉;雌穗吐丝过早雄穗开花过晚或退化无粉而不能正常授粉的株系,由前一期同编号的花粉替代同株授粉;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使性状优良而花期不协调的个体稳定传代,保持了自交系群体遗传基因多样性,可极大程度保证玉米自交系群体的个体数量,提高育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254475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710533351.2
申请日:2017-07-03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ZmMIKC2a基因调节玉米籽粒淀粉含量的方法,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包括:I)构建ZmMIKC2a基因过量表达载体,得到ZmMIKC2a基因过量表达植株;II)将目的玉米中的ZmMIKC2a基因敲除,获得ZmMIKC2a基因缺失植株。该方法利用ZmMIKC2a基因对玉米籽粒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正调控作用,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提高或降低目的玉米中直链淀粉含量和直链淀粉/总淀粉比例,获得具有高直链淀粉/低支链淀粉或高支链淀粉/低直链淀粉的转基因玉米新品种,对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具有特定功能的转基因玉米新品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900339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253714.7
申请日:2017-04-18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鲜食玉米品质品鉴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品质品尝鉴定的多品种鲜食玉米栽培处理方法,本发明首先通过分期播种的形式解决鲜食玉米不同品种因生育期不同而无法同期采收的问题,同时采用混粉自交与同期授粉前统一修剪花丝相结合,使得能够在同一时间点获得多个不同品种鲜食玉米果穗,无需冷冻储存,可直接统一送检用于品质鉴定,能够更真实的呈现不同品种鲜食玉米的外观和口感品质,提升鲜食玉米品质品尝鉴定的准确性,最大限度的保持了鲜食玉米的保鲜度、结实性和试验评价的真实性,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和人工保鲜成本,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省工省时、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91856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248004.0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IPC: A01D4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鲜玉米去皮机,包括:上料单元、运输单元、调整单元、预处理单元以及去皮机主体,通过各单元相互配合设置,可以避免新鲜玉米在运输时发生碰撞,从而提高新鲜玉米在后期包装成品时的品质,同时新鲜玉米在各单元进行运输时,能够实现有序调整上料,能够实现新鲜玉米更便捷有序的进入下一道工序,同时在新鲜玉米进行运输调整同一朝向进入预处理单元内,可以更好配合预处理单元对新鲜玉米的表皮进行蒸汽烫褶皱,从而更好的配合去皮机对新鲜玉米表皮进行去皮出来。
-
公开(公告)号:CN109287409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416583.0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鲜食玉米苗床制备提高育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包括制备苗床、种子催芽、苗床播种、育苗管理、工具准备、苗床取苗、大田移栽几个步骤。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所用工具取苗子件和开孔母件结构简单合理,容易操作,不易损坏,可反复使用;育苗基质就地取材,容易配制,使用取苗子件取苗和开孔母件开孔工序创新,使育苗移栽步骤简化,减轻劳动强度;制备的苗床基质与大棚内土壤耕作层直接相连,墒情一致的水、肥管控下垄体整苗、齐苗率达到95%以上,移栽成活率达到98%以上,单位面积合格果穗率达到93%以上,商品性价值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15634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367750.7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IPC: A01H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作物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多颜色授粉袋提高玉米杂交组合配制效率的方法,在有限的玉米花期时间内提高玉米杂交组合配制效率,对玉米人工套袋授粉关键环节的技术要点进行了步骤拆解并通过多颜色授粉袋标记跨时间段分步实施,该方法可以为玉米育种工作者同时开展多个父本测验种进行杂交组合配制提供参考,适合大量玉米杂交组合的配制。本发明相比现有传统授粉技术相比有效解决了育种家大规模开展玉米杂交组合配制现场授粉时测验种父本花期时间有限和现场人工挂牌的交叉操作工序时间和人员矛盾,具有以下显著优点:在相同的父本花期时间内,同等人员数量、劳务成本条件下玉米自交系杂交组合配制效率提升3倍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6858301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12509.9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2/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玉米加工领域。该玉米产品适于与其他谷物混合蒸煮,其制备方法包括:将在玉米植株授粉后的第30~35天内采收的玉米粒进行加工,其玉米粒的含水量为45~55%,玉米粒的淀粉含量为50~60%。该方法工艺简单,加工成本低,且能避免玉米中的营养物质的流失。所制得的玉米产品的皮渣率低、口感佳、营养价值丰富,且有浓郁的玉米风味,能够与其他谷物进行混合蒸煮。
-
公开(公告)号:CN106900339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710253714.7
申请日:2017-04-18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鲜食玉米品质品鉴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品质品尝鉴定的多品种鲜食玉米栽培处理方法,本发明首先通过分期播种的形式解决鲜食玉米不同品种因生育期不同而无法同期采收的问题,同时采用混粉自交与同期授粉前统一修剪花丝相结合,使得能够在同一时间点获得多个不同品种鲜食玉米果穗,无需冷冻储存,可直接统一送检用于品质鉴定,能够更真实的呈现不同品种鲜食玉米的外观和口感品质,提升鲜食玉米品质品尝鉴定的准确性,最大限度的保持了鲜食玉米的保鲜度、结实性和试验评价的真实性,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和人工保鲜成本,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省工省时、节约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