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65481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410004409.0
申请日:2014-01-06
申请人: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41
CPC分类号: G06F3/0412 , G06F3/044 , G06F2203/04103 , G06F2203/04111 , Y10T29/49155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结构,包含有一基板,该基板上规划有一显示区以及一围绕该显示区的周边区,至少一接合垫,位于该周边区内,以及至少一补强片,位于该周边区内,且位于该接合垫的周边。本发明在接合垫周边设置补强片,补强片可优先承受后续制程的应力破坏,有效防止接合垫在后续制程中被破坏。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触控装置的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123022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310145039.8
申请日:2013-04-24
申请人: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41
CPC分类号: G06F1/181 , G06F1/16 , G06F1/1628 , G06F2203/04107 , G06F2203/04809 , H04M1/0249 , H04M1/0266 , H04M1/0283 , H05K5/0017 , Y10T428/2456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盖板结构,包括:一盖板,具有一可视区以及一周围区,其中周围区位于可视区的至少一侧,且周围区包括一图案区;一图案化遮蔽层,设置于盖板上,且位于周围区内,其中图案化遮蔽层包括至少一镂空结构设置于图案区内,且图案区内还界定有一围绕于镂空结构的外切边框区,外切边框区的框缘与镂空结构的最突出的外切边缘重叠;一装饰层,设置于周围区内,且覆盖于镂空结构上,其中装饰层的面积大于外切边框区的面积,且装饰层的图案形状对应于外切边框区的边框形状。采用本发明的盖板结构的触控面板,可改善贴合固态光学胶时,遮蔽层的镂空结构处易产生多个气泡隔点的外观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123022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310145039.8
申请日:2013-04-24
申请人: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41
CPC分类号: G06F1/181 , G06F1/16 , G06F1/1628 , G06F2203/04107 , G06F2203/04809 , H04M1/0249 , H04M1/0266 , H04M1/0283 , H05K5/0017 , Y10T428/2456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盖板结构,包括:一盖板,具有一可视区以及一周围区,其中周围区位于可视区的至少一侧,且周围区包括一图案区;一图案化遮蔽层,设置于盖板上,且位于周围区内,其中图案化遮蔽层包括至少一镂空结构设置于图案区内,且图案区内还界定有一围绕于镂空结构的外切边框区,外切边框区的框缘与镂空结构的最突出的外切边缘重叠;一装饰层,设置于周围区内,且覆盖于镂空结构上,其中装饰层的面积大于外切边框区的面积,且装饰层的图案形状对应于外切边框区的边框形状。采用本发明的盖板结构的触控面板,可改善贴合固态光学胶时,遮蔽层的镂空结构处易产生多个气泡隔点的外观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576959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210271509.0
申请日:2012-08-01
申请人: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41
CPC分类号: G06F1/1692 , G06F1/1643 , G06F1/1656 , G06F3/0412 , G06F3/044 , G06F2203/04103 , Y10T29/4912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模组,包括一整合式面板,界定有一透视区域及位于该透视区域周围的一非透视区域,该整合式面板包含:一盖板,具有相对的一内表面及一外表面;一装饰层,设置于该盖板的内表面且位于该非透视区域内;一感测电极层,设置于该盖板的内表面且位于该透视区域内;一线路层,位于该装饰层上且电性连接于该感测电极层;及一保护层,至少披覆于部分该装饰层与部分该线路层上;以及一模制壳体,以模内射出成型方式部分位于该非透视区域内且形成在该保护层上以及部分包覆该整合式面板的边缘。此外,本发明另提供一种触控面板模组的制造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避免触控面板模组边缘区域易损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765481B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410004409.0
申请日:2014-01-06
申请人: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41
CPC分类号: G06F3/0412 , G06F3/044 , G06F2203/04103 , G06F2203/04111 , Y10T29/49155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结构,包含有一基板,该基板上规划有一显示区以及一围绕该显示区的周边区,至少一接合垫,位于该周边区内,以及至少一补强片,位于该周边区内,且位于该接合垫的周边。本发明在接合垫周边设置补强片,补强片可优先承受后续制程的应力破坏,有效防止接合垫在后续制程中被破坏。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触控装置的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786230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410811812.4
申请日:2014-12-23
申请人: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41
CPC分类号: G06F3/041 , G06F2203/04103 , G06F2203/04107
摘要: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其包含触控感测层设置于基板上,屏蔽层设置于屏蔽膜基材上,且屏蔽层和屏蔽膜基材设置于触控感测层下方,屏蔽层面向触控感测层,黏着层设置于触控感测层与屏蔽层之间,以及外部电路连接组件,具有第一连接部电性连接至触控感测层,以及第二连接部电性连接至屏蔽层,其中黏着层具有让位空间,外部电路连接组件的第二连接部设置于让位空间中,且让位空间中填充导电胶,导电胶介于第二连接部与屏蔽层之间。本发明不需要使用热压合制程,藉此克服了习知触控面板所采用的热压合制程对屏蔽层造成损伤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345926A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310313434.2
申请日:2013-07-24
申请人: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CPC分类号: G06F3/041 , G06F3/0418 , G06F2203/0410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及其测试方法。该触控面板包括一触控传感器、一屏蔽层、以及复数个导电箔片,该屏蔽层绝缘地设置于所述触控传感器上,该复数个导电箔片通过一异方性导电胶来间隔设置于所述屏蔽层远离所述触控传感器的一表面,任两个所述导电箔片、所述异方性导电胶及所述屏蔽层串接成一信号路径。通过检测并判断信号路径的电气特性可以有效地筛选出屏蔽性能不良的触控面板,让生产出的触控面板具有稳定的抗干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007864B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310061067.1
申请日:2013-02-27
申请人: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41
CPC分类号: G06F3/041 , G06F1/1626 , G06F1/1643 , G06F3/044 , G06F2203/04111
摘要: 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至少包含下列步骤:S1:形成一图案化的第一电极层于一盖板上,该盖板上规划有一可视区以及一环绕该可视区的非可视区,且该图案化的第一电极层位于该可视区内;S2:形成一遮光层于盖板上,且位于非可视区内;S3:形成一绝缘层于遮光层与图案化的第一电极层上,且绝缘层上形成有复数通孔,通孔曝露部分图案化的第一电极层;以及S4:形成一图案化的第二电极层于非可视区的绝缘层上,且图案化的第二电极层通过通孔与图案化的第一电极层电性连接。采用本发明的制作方法,遮光层不易被破坏,增加触控面板的良率,且可提供触控面板位于非可视区的触控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980398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610026883.2
申请日:2016-01-15
申请人: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41
CPC分类号: G06F3/0412
摘要: 本发明揭露一种盖板结构,该盖板结构可应用于显示装置。盖板结构包括一保护基板以及一不导电金属镀膜。保护基板定义有一显示区及一非显示区,非显示区位于显示区的至少一侧。不导电金属镀膜设置在保护基板的一侧表面,并覆盖显示区及非显示区,且不导电金属镀膜是以不导电真空金属镀膜技术形成。本发明揭露的盖板结构具有息屏一体色、多彩化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033276A
公开(公告)日:2016-10-19
申请号:CN201510116749.7
申请日:2015-03-18
申请人: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41
CPC分类号: G06F3/041 , G06F2203/04103
摘要: 本发明揭露涉及触控技术领域,提供了触控面板包含盖板、遮蔽层以及第一感测结构。盖板具有可视区以及非可视区,其中非可视区围绕于可视区的周围。遮蔽层用以界定非可视区。第一感测结构包含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且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位于可视区以及至少部分非可视区。任两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之间在可视区内具有第一间距,任两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之间在可视区与非可视区的交界处具有第二间距,其中第二间距大于第一间距,以避免交界处的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短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