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0973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0299855.9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高产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的里氏木霉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中高产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的里氏木霉工程菌中四个纤维素酶基因cel5a、cel7b、cel6a、cel7a敲除失活,并插入了转录激活因子编码基因xyr1;转录激活因子编码基因xyr1在强启动子Ptcu1驱动下表达。本发明构建的里氏木霉工程菌可以稳定传代,并能够显著提高里氏木霉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的产量,里氏木霉工程菌的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酶活约是出发菌株的8~9倍,有助于里氏木霉在降解富含阿拉伯糖残基的半纤维素类物质中的应用。此外,本发明构建的里氏木霉工程菌还可用于生产木葡聚糖苷酶和纤维素内切酶。
-
公开(公告)号:CN115806890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211193388.2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高产3‑岩藻糖基乳糖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所述基因工程菌同时表达乳糖透性酶、GDP‑甘露糖脱氢酶、GDP‑岩藻糖合成酶和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所述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为来自Neobacillus cucumis的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其编码基因为Fut3Bc,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构建的基因工程菌,由于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Fut3Bc为优化过的密码子,合成3‑FL的效率更高,且更加适合在酿酒酵母中表达,因此在使用该工程菌以乳糖和半乳糖为底物发酵生产3‑FL时,极大地提高了3‑FL的产量,产量可达0.93g/L,是已报道的常用合成3‑FL的α‑1,3‑FT FutA菌株的5.4倍,为3‑FL的工业化合成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580688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192432.8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基因表达水平的酿酒酵母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是以酿酒酵母W303‑1a为出发菌株,该酿酒酵母工程菌敲除了胞外蛋白酶编码基因bar1和半乳糖代谢途径抑制因子编码基因gal80,同时含有以启动子Pvrg4表达的α因子编码基因kmfα1和以启动子Pfus1表达的转录激活因子编码基因gal4。本发明提供的提高基因表达水平的酿酒酵母工程菌中含有基因表达调控系统,可用于调控包括糖基转移酶在内的异源产物途径相关酶,可通过增强其表达水平进而取得提高目标产物合成效率的效果。利用该菌株进行2‑岩藻糖基乳糖和3‑岩藻糖基乳糖的合成时,明显提高了2‑岩藻糖基乳糖和3‑岩藻糖基乳糖的合成效率,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063540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0995847.3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组菌,所述重组菌的出发菌株为酿酒酵母,所述重组菌中表达有吉马烯A合酶(GAS),所述GAS来源于多变鱼腥藻(Anabaena variabilis)ATCC29413;本发明通过优化吉马烯A合成模块、MVA途径内源性改造模块、合酶突变改造模块以及外排通道模块,有效地提高了酵母合成吉马烯A的效率;重组酵母菌可以高效的用于β‑榄香烯和/或吉马烯A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561002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510009476.6
申请日:2015-01-0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80 , C12N9/42 , C12R1/8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瑞氏木霉中铜离子透性酶基因启动子Ptcu1及应用。一种瑞氏木霉中铜离子透性酶基因启动子Ptcu1,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中Ptcu1启动子是严格受到铜离子浓度调控,可以对一些关键基因进行可调控性转录。同时利用Ptcu1的高表达特性,可以作为一很好的表达外源蛋白体系。同时启动子过表达纤维素酶转录调控因子Xyr1可以解除瑞氏木霉对诱导碳源的依赖,可以利用葡萄糖及其它寡糖等常见碳源进行纤维素酶的生产,大大降低了纤维素酶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671021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117952.0
申请日:2016-03-0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2402 , C12N9/2437 , C12N9/2491 , C12N15/80 , C12N2800/102 , C12N2800/30 , C12Y302/01004 , C12Y302/01024 , C12Y302/01025 , C12Y302/0109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甘露糖苷酶I的表达基因的应用。所述应用,步骤如下:敲除瑞氏木霉中的甘露糖苷酶I的表达基因,然后经诱导发酵,制得纤维素酶。本发明构建的微生物在同等条件下能提升纤维素酶的产量及催化降解纤维素的活性,对于促进纤维素酶工业生产,实现木质纤维素类物质合理利用,解决日益临近的能源与环境危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80688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1192432.8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基因表达水平的酿酒酵母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是以酿酒酵母W303‑1a为出发菌株,该酿酒酵母工程菌敲除了胞外蛋白酶编码基因bar1和半乳糖代谢途径抑制因子编码基因gal80,同时含有以启动子Pvrg4表达的α因子编码基因kmfα1和以启动子Pfus1表达的转录激活因子编码基因gal4。本发明提供的提高基因表达水平的酿酒酵母工程菌中含有基因表达调控系统,可用于调控包括糖基转移酶在内的异源产物途径相关酶,可通过增强其表达水平进而取得提高目标产物合成效率的效果。利用该菌株进行2‑岩藻糖基乳糖和3‑岩藻糖基乳糖的合成时,明显提高了2‑岩藻糖基乳糖和3‑岩藻糖基乳糖的合成效率,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26138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0477842.6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80 , C12N1/15 , C12N9/42 , C12R1/8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里氏木霉双向启动子BDP1及其应用。所述双向启动子BDP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中首次发现了里氏木霉双向启动子BDP1,通过验证该启动子的功能发现,里氏木霉双向启动子BDP1具有双向启动功能,相较单向启动子具有极大的优势,更具有应用前景。本发明还采用该启动子构建纤维素内切酶和外切酶双向表达盒,进而构建了高产纤维素酶的里氏木霉工程菌。与出发菌株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高产纤维素酶的里氏木霉工程菌提高胞外纤维素酶表达量提高了17%以上,对工业中生产纤维素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250154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0999990.X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里氏木霉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中采用启动子替换技术在染色质原位将tup1基因自身的启动子替换为tcu1基因的启动子Ptcu1,构建了里氏木霉OEtup1工程菌,实现了tup1的过表达。与出发菌株相比,里氏木霉OEtup1工程菌在诱导条件下纤维素酶的表达提高了30%左右,在纤维素酶的生产中应用,降低生产成本。所获得的里氏木霉工程菌遗传稳定性较好,并能够在纤维素诱导条件下显著提升纤维素酶的表达量,对工业中生产纤维素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876338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777931.8
申请日:2020-08-0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C12N1/15 , C12N15/80 , C12N15/65 , C12N15/31 , C12N15/56 , C12N9/42 , C12P19/14 , C12P19/02 , C12R1/88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可溶性碳源葡萄糖高效生产纤维素酶的菌株,还涉及上述菌株的构建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利用可溶性碳源葡萄糖高效生产纤维素酶的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株是以木霉为出发菌株,利用木霉中的强效启动子——铜离子透性酶基因启动子Ptcu1在基因组上的pyr4基因位点定点过表达转录因子基因xyr1,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该启动子过表达胞外主要β-葡萄糖苷酶基因bgl1构建的。本发明构建的菌株有效避免了在基因组上因随机插入可能导致的对纤维素酶表达的抑制作用;有效弥补了过表达xyr1产生的纤维素酶酶系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不足;可利用可溶性碳源葡萄糖高效生产纤维素酶,降低了生产工艺的复杂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