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769177A
公开(公告)日:2006-05-10
申请号:CN200510044626.3
申请日:2005-09-0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C01F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用碱式碳酸镁的清洁生产制备方法,属于精细化工技术领域。该方法以制盐废液苦卤与纯碱厂的副产品煅烧炉冷凝液为原料,苦卤与冷凝液的体积比为3∶4;首先,在反应器中加入苦卤,并将苦卤加热到50-80℃,在搅拌下慢慢加入冷凝液,然后在反应温度下保温反应1小时;反应完毕后,陈化24小时,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掉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在90℃~130℃下烘干制成碱式碳酸镁。本发明利用工业废物和工业副产品为原料,产品收率高、成本低,无污染物产生,收率达79%~88%,并且生产工艺简单,是清洁生产工艺技术。该产品也可用作食品级碱式碳酸镁。
-
公开(公告)号:CN101830554B
公开(公告)日:2012-03-07
申请号:CN201010174846.9
申请日:2010-05-1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C02F1/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超临界水氧化系统氧气利用率的方法。过量的氧气和经预热的有机废液从蒸发壁反应器上部注入混合并进行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蒸发水从蒸发壁反应器侧面注入,从而在反应器内形成上部为超临界温度反应区而下部为亚临界温度溶盐区。反应剩余的氧气从超临界温度区向下流动到亚临界温度溶盐区的过程中,一部分氧气析出并循环到反应器上部的超临界温度区而形成氧气内循环利用;反应后的流体经过冷凝和减压进入高压气液分离器,被亚临界水溶解并携带流出反应器的氧气,通过高压气液分离器分离后重新注入反应器而形成外循环利用。本发明通过提高氧气的利用率而显著降低过氧量系数,提高超临界水氧化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830554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74846.9
申请日:2010-05-1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C02F1/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超临界水氧化系统氧气利用率的方法。过量的氧气和经预热的有机废液从蒸发壁反应器上部注入混合并进行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蒸发水从蒸发壁反应器侧面注入,从而在反应器内形成上部为超临界温度反应区而下部为亚临界温度溶盐区。反应剩余的氧气从超临界温度区向下流动到亚临界温度溶盐区的过程中,一部分氧气析出并循环到反应器上部的超临界温度区而形成氧气内循环利用;反应后的流体经过冷凝和减压进入高压气液分离器,被亚临界水溶解并携带流出反应器的氧气,通过高压气液分离器分离后重新注入反应器而形成外循环利用。本发明通过提高氧气的利用率而显著降低过氧量系数,提高超临界水氧化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333999C
公开(公告)日:2007-08-29
申请号:CN200510044626.3
申请日:2005-09-0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C01F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用碱式碳酸镁的清洁生产制备方法,属于精细化工技术领域。该方法以制盐废液苦卤与纯碱厂的副产品煅烧炉冷凝液为原料,苦卤与冷凝液的体积比为3∶4;首先,在反应器中加入苦卤,并将苦卤加热到50-80℃,在搅拌下慢慢加入冷凝液,然后在反应温度下保温反应1小时;反应完毕后,陈化24小时,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掉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在90℃~130℃下烘干制成碱式碳酸镁。本发明利用工业废物和工业副产品为原料,产品收率高、成本低,无污染物产生,收率达79%~88%,并且生产工艺简单,是清洁生产工艺技术。该产品也可用作食品级碱式碳酸镁。
-
公开(公告)号:CN101164912A
公开(公告)日:2008-04-23
申请号:CN200710113212.0
申请日:2007-09-2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C02F1/7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及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腐蚀防堵塞的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该反应器主要由反应器外筒、工艺水入口、夹套托环和弹簧环、环形进水口和挡水板、反应器内筒、反应物料进口、喷嘴、反应产物出口和光纤多点在线测温装置组成。反应器内有工艺水夹套区、超临界水氧化区、反应器内筒底部为可溶解无机盐的亚临界水区。工艺水夹套区通过托环和弹簧环将其分为两层或两层以上区域。经过除氧除盐的亚临界态的工艺水通过多孔壁结构的内筒壁进入反应区,在反应器内壁形成一层保护水膜。在靠近反应器中心线位置设有一承压测温封套,内装温度传感器和光纤。该反应器有效解决了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腐蚀与堵塞两大难题,且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和检修,运行安全稳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