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氮气作保护膜的超临界水氧化流体注采系统及其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678097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210163868.4

    申请日:2012-05-24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氮气作保护膜的超临界水氧化流体注采系统,包括空分设备、气膜反应器、井筒和注入管道,注入管道设置于井筒中,空分设备的氧气出口通过氧气增压泵与气膜反应器上端的氧气入口相通,空分设备的氮气出口通过氮气增压泵分三路分别与气膜反应器侧面的上氮气入口、下氮气入口、井筒与注入管道之间的间隙相通,气膜反应器上端还设有分别与燃料装置、水增压加热装置相连的燃料入口和水入口;气膜反应器的下端设有与注入管道相连通的出口。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利用该系统的注采工艺。本发明采用以氧气作为氧化剂,以氮气作为反应器和井筒的保护膜,通过超临界水氧化燃料,利用生成的多元热流体注入油井中,降低稠油粘度,提高采油率。

    一种用环氧树脂层胶粘玻璃纤维用于碳钢阳极板表面改性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36993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510925436.6

    申请日:2015-12-1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环氧树脂层胶粘纤维玻璃纤维用于碳钢阳极板表面改性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普通碳钢阳极板为基材,经基体表面抛光除浮锈氧化层后,对阳极板涂刮耐温110℃以上且耐酸腐蚀的环氧树脂,在阳极板表面涂刮多层环氧树脂层,采用滚压消泡方式进行涂料内部的气泡消除,粘附低密度玻璃纤维布时采用外包一层2~3mm羊毛毡特制压辊压制,使玻璃纤维布底层压入未彻底固化的环氧树脂上层中。本发明可在低冲洗水量条件下,形成的表面液膜均匀、稳定,可有效防止极板积灰结垢,从而保证湿式电除尘器的长期高效、稳定运行。

    一种开采深海可燃冰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787830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210293368.2

    申请日:2012-08-1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采深海可燃冰的方法和装置,将可燃冰输送至位于海底的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内,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内有水介质,从外界泵送预热氧气至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氧气压力等于或略高于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内压力,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内点火,可燃冰发生氧化反应,反应产生的热量通过深海蒸汽加热器加热水蒸汽送至海平面上带动汽轮机发电,深海蒸汽加热器出来的凝结物和不凝物经分离,分离出的水一部分返回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用作蒸发水。本发明将可燃冰在深海超临界水状态下氧化,利用氧化放热来发电,避免了将可燃冰运至海平面以上的过程中的挥发,消除环境隐患。

    一种耐腐蚀防堵塞的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01164912A

    公开(公告)日:2008-04-23

    申请号:CN200710113212.0

    申请日:2007-09-2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及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腐蚀防堵塞的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该反应器主要由反应器外筒、工艺水入口、夹套托环和弹簧环、环形进水口和挡水板、反应器内筒、反应物料进口、喷嘴、反应产物出口和光纤多点在线测温装置组成。反应器内有工艺水夹套区、超临界水氧化区、反应器内筒底部为可溶解无机盐的亚临界水区。工艺水夹套区通过托环和弹簧环将其分为两层或两层以上区域。经过除氧除盐的亚临界态的工艺水通过多孔壁结构的内筒壁进入反应区,在反应器内壁形成一层保护水膜。在靠近反应器中心线位置设有一承压测温封套,内装温度传感器和光纤。该反应器有效解决了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腐蚀与堵塞两大难题,且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和检修,运行安全稳定。

    一种开采深海可燃冰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787830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10293368.2

    申请日:2012-08-1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采深海可燃冰的方法和装置,将可燃冰输送至位于海底的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内,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内有水介质,从外界泵送预热氧气至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氧气压力等于或略高于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内压力,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内点火,可燃冰发生氧化反应,反应产生的热量通过深海蒸汽加热器加热水蒸汽送至海平面上带动汽轮机发电,深海蒸汽加热器出来的凝结物和不凝物经分离,分离出的水一部分返回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用作蒸发水。本发明将可燃冰在深海超临界水状态下氧化,利用氧化放热来发电,避免了将可燃冰运至海平面以上的过程中的挥发,消除环境隐患。

    一种提高超临界水氧化系统氧气利用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30554B

    公开(公告)日:2012-03-07

    申请号:CN201010174846.9

    申请日:2010-05-1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超临界水氧化系统氧气利用率的方法。过量的氧气和经预热的有机废液从蒸发壁反应器上部注入混合并进行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蒸发水从蒸发壁反应器侧面注入,从而在反应器内形成上部为超临界温度反应区而下部为亚临界温度溶盐区。反应剩余的氧气从超临界温度区向下流动到亚临界温度溶盐区的过程中,一部分氧气析出并循环到反应器上部的超临界温度区而形成氧气内循环利用;反应后的流体经过冷凝和减压进入高压气液分离器,被亚临界水溶解并携带流出反应器的氧气,通过高压气液分离器分离后重新注入反应器而形成外循环利用。本发明通过提高氧气的利用率而显著降低过氧量系数,提高超临界水氧化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一种超临界水氧化流体注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322248A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110151407.0

    申请日:2011-06-0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临界水氧化流体注采工艺。燃料升压至22.1-30MPa从蒸发壁反应器顶部注入,空气升压至相同压力,并预热至300-500℃,从反应器顶部注入。蒸发水亦升压至与燃料相同压力,从蒸发壁反应器侧面分两支路注入,上支路蒸发水初始温度预热至400-600℃,下支路蒸发水温度保持常温。待反应器内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开始后,上支路蒸发水温度逐渐下降至250-370℃。反应器内的流体从反应器出口流出,经过压力调节阀调压至5-30MPa,再通过注入管道注入油井中,相同压力的蒸发水注入到注入管道和井筒之间的环隙。该工艺通过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燃料产生多元热流体注入油井中,可降低稠油粘度,从而提高采油率,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超临界氧化内燃循环能量转换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789809A

    公开(公告)日:2006-06-21

    申请号:CN200510045392.4

    申请日:2005-12-2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氧化内燃循环能量转换系统,属于能源与环境领域。它包括燃料混合器、高压计量泵、预热器、超临界反应器、背压阀、一级换热器、氧气罐、气体增压泵、冷却水箱、水泵、一级气液分离器、二级换热器、二级气液分离器,组成一个完整的相通的系统。效率高。系统可回收高浓度CO2;NOX、SO2、烟尘的排放量低;无有毒有害物质产生,该系统燃料适应广——煤粉、生物质、各类工业有机质,有机废水都可以作为燃料氧化燃烧。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低污染且需求高品位热源的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