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2627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36748.5
申请日:2024-03-01
申请人: 山东大学
IPC分类号: C01G49/02 , C01D15/08 , C01F7/14 , C01F7/0693 , C01D3/04 , C01B11/06 , C25B1/04 , C25B1/26 , H01M10/5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退役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废弃磷酸铁锂电池人工拆分,得到正极材料;将正极材料、赤泥和NaOH按比例加入水中,进行第一次搅拌反应,反应完毕后,过滤,得第一滤液和第一滤渣;将钛白废酸加入第一滤液中,过滤分离得到Al(OH)3沉淀;继续向其中加入钛白废酸,过滤分离得到Fe(OH)2沉淀;将钛白废酸、H2O2和第一滤渣混匀,进行第二次搅拌反应,反应完毕后,过滤得第二滤液和第二滤渣;向第二滤液中加入赤泥或浸渍赤泥后的碱液,调节第二滤液的pH值至中性,反应后,过滤,得到第三滤液和Fe(OH)3沉淀;向第三滤液中加入Na2CO3,反应后,经过滤得到第四滤液和Li2CO3沉淀;将所述第四滤液加入用于加入到第一滤液的钛白废酸中,将钛白废酸中的Mg2+沉淀除去。
-
公开(公告)号:CN118108384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60838.8
申请日:2024-03-07
申请人: 山东大学
IPC分类号: C02F11/00 , B01F25/10 , B01F25/42 , B01F35/213 , B01F35/71 , B01F35/75 , B01D11/02 , B08B3/08 , B08B3/04 , B08B3/1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赤泥脱碱装置及方法,属于赤泥脱碱技术领域。赤泥脱碱装置,包括:底座、中空圆柱体形的混合器、进料单元和出料单元;所述混合器安装在底座上,混合器由上向下划分为连续的三部分:进料区,搅拌区和出料区;进料区的顶端设置有赤泥进口,进料区的侧壁上有多个进水口,进水口的方向沿混合器侧壁的切向方向设置,均为左旋或者均为右旋;搅拌区内部为上下内径相同的直筒型;出料区的底部中心设置有出料口;混合器内部的出料区上方设置有回流板。本发明中,水进入混合器,形成旋转流动的状态,赤泥粉末从容器顶部抛入旋转流动的水中,实现初步混合;回流板迫使碱液从回流板四周流出确保赤泥粉末与水充分混合,提高混合效率。由于不采用搅拌叶片,避免了重复拆装传动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25350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63911.1
申请日:2024-04-17
申请人: 山东大学
IPC分类号: B07C5/344 , G01R31/36 , G01R31/367 , G01R31/378 , G01R31/392 , B09B3/30 , B09B3/70 , B09B101/16
摘要: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电池健康状态的退役锂电池梯级利用分选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退役锂电池的放电前红外视频;基于红外视频,通过深度学习视频识别算法,得到退役锂电池的电池健康状态后,基于所述退役锂电池的电池健康状态,判断是将退役锂电池作为储能电池纳入储能电站,还是将退役锂电池作为废弃电池;基于电池健康状态,将所述储能电池分为若干组,以将同一组的储能电池放入同一储能集装箱,作为储能电站的一个储能单元,并定期对每个组内的储能电池进行抽样,并对抽样储能电池,通过深度学习视频识别算法,得到电池健康状态后,判断是否作为废弃电池。实现了锂电池的梯级利用,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15668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469644.9
申请日:2024-04-18
申请人: 山东大学
IPC分类号: H01M10/63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 H01M50/204 , H01M50/244 , H01M50/289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装箱式锂电池储能系统的热管理装置和方法,属于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装置包括:侧壁、顶板和中心电池簇放置架;侧壁在集装箱内围成正方形范围的风道外侧挡墙,中心电池簇放置架在所述正方形范围的中心位置围成风道内侧挡墙,风道外侧挡墙与所述风道内侧挡墙之间的通道形成四个直线风道;侧壁由四个形状相同的侧板围接而成,侧板开有贯通的第一通风口,第一通风口位于所述直线风道的末端,且外壳的相对的两组侧板的第一通风口位置不相对;在侧板的远离第一通风口的一角设置有贯通的第二通风口;顶板支撑在所述侧壁顶部且与四个侧板紧密连接,所述顶板的中心开有圆形的顶部通风口。本发明通过四个第一通风口向四个直线风道送风,并且穿过电池簇汇聚到中心位置,并增加第二通风口作为补充,实际形成四角切圆的送风方式,通过安装于顶部通风口的排风装置,即能实现各个位置的冷却风量均匀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95985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063681.7
申请日:2022-08-31
申请人: 山东大学
IPC分类号: C04B26/14 , C04B111/9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FIT的航空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使用层间功能化技术(FIT)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改性,选取了韧性较好的聚丙烯(PP)无纺布和聚醚砜(PES)膜作为夹层材料,使用喷涂法将多壁碳纳米管(CNTs)均匀分散在PP无纺布上,采用溶液浇铸法分别制备了纯PES薄膜和CNTs掺杂的PES导电热塑性薄膜,然后将获得的夹层材料插入到碳纤维/环氧树脂(CF/EP)预浸料中,用热模压的方法得到了复合材料层合板,研究了不同夹层材料对(CF/EP)复合材料电导率和层间断裂韧性的影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