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8734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13619.0
申请日:2022-01-0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合CT实时扫描的高温—渗流—三轴应力耦合实验装置,属于岩土工程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承载主体;所述承载主体内设有温压室;所述温压室内设有试样室;所述温压室用于为试样室提供实验所需的温度和压力;所述试样室连通有渗流机构;渗流机构,用于为置于试样室内的试样提供渗流体;承载主体上设有应力加载机构,所述应力加载机构用于为所述试样提供加载应力。本发明结构相对简单、组装方便、便携性强,温度‑化学耦合效果好;采用渗透压伺服控制系统,改进了传统的液压泵加压方式,保证了长时间、稳定、可靠的化学渗流作用;采用高温导热油作为围压介质进行试件加热,并加入水循环冷却系统,实现了更高、更稳定的实验环境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131630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010863335.1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不连续面优化的隧道注浆加固稳定性确定方法及系统,获取隧道注浆加固体几何形状、载荷以及边界条件;基于获取的数据,构建隧道注浆加固体的不连续面优化计算模型;对隧道注浆加固体的不连续面优化计算模型进行求解,分析加固体承载力低于重力的点,确定为隧道加固体内发生破坏的若干个单点,以所有的单点为基础构建失稳破裂面,以此得到隧道注浆加固区域破裂形态与失稳极限。
-
公开(公告)号:CN112507418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011278242.9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EM‑CFD耦合计算中岩土体介质流失的等效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待测充填型地质构造内部所充填岩土体的试样,生成岩土体的骨架颗粒和细小颗粒;以平行粘结键模型等效代替粘性颗粒的模型,建立离散元与计算流体力学耦合计算模型;进行充填介质岩土体渗流作用下的离散元与计算流体力学耦合计算模型的耦合计算;基于所述计算模型的结果,得到充填介质流失情况。本发明以等效计算的方式模拟了岩土体充填介质的流失过程,提高了计算效率,并通过统计充填介质流失量估算岩土体在充填介质流失后强度降低情况,进而实现岩土体强度随充填介质流失而降低的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2098273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010818908.9
申请日:2020-08-14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近场动力学的渗透注浆过程模拟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岩体材料和岩体体积将渗透注浆模拟模型离散为多个物质点,将渗透注浆过程划分为多个注浆时间步;基于近场动力学构建流‑固耦合循环模型,在注浆时间步内,采用循环迭代求解方法得到物质点的位移和浆液压力,直至求解结果满足流固耦合平衡条件;将当前注浆时间步的浆液渗透半径作为下一注浆时间步的初始条件,并将根据浆液留存量得到的物质点强度和物质点渗透率加入至下一注浆时间步的渗透注浆模拟过程中,直至完成渗透注浆过程,输出全过程模拟渗透注浆。考虑时间‑空间双变特性与岩体加固效应,实现岩体渗透注浆加固过程的有效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2131630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863335.1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不连续面优化的隧道注浆加固稳定性确定方法及系统,获取隧道注浆加固体几何形状、载荷以及边界条件;基于获取的数据,构建隧道注浆加固体的不连续面优化计算模型;对隧道注浆加固体的不连续面优化计算模型进行求解,分析加固体承载力低于重力的点,确定为隧道加固体内发生破坏的若干个单点,以所有的单点为基础构建失稳破裂面,以此得到隧道注浆加固区域破裂形态与失稳极限。
-
公开(公告)号:CN11624480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172203.8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悬臂梁模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改进约束的悬臂梁数值技术测试方法,包括:建立悬臂梁模型,所述悬臂梁具有约束段和自由变形段,所述约束段远离所述自由变形段的端面为梁端截面,所述约束段和自由变形段中间的截面为固定端截面,所述自由变形段远离所述约束段的端面为自由端截面;在所述自由端截面施加点荷载,在所述约束段施加牵引力,所述牵引力施加在所述约束段的上下两面,且所述牵引力的方向与所述点荷载的方向相反;基于所述悬臂梁模型进行数值技术测试。通过本发明的梁模型进行数值技术测试,自由变形段梁内的应力与理论解分布规律及大小一致,消除了原模型梁中应力奇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22981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901713.5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20/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工程灾变和注浆加固过程中岩土体强度变化的模拟方法,获取待测岩土体试样的在工程灾变与注浆加固过程中的宏观力学参数随时间变化数据;根据宏观力学参数随时间变化数据和预设机器学习模型,得到待测岩土体试样的微观力学参数随时间变化数据;根据微观力学参数随时间变化数据和预设DEM计算模型,得到工程灾变和注浆加固过程中岩土体强度变化模拟结果;本公开提供了工程岩体灾变与注浆加固过程中强度演化的DEM模拟计算方法,使得DEM模型更够更真实反映的岩土体的强度演化规律,极大的提高了岩土体的强度变化模拟结果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414852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011084949.6
申请日:2020-10-1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水裂隙动力损伤性能测试系统与测试方法,属于岩土工程爆破模拟试验技术领域,包括:爆破动力模拟装置对岩石试件进行爆破激发;水压加载装置对岩石试件中的预制裂隙加载水压;爆破振动监测装置监测岩石试件爆破过程中的爆破振动速度;声发射监测装置监测岩石试件爆破过程中声发射信号特征;微变监测装置监测岩石试件爆破过程中的形变量以及水压变量。本发明通过裂隙内部预加载水压力、试件中心爆破激发等过程,采用爆破振动监测、水压与应变监测、内裂隙萌生定位与外裂隙扩展监测等手段,采用非炸药爆破方法,利用高压脉冲致裂定量模拟爆破动力的方法,实现了爆破动力的精确模拟与含水裂隙动力损伤测试定量表征。
-
公开(公告)号:CN11250741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278242.9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EM‑CFD耦合计算中岩土体介质流失的等效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待测充填型地质构造内部所充填岩土体的试样,生成岩土体的骨架颗粒和细小颗粒;以平行粘结键模型等效代替粘性颗粒的模型,建立离散元与计算流体力学耦合计算模型;进行充填介质岩土体渗流作用下的离散元与计算流体力学耦合计算模型的耦合计算;基于所述计算模型的结果,得到充填介质流失情况。本发明以等效计算的方式模拟了岩土体充填介质的流失过程,提高了计算效率,并通过统计充填介质流失量估算岩土体在充填介质流失后强度降低情况,进而实现岩土体强度随充填介质流失而降低的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1324959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115639.X
申请日:2020-02-2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模拟地下工程开挖的近场动力学物质点休眠方法及系统,其技术方案为:将计算区域离散为空间物质点,生成物质点的空间坐标矩阵,并在边界外侧设置虚拟边界层;选择物质点邻域,并形成所有物质点的邻域矩阵;确定计算区域的应力边界条件和位移边界条件,求解物质点速度和位移;待初始平衡计算稳定后,设置地下工程开挖轮廓,判断物质点是否位于开挖区域内;在迭代求解过程中,判断所有物质点的键是否满足破坏条件,并记录局部损伤情况,直至计算稳定。本发明能够有效模拟隧道等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围岩在开挖卸荷作用下的物理力学响应与损伤破坏特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