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秒脉冲激光分步点烧蚀抛光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65553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816724.9

    申请日:2023-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飞秒脉冲激光分步点烧蚀抛光方法及应用,飞秒激光以单点烧蚀的方式抛光材料,其加工的所有的烧蚀孔的直径一致,所有的烧蚀孔沿着X方向和Y方向依次排列,且所有相邻烧蚀孔的距离相等;烧蚀孔为分步去除,相邻两个烧蚀孔具有设定的加工时间间隔,当进行第二步抛光时,前一步的烧蚀孔已经完全冷却。同时,在X方向同一水平位置的多个烧蚀孔组成一行烧蚀区域,整个抛光区域包括多行烧蚀区域,每行烧蚀区域的加工方式均保持一致。本发明的抛光方法可以对单晶硅、金刚石、碳化硅、硬质合金等用于超精密加工、表面质量要求高的材料进行抛光加工。

    一种固化介质真空包覆工件的磨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1720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60415.X

    申请日:2024-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化介质真空包覆工件的磨削方法,涉及工件磨削技术领域,针对目前硬脆材料工件在磨削时容易出现崩碎、裂纹等缺陷的问题,在工件外覆盖包覆层,使工件的非磨削面与包裹层之间紧密结合,工件磨削时,包覆层能够与工件共同受力,并吸收磨削力,磨削刀具先接触包覆层,有效阻止工件边缘晶粒因磨削力而脱落,提高工件磨削加工质量。

    一种飞秒脉冲激光分步点烧蚀抛光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655534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311816724.9

    申请日:2023-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飞秒脉冲激光分步点烧蚀抛光方法及应用,飞秒激光以单点烧蚀的方式抛光材料,其加工的所有的烧蚀孔的直径一致,所有的烧蚀孔沿着X方向和Y方向依次排列,且所有相邻烧蚀孔的距离相等;烧蚀孔为分步去除,相邻两个烧蚀孔具有设定的加工时间间隔,当进行第二步抛光时,前一步的烧蚀孔已经完全冷却。同时,在X方向同一水平位置的多个烧蚀孔组成一行烧蚀区域,整个抛光区域包括多行烧蚀区域,每行烧蚀区域的加工方式均保持一致。本发明的抛光方法可以对单晶硅、金刚石、碳化硅、硬质合金等用于超精密加工、表面质量要求高的材料进行抛光加工。

    可变形模具主动面形约束的光学镜片成形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74329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57334.X

    申请日:2025-04-1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定制化镜片成形领域,提供了一种可变形模具主动面形约束的光学镜片成形装置与方法,包括柔性模具体;柔性模具体与周向挡板之间围成一个镜片成形腔;柔性模具体的变形由若干顶杆控制,若干顶杆由同一个驱动组件驱动,驱动组件能移动至每个顶杆所在位置,并驱动其做毫米级宏观直线运动;每个顶杆上有压电致动器,驱动顶杆做微米或纳米级微观运动。可变形模具利用柔性模具体的高精度大行程运动,代替传统加工对模具轮廓偏移量的补偿,实现模具对不同规格镜片的快速响应;利用可变形模具面形实时精准可控的特点,结合光固化树脂固化特性,在其固化过程中利用压电致动器快速响应、同步调整模具面形。

    可变形模具主动面形约束的非球面镜片成形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5300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446786.8

    申请日:2025-04-1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非球面镜片成形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变形模具主动面形约束的非球面镜片成形装置及方法,包括柔性模具体;两个柔性模具体与支撑件之间围成一个镜片成形腔、或者一个柔性模具体与初始基体、支撑件围成一个镜片成形腔;所述的柔性模具体的变形驱动装置包括若干环形顶件,若干环形顶件从柔性模具体的中心向外圈依次设置,覆盖整个柔性模具,每个环形顶件由至少两个驱动装置驱动,每个驱动装置在光学树脂固化之前驱动环形顶件做毫米级宏观直线运动,在光学树脂固化过程中,驱动环形顶件做微米或纳米级微观运动。

    一种纵弯复合旋转超声振动异形变幅杆

    公开(公告)号:CN119346407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929647.2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旋转超声加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纵弯复合旋转超声振动异形变幅杆,变幅杆从输入部至输出部依次为单激励纵向振动输入部、变幅杆传递部、振动节点部、动平衡分振部、纵弯复合输出部;其中,单激励纵向振动输入部、变幅杆传递部、振动节点部以及纵弯复合输出部同轴设置,且单激励纵向振动输入部、变幅杆传递部、振动节点部以及纵弯复合输出部均为中心对称结构,动平衡分振部包括横截面积不同的弯振子结构和纵振子结构,弯振子结构和纵振子结构的质量相等,且弯振子结构和纵振子结构的质心关于变幅杆旋转轴的轴线对称设置;本发明可改变振动方式,将单激励纵向振动转化为纵弯复合振动,避免旋转过程的动不平衡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