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复合注射引流针及囊腔注射引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53093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711146790.4

    申请日:2017-11-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复合注射引流针及囊腔注射引流方法,复合注射引流针导引针、留置软管和分流部,所述留置软管和分流部连通,所述导引针依次穿过所述分流部和留置软管;所述留置软管包括注射管,所述注射管与引流管固定连接,所述注射管与引流管的外圆面相切;所述留置软管的外圆面上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外表面上环套有隔离套,所述隔离套可以沿着注射管轴线方向前后滑动,所述隔离套紧压在气囊的外表面上;所述分流部的一端与留置软管连接,所述分流部的另一端分别与外界注射管和外界引流管连接;囊腔注射引流方法使用所述的新型复合注射引流针。本发明可以实现囊腔的精确引流并注射,可以方便留置软管的固定。

    一种囊腔自动冲洗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70723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55130.5

    申请日:2022-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囊腔自动冲洗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阻塞器,所述阻塞器内设置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内安装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通道内安装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通道的流向为口腔至囊腔,所述第二通道的流向为囊腔至口腔;本发明的阻塞器改变了原有阻塞器的引流方式,同时,因阻塞器内部存在连通口腔与囊腔的两条通道,两条通道内分别设置方向相反的单向阀,随着口腔内正压和负压的交替产生,通过两个单向阀,对囊腔进行了自动灌洗。

    一种口内吸唾支撑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549730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1910092029.X

    申请日:2019-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内吸唾支撑器,由支撑部件、连接部件和吸唾管组成,支撑部件为块状结构,块状结构的相对的表面均设置成与牙冠接触的接触面;连接部件为将支撑部件与吸唾管连接的部件,且使连接部件与支撑部件的连接处和连接部件与吸唾管的连接处相距设定距离,连接部件的一边固定连接在支撑部件接触面的边缘;吸唾管为U形管,U形管的侧壁与连接部件的另一边固定连接,U形管与用于连接产生负压装置的连接管连通,U形管一侧的外壁作为U形工作平面,U形工作平面与U形管所在的平面平行,U形工作平面开设若干吸唾孔;U形工作平面与连接部件位于U形管所在平面的两侧,支撑部件与U形管位于连接部件所在面的两侧。

    一种三维生物支架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44064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810675155.3

    申请日:2018-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生物支架材料及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为:将胶原溶液放置在模具中在‑80~‑79℃下进行冷冻干燥获得多孔胶原海绵,将多孔胶原海绵在50~150kg压力的条件下压制30~300s获得致密胶原膜;向胶原溶液中添加磷酸制备成胶原‑磷酸氢二钠溶液,向胶原‑磷酸氢二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钙悬浊液制备成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物,将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物加入至胶原溶液中获得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悬液;向模具中依次放入致密胶原膜、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悬液和致密胶原膜,然后将模具置于‑80~‑79℃下进行冷冻干燥获得前驱体;将前驱体放入至交联剂溶液中进行交联反应后,再进行冷冻干燥即可获得三维生物支架材料。

    一种口内吸唾支撑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549730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910092029.X

    申请日:2019-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内吸唾支撑器,由支撑部件、连接部件和吸唾管组成,支撑部件为块状结构,块状结构的相对的表面均设置成与牙冠接触的接触面;连接部件为将支撑部件与吸唾管连接的部件,且使连接部件与支撑部件的连接处和连接部件与吸唾管的连接处相距设定距离,连接部件的一边固定连接在支撑部件接触面的边缘;吸唾管为U形管,U形管的侧壁与连接部件的另一边固定连接,U形管与用于连接产生负压装置的连接管连通,U形管一侧的外壁作为U形工作平面,U形工作平面与U形管所在的平面平行,U形工作平面开设若干吸唾孔;U形工作平面与连接部件位于U形管所在平面的两侧,支撑部件与U形管位于连接部件所在面的两侧。

    一种用于评估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效果的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09385475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216780.8

    申请日:2018-10-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评估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效果的产品。所述产品是试剂盒、设备、可操作系统和/或它们的组合,所述产品包括:(1)用于测定对象的细胞中ID1及β-actin表达丰度的试剂、仪器和/或系统;(2)用于计算ID1相对表达量的模块和/或处理器;(3)用于根据ID1相对表达量评估普萘洛尔对对象的婴幼儿血管瘤治疗效果的模块和/或处理器。本发明为能够尽早发现婴幼儿血管瘤患者是否对普萘洛尔存在耐药性,有效评估普萘洛尔对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效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评估方法,本发明评估方法可尽早发现患者是否对普萘洛尔具有耐药性,可及时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对患者的康复意义重大。

    一种三维生物支架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44064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675155.3

    申请日:2018-06-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L27/58 A61L27/46 A61L27/56 A61L2430/02 C08L8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生物支架材料及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为:将胶原溶液放置在模具中在‑80~‑79℃下进行冷冻干燥获得多孔胶原海绵,将多孔胶原海绵在50~150kg压力的条件下压制30~300s获得致密胶原膜;向胶原溶液中添加磷酸制备成胶原‑磷酸氢二钠溶液,向胶原‑磷酸氢二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钙悬浊液制备成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物,将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物加入至胶原溶液中获得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悬液;向模具中依次放入致密胶原膜、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悬液和致密胶原膜,然后将模具置于‑80~‑79℃下进行冷冻干燥获得前驱体;将前驱体放入至交联剂溶液中进行交联反应后,再进行冷冻干燥即可获得三维生物支架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