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99520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11354.9
申请日:2013-04-01
Applicant: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H9/08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风电场出线电缆的大量使用,系统电容电流会不断增大,当系统要求补偿容量达到4000Kvar以上时,单台消弧线圈已经无法做到如此大的容量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多台消弧线圈并联对风电系统电容电流进行补偿的技术。实施步骤是首先采样中性点电气量信息,然后确定多台消弧线圈并列运行时电容电流的大小,最后对消弧线圈并列运行档位分配。本发明的多台消弧线圈的并联运行控制方法能够对风电系统电容电流进行有效的补偿,尤其是在系统电容电流不断增大时,系统补偿容量需求较高时,满足消弧线圈的补偿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199520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310111354.9
申请日:2013-04-01
Applicant: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H9/08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针对风电场出线电缆的大量使用,系统电容电流会不断增大,当系统要求补偿容量达到4000Kvar以上时,单台消弧线圈已经无法做到如此大的容量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多台消弧线圈并联对风电系统电容电流进行补偿的技术。实施步骤是首先采样中性点电气量信息,然后确定多台消弧线圈并列运行时电容电流的大小,最后对消弧线圈并列运行档位分配。本发明的多台消弧线圈的并联运行控制方法能够对风电系统电容电流进行有效的补偿,尤其是在系统电容电流不断增大时,系统补偿容量需求较高时,满足消弧线圈的补偿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679723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874583.4
申请日:2017-09-25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 , G06F17/30539 , G06F2216/03 , G06Q10/04 , G06Q50/06 , H04L67/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的网络化远程测试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构建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的网络化远程综合测试平台主体框架,研究分布式电源系统运行数据远程监测功能的实现方法、在线试验和分布式测试现场、移动车载、集控中心的数据及音视频实时传输的方案;研究网络化远程综合测试平台数据分析计算过程,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提取关键数据信息,建立现场设备运行数据及在线检测评价数据库,并构建现场设备状态评价模型;研发基于虚拟测控技术的网络化远程综合测试平台,进行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运行数据的远程监测和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的远程在线测试及检测。本发明能够协调控制众多地域分散的分布式电源,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5098833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492855.5
申请日:2015-08-12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电网的异步恒速风电机组系统及其工作方法,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风轮、齿轮箱和异步发电机,所述用于微电网的异步恒速风电机组系统还包括风电侧断路器,其一端与异步恒速风电机组的定子侧相连,另一端与隔离变压器相连;所述隔离变压器与交直交变流器相连,所述交直交变流器通过电网侧断路器连接至风电机组箱变;所述风电机组箱变连接至交流母线上,交流母线与电网之间还设置有并网断路器。本发明平抑了风电功率波动,维持了微电网运行时功率平衡以及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162147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510394186.8
申请日:2015-07-07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山东鲁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抑风电功率波动的混合储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功率平滑采集单元和混合储能协调控制单元,所述功率平滑采集单元实时获取风电机组功率,与风电机组功率输出期望值比较后,经过限幅处理后,发送至混合储能协调控制单元;混合储能协调控制单元根据功率偏差值进行卡尔曼自适应低通滤波获取风电机组功率输出值,第一模糊控制器输出为卡尔曼低通滤波器时间常数;第二模糊控制器获得卡尔曼低通滤波器输出功率和储能电池荷电状态SOC后,对混合储能系统功率输出值进行修正,经过限幅环节后储能电池和超级电容获取最优功率输出,避免电池过度充电或过度放电,以保证储能系统安全运行和风电功率波动最佳平抑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959304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1277189.9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86 , H02J3/24 , H02J3/48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风-储协同运行的风电场虚拟惯量提升方法,分析不同风速下的风机运行特性,对风速进行分区,通过检测系统的频率波动,发掘风机自身的调频潜力与储能的功率特性,实时控制风储系统的有功功率输出来响应系统频率波动,实现风电场的虚拟惯量的提升。本发明不仅有效提升了风-储联合系统惯性,还使联合系统能够对多风况下的频率波动进行有功功率响应同时避免频率的二次跌落等问题,改善了系统的频率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515018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08976.2
申请日:2016-01-07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风电次同步振荡检测及抑制方法,本发明通过经验模式分解算法分别对采集的三相电流信号进行快速分解,分别对分解后低频信号的幅值和设定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发生次同步振荡。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次同步振荡分解和提取方法可以完全根据电流信号数据自身的时间尺度特征来进行分解,分解过程较为全面的提取和保持了原始信号的主要特征,同时提高了信号表达的简洁性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679723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710874583.4
申请日:2017-09-25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6Q10/06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6/2458 ,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的网络化远程测试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构建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的网络化远程综合测试平台主体框架,研究分布式电源系统运行数据远程监测功能的实现方法、在线试验和分布式测试现场、移动车载、集控中心的数据及音视频实时传输的方案;研究网络化远程综合测试平台数据分析计算过程,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提取关键数据信息,建立现场设备运行数据及在线检测评价数据库,并构建现场设备状态评价模型;研发基于虚拟测控技术的网络化远程综合测试平台,进行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运行数据的远程监测和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的远程在线测试及检测。本发明能够协调控制众多地域分散的分布式电源,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8616114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469573.7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山东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王士柏 , 孙树敏 , 程艳 , 于芃 , 王瑞琪 , 滕玮 , 王玥娇 , 张兴友 , 李广磊 , 魏大钧 , 王楠 , 张用 , 赵鹏 , 任敬国 , 袁帅 , 瞿寒冰 , 王昭鑫 , 马杰 , 王小波 , 李俊恩 , 韩德顺 , 施啸寒
Abstract: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含微网群的配电网分布式分层保护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设备保护层、微电网保护层和配电网保护层。该方法包括根据保护范围及保护对象的不同,对含微网群的配电网采用三层保护:设备级保护、微网级保护和配网级保护;分布式电源发生故障时,设备级保护为主保护,微网级保护和配网级保护为后备保护;微电网发生故障时,微网级保护为主保护,微网级保护和配网级保护为后备保护;配电网发生故障时,配网级保护为主保护,为当前配电网供电的上一级配电网保护为后备保护。通过本申请中的保护系统和方法,能够有效简化保护过程,提高保护系统和方法的适应性,而且有利于提高保护系统的快速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959304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711277189.9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风‑储协同运行的风电场虚拟惯量提升方法,分析不同风速下的风机运行特性,对风速进行分区,通过检测系统的频率波动,发掘风机自身的调频潜力与储能的功率特性,实时控制风储系统的有功功率输出来响应系统频率波动,实现风电场的虚拟惯量的提升。本发明不仅有效提升了风‑储联合系统惯性,还使联合系统能够对多风况下的频率波动进行有功功率响应同时避免频率的二次跌落等问题,改善了系统的频率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