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52901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1047069.5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
IPC: E21B7/02 , E21B15/00 , E21B19/08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安装稳定型的地质凿岩设备,属于凿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模块和支撑模块,所述主体模块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四个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四个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上安装有凿岩钻,通过内齿环、升降组件、伸展组件、入地钉和支撑组件的设置,使得本设备在打开升降组件调整凿岩钻凿岩高度导致设备重心发生改变时,四个伸展组件将会同步进行移动,从而让入地钉可以等距离向外张开,根据设备的重心来调整入地钉的固定位置,使得支撑组件对顶板进行支撑,提升本设备在工作时的稳定性,避免影响设备凿岩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8084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60648.1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
Abstract: 一种分区块建模的三维地质模型自动合并方法,包括:按预设规则对所有模型进行分区块建模;对各个模型的拼接处进行光滑处理;对各个模型进行合并,转为结构模型,完成模型的融合;将融合完成的模型进行可视化展示。解决了现有技术模型缺乏整体性,建模单元的拼接痕迹比较明显,模型光滑度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441769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260499.5
申请日:2020-04-03
Applicant: 朱恒华 , 刘中业 ,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
IPC: E21B49/08 , E21B47/00 , E21B47/047 , E21B47/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勘探领域,特别涉及多落程抽水试验参数自动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本发明的检测系统包括多个多参数记录仪、水泵、流量控制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多个多参数记录仪分别设置在地下水观测井孔和地下水抽水井孔中,水泵设置在地下水抽水井孔中,水泵与流量控制单元连接,多个多参数记录仪和流量控制单元均与数据处理单元通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实现对抽水试验相关数据的实时采集,实时分析,并实现抽水试验落程的自动切换,便于获取准确的水文地质参数,初步实现了多落程抽水试验的无人值守功能;在现有功能的基础上,可对抽水井的数量进行扩充,进行群孔抽水试验,提高数据采集的密度和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322877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874299.3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
IPC: G06F16/904 , G06F16/909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地质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地质数据的智能可视化处理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调取钻孔信息和地表形态,钻孔信息包含若干个钻孔数据,每个钻孔数据对应有若干个参数项目和项目内容,钻孔数据标注有原始钻孔坐标和地层信息;将所有间距小于预设距离的原始钻孔坐标两两相连,根据交叉点得到若干个二级钻孔坐标,根据二级钻孔坐标对应的四个钻孔数据和地表形态确定所述二级钻孔坐标的地层信息;确定目前所有钻孔坐标的密度值,当密度值≥预设密度时,根据所有的钻孔坐标、对应的地层信息以及地表形态生成地质剖面图。本发明中的二级钻孔坐标的地层信息由四个钻孔数据推定得到,且考虑了地表形态,更加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9622190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164953.X
申请日:2025-02-14
Applicant: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数据存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地质采集数据统计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对地质数据矩阵进行自相关识别,得到自相关序列;对所述自相关序列进行极值分析,比对不同类型的地质数据对应的自相关序列的极值分析结果,计算不同类型之间的相关度;当某两个类型的相关度大于预设的相关度阈值时,将两个类型标记为特征类型组;基于时间顺序存储每个类型的地质数据矩阵,根据特征类型组构建不同存储结果的超链接。本发明对不同类型的地质数据进行比对,计算其相关程度,在相关程度足够高的地质数据的名称上建立超链接,当工作人员读取某一类型的地质数据时,可以非常简单地快速读取与其足够相关的地质数据,便捷度极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84216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35367.8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 , 武汉智图云起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断裂矢量场的断裂构造建模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获取地层三维空间离散点数据集合;基于所述地层三维空间离散点数据集合建立断裂面矢量场概念模型;基于所述断裂面矢量场概念模型确定断裂矢量位移算子;基于所述地层三维空间离散点数据集合构建三维地层曲面;基于所述断裂面矢量场概念模型确定模拟断裂面,并根据所述模拟断裂面切割所述三维地层曲面,获得所述三维地层曲面的上盘和下盘;基于所述上盘、所述下盘和所述断裂矢量场位移算子建立断裂模型。本发明利用断裂矢量场位移算子使仅限于邻近断裂的影响域中的地层产生变形,构建运动学一致的构造模型,提高了构建断裂模型的速度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15348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1910700465.0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
Abstract: 一种基于三维地质结构模型与地下水数值模拟集成系统,包括三维探测设备、移动设备和模拟集成装置;三维探测设备包括地质探测模块、地基探测模块和处理模块;移动设备包括远端电脑,集成控制处理装置和多个水下机器人,模拟集成装置,用于通过对应的三维探测设备和移动设备分别得到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的立体地质图,以及地下水数值的监测数据,将二者进行融合得到模拟集成结果,其可以提高探测精度,并且探测灵敏度高,可以实时的进行快速监测,地上设备不需要移动的情况下实现地下移动,成本低且效率高,同时可以快速高效的模拟地下水通道的三维空间,进行模型搭建,以直接的方式呈现。
-
公开(公告)号:CN11971970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41670.0
申请日:2025-03-03
Applicant: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
IPC: G06F18/20 , G06F18/22 , G06F18/24 , G06F16/2453 , G06F16/2458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地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地质划分用地质数据评价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通过对地质数据集进行初始化分析,筛选多个初始地质数据;匹配多个初始地质数据对应的时序参数数据;计算多个初始地质数据对应的距离向分辨率和方位向分辨率;匹配标准分辨率数据;基于标准分辨率数据,对多个距离向分辨率和多个方位向分辨率进行评价比较,从多个初始地质数据中,选择多个达标地质数据。能够进行数据的初始化筛选,再计算多个初始地质数据对应的距离向分辨率和方位向分辨率,进行评价比较,选择多个达标地质数据,从而根据不同的地质划分需求,进行不同的数据筛选,实现数据的精简,避免后续的无效数据处理,大大缩短了处理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62219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64953.X
申请日:2025-02-14
Applicant: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数据存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地质采集数据统计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对地质数据矩阵进行自相关识别,得到自相关序列;对所述自相关序列进行极值分析,比对不同类型的地质数据对应的自相关序列的极值分析结果,计算不同类型之间的相关度;当某两个类型的相关度大于预设的相关度阈值时,将两个类型标记为特征类型组;基于时间顺序存储每个类型的地质数据矩阵,根据特征类型组构建不同存储结果的超链接。本发明对不同类型的地质数据进行比对,计算其相关程度,在相关程度足够高的地质数据的名称上建立超链接,当工作人员读取某一类型的地质数据时,可以非常简单地快速读取与其足够相关的地质数据,便捷度极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47230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22144.5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设备的引导决策相关领域,公开了用于野外勘探设备的控制决策方法及系统,通过对环境进行多类型的传感数据获取,可以在建立环境地形数据的同时,对环境表层的各种类型对象进行判定,获取相对应的地质或植被类型,进而可以根据大数据来拟合不同地质类型、植被类型以及过渡区域的地表软硬湿度类型,判定设备能否安全通过而不陷入环境中,进而进行设备前进的控制决策,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基于地形环境的基本决策方案,更适用于复杂环境中,能够自主的完成复杂野外环境的设备控制决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