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4216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35367.8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 , 武汉智图云起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断裂矢量场的断裂构造建模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获取地层三维空间离散点数据集合;基于所述地层三维空间离散点数据集合建立断裂面矢量场概念模型;基于所述断裂面矢量场概念模型确定断裂矢量位移算子;基于所述地层三维空间离散点数据集合构建三维地层曲面;基于所述断裂面矢量场概念模型确定模拟断裂面,并根据所述模拟断裂面切割所述三维地层曲面,获得所述三维地层曲面的上盘和下盘;基于所述上盘、所述下盘和所述断裂矢量场位移算子建立断裂模型。本发明利用断裂矢量场位移算子使仅限于邻近断裂的影响域中的地层产生变形,构建运动学一致的构造模型,提高了构建断裂模型的速度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42161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210535367.8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 , 武汉智图云起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断裂矢量场的断裂构造建模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获取地层三维空间离散点数据集合;基于所述地层三维空间离散点数据集合建立断裂面矢量场概念模型;基于所述断裂面矢量场概念模型确定断裂矢量位移算子;基于所述地层三维空间离散点数据集合构建三维地层曲面;基于所述断裂面矢量场概念模型确定模拟断裂面,并根据所述模拟断裂面切割所述三维地层曲面,获得所述三维地层曲面的上盘和下盘;基于所述上盘、所述下盘和所述断裂矢量场位移算子建立断裂模型。本发明利用断裂矢量场位移算子使仅限于邻近断裂的影响域中的地层产生变形,构建运动学一致的构造模型,提高了构建断裂模型的速度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7260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51612.3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 , 武汉智图云起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三维地质模型综合数据库构建方法,包括:获取三维地质模型的原始数据;根据原始数据提取三维地质模型的边界信息和内部信息,得到并存储三维地质模型的矢栅一体化三维几何模型,构成三维模型数据子库;获取空间参考系数据、标准地层表数据和材质数据,分别建立空间参考系数据子库、标准地层表数据子库和材质数据子库;建立三维模型数据子库、空间参考系数据子库、标准地层表数据子库和材质数据子库的关联关系,得到三维地质模型综合数据库。本发明通过三维地质模型矢栅一体化存储的方式,能够在同一模型中存储基于面的数据对象和基于体的数据对象,满足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能够对三维地质模型进行快速读写。
-
公开(公告)号:CN119322877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874299.3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
IPC: G06F16/904 , G06F16/909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地质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地质数据的智能可视化处理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调取钻孔信息和地表形态,钻孔信息包含若干个钻孔数据,每个钻孔数据对应有若干个参数项目和项目内容,钻孔数据标注有原始钻孔坐标和地层信息;将所有间距小于预设距离的原始钻孔坐标两两相连,根据交叉点得到若干个二级钻孔坐标,根据二级钻孔坐标对应的四个钻孔数据和地表形态确定所述二级钻孔坐标的地层信息;确定目前所有钻孔坐标的密度值,当密度值≥预设密度时,根据所有的钻孔坐标、对应的地层信息以及地表形态生成地质剖面图。本发明中的二级钻孔坐标的地层信息由四个钻孔数据推定得到,且考虑了地表形态,更加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9622190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164953.X
申请日:2025-02-14
Applicant: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数据存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地质采集数据统计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对地质数据矩阵进行自相关识别,得到自相关序列;对所述自相关序列进行极值分析,比对不同类型的地质数据对应的自相关序列的极值分析结果,计算不同类型之间的相关度;当某两个类型的相关度大于预设的相关度阈值时,将两个类型标记为特征类型组;基于时间顺序存储每个类型的地质数据矩阵,根据特征类型组构建不同存储结果的超链接。本发明对不同类型的地质数据进行比对,计算其相关程度,在相关程度足够高的地质数据的名称上建立超链接,当工作人员读取某一类型的地质数据时,可以非常简单地快速读取与其足够相关的地质数据,便捷度极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578302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363885.2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
Abstract: 一种矿区地质模型与三维基础地质模型融合的方法,包括:获取待融合的矿区地质模型,并将矿区地质模型进行模型格式转换和投影转换,并将矿区地质模型中的栅格模型转换为矢量模型;对转换后的矿区地质模型质量和精度进行判定;判断矿区地质模型和维基础地质模型无缝拼接是否满足项目融合目的;根据待融合模型的差异,划定模型融合的缓冲区,并判断缓冲区是否满足需求;对缓冲区内数据源进行处理和模型重建;完成几何拓扑层面模型融合。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矿区地质模型与三维基础地质模型难以融合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2478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239233.0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属于水文地质勘探技术领域。该一种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包括平台、观测机构、支撑机构和取样机构,所述平台表面固定安装有收卷箱,所述收卷箱侧壁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观测机构包括收卷辊、配重筒和滑片。本发明通过设置观测机构,通过电机驱动收卷辊转动,将配重筒放入观测井中,直到浮漂接触到水面时,浮漂在水面保持不动,配重筒继续下降,滑杆沿滑槽向上移动,直到配重筒进入水面后,撑杆推动滑片上移,第一弹簧收缩,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接触,接触感应器产生感应信号,并通过天线将感应信号发送给PLC控制器,控制电机停止转动,此时卷尺停留的示数即为水面深度,方便观测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375867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298527.8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
IPC: G06T17/05 , G06T17/20 ,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热资源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利用网格模型计算地热资源量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分析研究区的地质结构特征,设置三维网格体系,建立三维网格化地质模型;对三维网格化地质模型展开误差分析,如果不满足要求,则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建立三维网格化地质模型;如果满足要求,则在建模数据约束下,结合专家知识与经验数据、地质演化规律信息构建三维地质参数模型;利用计算程序或数值模拟技术进行数值计算以及地质资源量计算。本发明在建模数据约束下、结合专家知识与经验、地质演化规律等信息构建合理的地质参数模型,并利用计算程序或数值模拟技术实现数值计算,实现精准高效便捷的地质资源量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488084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60648.1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
Abstract: 一种分区块建模的三维地质模型自动合并方法,包括:按预设规则对所有模型进行分区块建模;对各个模型的拼接处进行光滑处理;对各个模型进行合并,转为结构模型,完成模型的融合;将融合完成的模型进行可视化展示。解决了现有技术模型缺乏整体性,建模单元的拼接痕迹比较明显,模型光滑度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72300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22144.5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设备的引导决策相关领域,公开了用于野外勘探设备的控制决策方法及系统,通过对环境进行多类型的传感数据获取,可以在建立环境地形数据的同时,对环境表层的各种类型对象进行判定,获取相对应的地质或植被类型,进而可以根据大数据来拟合不同地质类型、植被类型以及过渡区域的地表软硬湿度类型,判定设备能否安全通过而不陷入环境中,进而进行设备前进的控制决策,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基于地形环境的基本决策方案,更适用于复杂环境中,能够自主的完成复杂野外环境的设备控制决策。
-
-
-
-
-
-
-
-
-